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
2016-04-14葛云
葛云
摘 要: 陶行知早年就提出:手脑并用、教学合一,实行“六大解放”,即解放脑、手、眼、嘴、空间和时间。这一理念虽是针对当时封建传统教育弊端提出的,但对今天的幼儿科学教育仍有很大启示。
关键词: 陶行知 六大解放 幼儿教育
自主探究是幼儿学习科学、培养科学素养、体验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在传统的科学教育中,由于受接受式教育观的影响,教师一般采用“讲解演示——告知结果——反复训练——记住结果”的教学模式。这种接受式教学,把幼儿看成知识的容器,幼儿很少有参与思考、探究的余地,迫使幼儿依赖教师,失去了自主性,同时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不利于幼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中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作用呢?笔者认为,如果能在科学活动中贯彻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的“六大解放”的主张,就能很好地培养幼儿的科学素养。
一、解放头脑,激发幼儿科学探索的兴趣
陶行知先生认为,儿童的创造力常常被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层层裹头布包缠起来。我们要发展儿童的创造力,先要把儿童的头脑从那些世俗的东西中解放出来。
首先,在科学实验的过程中,老师应该任由孩子去玩,不要加以禁止,否则会扼杀孩子探究的欲望。例如科学游戏“影子在哪里”这一活动就深受幼儿的欢迎,在游戏里,幼儿探索了“我们的影子是怎样的?”“早上、中午、傍晚时分的影子又是怎样的?”,并亲身体验了“光和影子”的关系。游戏中,幼儿积极动脑,创造了多种方法捉影子。既玩得愉快,又满足了身体运动的需要,还从中产生了新的疑问摘 要: 陶行知早年就提出:手脑并用、教学合一,实行“六大解放”,即解放脑、手、眼、嘴、空间和时间。这一理念虽是针对当时封建传统教育弊端提出的,但对今天的幼儿科学教育仍有很大启示。
关键词: 陶行知 六大解放 幼儿教育发现了新的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呢?”,产生了操作实验“光和影子”。通过这一活动使幼儿发现了影子是光被物体挡住以后才有的,而影子的变化同光线的位置和距离远近、有密切的关系,从而使幼儿获得了科学经验,并发展了智力和好奇心。
二、解放孩子的双手,发展幼儿“做”的能力
陶行知认为手的解放本来是人类进化的关键环节:“人类自从腰骨竖起,前脚变成一双可以自由活动的手,进步便一天千里,超越一切动物。”在平时幼儿的动手操作过程中,幼儿自身对做的“过程”比对做的“结果”更感兴趣,动手做的过程给幼儿带来极大的满足感。我们应当看到幼儿的许多创造行为就表现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更多地关注幼儿动手操作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这有利于增强幼儿再创造的信心。为此,教师要多对幼儿说些支持鼓励的话语。例如在蒙台梭利实验室里,听到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慢慢来,总会越来越好的。”如此营造了良好、宽松的心理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孕育的创造幼苗定会茁壮成长。
三、解放眼睛,让幼儿善于发现周围的科学秘密
陶行知极力主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陶行知说:“小孩不视便是瞎孩子。”“我们要想创造新民族,只能提倡科学地看。”幼儿园教师是一切活动的创设者,其主要任务在于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认识事物,并不是一味地牵着孩子的眼睛看世界的。首先,教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在帮助孩子确定了观察对象之后,要鼓励孩子留心观察到底,不要轻易转移目标。其次,要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里到外等。再次,要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培养孩子创造性的观察方法。最后,注重同一事物、不同事物的比较,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
四、解放孩子的嘴,让幼儿大胆地问
陶行知认为:“发明千千万万,起点是一问。”“问题是激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先决条件”,只有心中有了疑问,幼儿才会有主动探究的动力。在“倒在地上的水到哪儿去了?”的主题研究活动中,当我将一盆盆的水倒在不同的地方时,十分夸张地睁大惊奇的双眼盯着倒了水的地方,引发了孩子们强烈的好奇心,他们不断在问:“水倒在这块地方消失了,为什么呢?”此时的他们,有了求知的需要及欲望,这便是进行主动建构的良好开始。作为老师,我并没有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将问题反抛给幼儿,以此将幼儿的学习思路从想“直接从老师那里获得答案”引导到“通过自身的探索找到答案”,让孩子感到你对他们提问的重视、赞赏和鼓励。当幼儿提出一个问题时,无论你是不是很忙,知不知道答案,都不要斥责或回避、岔开他们的问题,应为孩子们创造鼓励提问的氛围,使孩子们感到自己能提问,可以提问,有权提问,这才是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所追求的真正价值。
五、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幼儿科学探索的条件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和时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创造力。在科学活动中,幼儿在探索事物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探索时间,为他们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如在科学活动“什么东西有弹性”中,我与孩子们收集了大量有弹性的东西:橡皮筋、弹力球、手表链、弹簧、布条、气球等并将这些东西投放在探索区,孩子们在角区中玩得津津有味,并主动寻找生活中还有什么东西有弹性,讨论这些东西的用途。引导幼儿自主选择各种材料进行活动,孩子们在动手操作、自由探索的过程中,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满足,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改变了以往以听和看为主的传统式教学方法。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科学是探索的过程。走进幼儿园,向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幼儿发展的需要。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创造教育思想在现代幼儿科学活动探索中有着很高的借鉴价值。我们坚信,只要教师能认真研究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思想的内涵,结合当代幼儿的实际灵活运用,就一定能发挥好科学活动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整体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益红,主编.幼儿园科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2005.
[2]李倩,主编.插上科技教育的翅膀[M].学苑出版社出版,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