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环保企业的科技创新
2016-04-14李春雨
李春雨
在国务院发布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节能环保产业被列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首位。近年来,通过不断加大投资,凭借较强的行业或区域优势和在多年发展中所积累形成的人才优势,国有企业在环保市场中的活跃程度不断提高。虽然国有企业在市场中往往具有一定的垄断性,但是在我国环保产业市场中,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相对较弱,参与产业发展的各类企业处于相对公平的竞争地位,这与环保的新兴产业特性有很大关系。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技术优势成为各企业取胜的重要因素。与国有环保企业相比,其他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工作时,往往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以技术优势弥补自己在资源和资本方面的不足,已经成为其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措施之一。如何通过科技创新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并适应新形势下环保产业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国有环保企业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关于科技创新模式
环保产业是伴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和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诞生的新兴产业,也是伴随着环境治理新技术的产生而不断发展壮大的一个技术密集型产业。先进技术是环保产业发展的基石,掌握先进环保技术是环保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受到环保形势复杂性的影响,我国近年来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污染排放管控范围已经从传统污染物扩展到各相关污染物,且排放限值不断收紧,环保产业对新技术的需求速度不断加快。除了部分企业完全依靠自有技术支撑业务发展外,大多数环保企业无法在短期内迅速完成具备产业化能力的技术开发,所以更多的企业则通过不同形式的环保技术引进帮助自己撬开并进入对应的产业领域。因此,“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便成为一种最便捷的技术创新模式。
进入环保产业的国有企业通常在某行业拥有雄厚的技术优势,所以其组建的环保企业在谋划通过技术引进方式实现在本行业内的环保业务开展时,其技术引进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对本行业污染治理的适应性,这也成为国有环保企业在组建初期能够实现业务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但由于缺乏配套机制,国有环保企业在完成引进后,普遍容易出现对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环节的忽视,从而逐渐丧失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当污染排放标准提高时,国有环保企业就不得不产生新的技术引进需求。
由于具有较深的行业背景,使国有环保企业在关注专业技术时,过于强调围绕行业主业发展谋划环保技术发展规划,忽视面向行业外开展科技创新的需求的关注。这时候,环保企业对本行业较强的针对性优势,便成为制约其瞄准更广阔环保市场开展技术创新的负面因素。所以,当新的环保产业诞生或产业方向重点发生转移时,国有环保企业在技术方面便会处于明显的被动地位。
不同的企业有各自适合的技术创新模式,但时刻保持失去技术领先优势的危机感,并适度拓宽技术创新方向,通过超前谋划,建立自有的技术储备体系,对国有环保企业在复杂多变的环保产业市场中始终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由于缺乏配套机制,国有环保企业在完成引进后,普遍容易出现对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环节的忽视,从而逐渐丧失自己的技术领先优势。当污染排放标准提高时,国有环保企业就不得不产生新的技术引进需求。
关于科技创新人才
人才优势是国有企业在多年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传统优势。近年来,国有企业对优秀高校应届毕业生一直保持着较强的吸引力,所以,国有环保企业在市场中的人才优势地位呈现不断增强的态势,并通过培养逐步在企业内部基本建起较为完善的人才梯队,为国有环保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保障。由于国有企业通常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依托人才梯队建设和老中青结合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多的年轻优秀人才在国有环保企业里练就扎实的专业技术基本功,为个人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由于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工作没有得到有效开展,许多优秀人才进入国有环保企业以后,逐渐失去技术创新思维能力和对科技创新的热情,当这种现象普遍化以后,将导致企业失去最宝贵的科技创新源泉和最珍贵的核心竞争力,最终使企业的人才优势大打折扣。
在国有环保企业实现人才积累的同时,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才积压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目前国有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通道设计方面,尚无可以广泛复制的管理方法。与此同时,由于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工作开展不足,导致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定义为毫无创新的重复性技术工作,企业对内部优秀人才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大量具有创新思维的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存在严重的流失隐患。
所以,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对保持专业技术人才的创新思维能力,稳定和扩大人才队伍优势,实现国有环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在国有环保企业实现人才积累的同时,企业内部的专业技术人才积压现象也越来越严重,而目前国有企业在专业技术人才晋升通道设计方面,尚无可以广泛复制的管理方法。
关于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平台是企业有效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吸引和凝聚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载体。环保企业在工程应用方面的优势,是企业开展应用型研究的最大技术优势。虽然通过对工程项目的应用开展研究,能够使企业掌握第一手技术资料,但建设与企业发展相匹配的研究基础平台,并依托平台建设组建一支专业技术研发队伍,对提高环保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还可以在企业内部形成相对稳定的技术创新人才队伍,保持科技创新工作的连续性。努力建成与企业,尤其是大中型国有环保企业,发展相匹配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应该成为国有环保企业建成创新型企业的基础条件。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与生产性投资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资金投入后,不会在短期内形成直观效益,所以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内在动力在客观上严重不足。虽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明确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但目前依托国有环保企业建立的“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高层次科技创新平台并不多。如果考虑到国有企业应率先承担起执行国家科技创新战略规划的社会责任,则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表现要远低于对其预期水平。
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是国家科技创新战略的重要支撑。国家《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意见》中特别指出,“产业化目标明确的重大科技项目由有条件的企业牵头组织实施”。近年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等重点科技项目申报中对部分项目已经明确要求必须由“企业牵头申报”。由于企业通常更关注于生产经营,所以要保证国家重点科技项目得到可靠执行,主要由依托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的稳定科技创新团队负责项目落实,就成为项目执行的重要途径。可以预见,拥有科技创新平台的国有环保企业将在国家环保领域重大科技计划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通过承担重大战略性科技项目,不断增强自己在同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 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与生产性投资不同,科技创新平台的建设资金投入后,不会在短期内形成直观效益,所以企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内在动力在客观上严重不足。
关于产学研合作
产学研合作不仅是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国有环保企业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现实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我国科技创新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与其开展产学研合作,是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的一条捷径。长期以来,由于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缺失,有关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了很多本应由企业执行的产业化技术攻关工作,并形成了一大批科技成果,部分成果已经得到应用并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很多成果可以通过与企业对接,直接实现转化应用。高校和科研院所在基础研究方面的优势,使其可以和企业在科技研发方面形成良好的互补,大幅度提高企业技术创新工作效率,缩短企业技术开发周期,为企业经营发展赢得宝贵时间。企业能够通过合作实现对高校先进仪器和研究平台资源的共享,避免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不必要投入,从根本上降低企业科技创新成本。从高校和科研院所角度,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有助于提高其科研成果的产业化水平,并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并通过合作提高我国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综观国内,在科技创新工作方面取得突出成绩的环保企业背后,都会发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身影。正是得益于良好的产学研合作,我国在部分环保技术领域已经摆脱了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实现了从对国际先进技术的跟随到在国际上技术领先的突破性发展。国有环保企业与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入的产学研合作,不但有利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更是落实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环节。
产学研合作实际上是一种分工式协作,在合作过程中,各方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密切配合,形成1+1>2的效果。但在实际中,将企业与高校的合作执行为简单的甲乙方合同式合作模式的情况很普遍。作为合同甲方和实际的出资方,为便于考核和费用结算,企业在合作中更愿意将技术研发工作整体打包委托高校执行,高校被迫按照约定完成“基础研究—中试研究—工程设计—示范应用研究—技术规范编制—培训—移交”全部环节的科技创新内容,使得这种名义上的“产学研合作”变成实际的“技术引进”。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没有充分发挥企业在工程应用环节的技术优势,还导致高校过多地承担了与其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工作,在本不擅长的工程实施环节投入过多精力和人力,甚至由于工程实施的复杂性,高校或科研院所长期受困于技术开发的工程执行环节。
此外,对原创性知识产权不尊重也是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突出问题。企业在技术开发合作时,通常会选择具有一定研究基础,且其研究成果在业内得到认可的高校作为合作方。但是,出于保护自身商业利益的目的,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通常会以合同条款方式,要求对方承认出资方拥有全部知识产权,甚至在合同中对合作高校在本研究成果基础上开展升级性技术研究工作进行不符合实际的限制。这种现象,在客观上已经形成对原创性知识产权的不尊重,并严重打击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技术提升研究的积极性,若这种现象呈现普遍化,有可能导致国家倡导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无法得到真正落实。
⊙ 为便于考核和费用结算,企业在合作中更愿意将技术研发工作整体打包委托高校执行,高校被迫按照约定完成全部环节的科技创新内容,使得这种名义上的“产学研合作”变成实际的“技术引进”。
关于科技项目管理
通过科技项目执行完成新技术开发工作,实现技术领先是企业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所以,促进科技项目落实便成为国有环保企业开展科技创新的最基本工作。国有企业会根据国家相关管理办法制定自己的科技项目管理制度,下属企业通常会以母公司文件为基础,结合自身特点逐级细化。所以在科技创新和科技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国有环保企业通常都有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建成以后,对科技项目管理的落实就成为不同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拉开差距的关键。由于国有环保企业深刻的传统产业痕迹,按照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对科技项目管理是这类企业较为突出的问题。科技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不严格套用生产或工程类的计划程序、审批程序、资金管理程序,甚至套用工程物资采购程序,而忽视了科技创新项目的自身特点,很容易导致科技项目被“管死”的情况发生。针对这种情况,国有环保企业在科技项目管理过程中,可以在严格遵守相关法规的基础上,对科技项目和科技创新工作提供较为宽松的执行空间,并通过多个科技项目的执行和探索,逐步建立符合企业特点、具有高度可操作性的科技项目管理办法。
受到严格的审批管理程序影响,在国有环保企业内,没有获准立项的科研项目很难开展执行,只能等待下一个年度科技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启动。再考虑到较长的审批过程,这种立项审批模式可能导致科技项目从开始构思到实质性执行,具有长达1年半左右的时间延迟,极大地削弱了国有环保企业与同行在技术方面的竞争能力,并导致国有环保企业在很多污染控制新技术方面被动地处于“追赶”地位。
提高科研项目的成功率,对降低企业技术开发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但过于强调科技研发项目的成功率,可能会导致国有环保企业没有魄力开展完全创新性的环保技术开发。其结果往往是企业要等待某项技术已经取得应用并被证实可行的情况下,才开始组织开展相关技术研究工作,在客观上默认了自己在同行中的技术“追赶”地位。所以从立项环节开始,在国有环保企业内,赋予科技项目管理更大的灵活性和包容空间,是企业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成绩并实现技术突破的重要先决条件。
⊙ 由于国有环保企业深刻的传统产业痕迹,科技项目在执行过程中,不得不严格套用生产或工程类的计划程序、审批程序、资金管理程序,甚至套用工程物资采购程序,而忽视了科技创新项目的自身特点,很容易导致科技项目被“管死”的情况发生。
关于科技成果应用
近年来,随着国家环境保护工作力度加大,环保领域新技术被不断推出。率先实现工程应用,就成为新技术夺取业内同行认可的重要条件,而根据工程应用情况开展技术优化,也成为新技术自我完善、促进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有效手段。由于具有一定的行业或区域背景,国有环保企业更容易在新技术应用方面促成首个应用项目的落地,进而取得其在该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但在现实中,真正能够将这一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的国有环保企业并不多。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企业在新技术推广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热情,虽然这些企业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这种努力在客观上成就了其技术引领地位。所以,发挥行业或区域优势,通过积极推进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工作,并通过示范应用对新技术进行完善,进而开展大规模产业化推广,是国有环保企业实现在业内建立技术引领地位的重要措施。
积极做好新技术示范应用和科技成果大规模产业化的前提是国有环保企业拥有先进的科技成果。通过自主研发、产学研合作、技术引进等途径建立先进环保技术库的国有环保企业,一定会在同行中确立自己的技术领先地位。对于技术库中受客观条件限制,暂时不具备大规模产业化应用条件的科技成果,可以在产业化时机成熟时率先在同行中推出应用,也可以通过积极促进配套条件的完善,使新技术应用时间提前,真正发挥国有环保企业在我国环境保护领域的产业引领作用。
⊙ 与国有环保企业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他企业在新技术推广方面一直保持着高度热情,虽然这些企业的最终目标是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但这种努力在客观上成就了其技术引领地位。
综上所述,国有环保企业是我国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领域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产业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条件,通过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将自身优势转化为核心竞争力,是实现国有环保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