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先学后教

2016-04-14叶友超

考试周刊 2016年20期
关键词:后教先学口诀

叶友超

“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地改变了以往的“填鸭式”、“满堂灌”,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改理念。“先学”的核心是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注重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是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体现。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先学后教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策略。

一、找准预习切入点,精心设计预习

预习,除了回忆或温习学习新内容所需的旧知识外,还应该了解基本内容,也就是知道要讲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采取什么方法,重点关键在哪里,等等。针对我们这些农村学校,学生多为留守儿童,缺少家庭教育,如果把课前预习放在家庭中完成,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鉴于此,我建议力争把学生的预习放在学校完成,或者是把预习以习题的形式让学生完成,并逐渐养成学生的自学习惯,在布置学生预习时,必须把握教学目标,把预习内容落到实处,同时具有可操作性,一定不能大范围要求,预习新知识要以旧知识作为铺垫。

二、精心选材,因人而异

在进行“先学后教”时,并不要求所有知识都进行自学。针对小学生,主要是一些简明易懂的内容可让他们自学,教师要把好这个关,切忌千篇一律。主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正确处理好不同内容的关系,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关系。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时,长方体的体积推导可与学生共同完成,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是在长方体公式的基础上得出,学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在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自学,搞清给他们提出的几个思考题:①正方体和长方体有什么关系?②正方体的体积该怎样算?a的立方表示什么?学生通过自己看书,同桌讨论,很容易获得新知。在自学的同时,我还对不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优等生要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后进生只要弄懂怎样做就可以了。

三、精讲点拨,发挥主导作用

“先学后教”,看起来主要是学生自学,但教师的引导也很重要,教师要像教练、导演一样对学生及时给予引导、指正。如果教师指导自学不得法,精讲中抓不着要领,先学后教的效果就成问题。因此,先学后教的效果有多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有多高。教师在“教”这个环节,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纠正错误,解决疑难问题,教的内容要少而精,在“教”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充分发挥。在尊重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并没有弃之不管、任其发挥,而是通过精问巧导、点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为构建数学知识的模型添砖加瓦。

四、课中合作交流、生成问题、解决问题

上课后老师先要求学生拿出自己通过学习独立完成的问题导读单,并在小组内合作交流,由小组长给予评价,然后分小组汇报自学成果,这个时候就是课堂上学生兴趣最高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小组长在得到汇报机会的时候多推举本组的学困生,这样就连以往不敢回答问题、不会回答问题的同学也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同时要注意在汇报时给予学生恰当的表扬与鼓励。汇报结束之后,有各小组派代表提出本组内质疑的问题,并写在黑板上。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一课时,学生就形成了以下问题:

1.长方体的六个面里边可以有正方形吗?最多能有几个?

2.长方体有几条长、几条宽、几条高?它们有什么关系?

3.正方体与长方体有什么关系?

4.怎样才能画出规范漂亮的长方体和正方体呢?……

这些问题形成后,再进行第二轮的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教师点拨、汇报成果,一一解决上述问题。最后教师要引导学生总结巩固、拓展提高。

五、精心设计习题,检测知识

设计习题的目的在于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好学生吃好,让中下等生吃饱,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展示反馈不等于以前的巩固练习,它比以前的巩固练习更集中、更具有综合性和挑战性。在平常的练习课中加强同桌、小组之间的互评、互改、互讲的操作练习。除了同桌间的互评、互改和互讲外,我还增加了合作小组的评价形式。合作小组的组长负责组织小组内按题顺序交流每个人的预习所得、安排人员准备展示。让学生走上教学的舞台,不仅因为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讲解更有效,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锻炼的机会。课堂作业通过各种评价方式当堂过关,让孩子们喜欢上数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六、启发引领,促进认识提升

“先学后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先学”体现的是学生的主体活动;“后教”体现的是教师的主导作用。“先学后教”的课堂中,我们期望学生通过自己的个性化学习,获得个性化的体验,然后进行智慧共享与自由成长。但教师恰到好处的启发引领,可以促进学生交流信息,启动思维,提升认识。“先学后教”的课堂中,教师的“导”要更具灵活性、生成性和启发性。“导要适时”,点拨在学生思维受阻时,使学生茅塞顿开;“导要适处”,点拨在重点和难点处,使学生认识深入、体验到位;“导要适度”,既不隔靴搔痒,又不越俎代庖。

例如,《7的乘法口诀》一课,重点是口诀的推导过程,难点是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学生经过“先学”,会对口诀有了一定的记忆,但对口诀的编制过程和内在规律缺乏体验,也没有经过练习加以巩固。因此,当学生跃跃欲试地表现自己已经学会7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通过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体验口诀的形成过程,观察口诀的排列规律,促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提升。

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教师更应对“先教后学”进行深入研究。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到“先学”与“后教”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任何偏废一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从一堂课的步骤上来看,“先学”是基础,而“后教”则是提升。只有“先学”阶段处理得好,“后教”的提升才有了可能。

猜你喜欢

后教先学口诀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口诀与加法
口诀中的规律
怎样熟记口诀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研学后教课堂中“后教”的方法探究
巧用口诀求积商
浅谈“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优点
“先学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