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公共文化服务创新

2016-04-14刘雨龙

新西部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创新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真人图书馆”的概念,对比分析了新兴事物“真人图书馆”与传统公共图书馆之间的共性与差别。得出结论, 认为应从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资源渠道创新等几个角度,寻求当下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创新;“真人图书馆”

在当下中国经济腾飞、社会快速转型的背景下,文化事业彰显着旺盛的生命力。在传统和现代、本土和外来互相冲击的格局下,也迎来了很多新的文化模式。公共图书馆,是一种传统的制度化文化结构。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部分,图书馆在信息化数字化的冲击下,遭遇许多发展问题,例如制度僵化、资本投入不足、以及来自其他行业的压力。本文拟借“真人图书馆”这种新型公共知识互享平台,对比传统图书馆的特点,讨论如何从理念、制度,以及资金渠道等角度去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一、何谓“真人图书馆”

真人图书馆,顾名思义,将人作为图书出借阅读。由具有特殊经历、爱好和故事的人来充当图书,在真人图书馆中,“真人书”按照分类标准“排列上架”后,由读者借读。这些作为图书被阅读的真人来自五湖四海,教育背景、职业生涯、生活阅历各不相同。他们通过口述向读者描绘独特的故事经历,读者也可以反向与真人书互动。在双向沟通中,形成对故事和真人书的理解,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不同于传统纸质书,真人图书馆是建立在实体图书馆的模式基础上,所塑造的一个平等交流的载体。

自2008年初次在中国实践,“真人图书馆”呈现出三个发展阶段。经过文献梳理,杨广峰将其分为2008年到2009年,引入与异化阶段;2010年到2011年泛化与反思阶段;2012年到2013年,扩散与回归阶段。[1]初次引入就遭遇异化,大家面对富有某方面经验和技术的“真人书”,将之共识为“具有专长的专家”,把原本是要走向平等,消除偏见的活动带入了成功人士的教学领地。这一方面受本土文化思维壁垒的影响,大多数人缺乏批判性思维,习惯被动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思维,也和目前很多成功学大行其道,无法静心享受知识的浮躁气候有关。不过随着大家对于这一形式的认同和传播,在后期真人图书馆也开始成为例如学科化服务创新手段、个性化教学手段、阅读推广服务新契机等新功能的载体,产生了更多的价值效应。近两年来,借由许多公益组织的活动,真人图书馆寻求平等交流初衷的想法也逐步在实现。例如《城市画报》杂志社的民间公益项目“荒岛图书馆”,就引入真人图书馆这一新型服务形式,开展了多样化的阅读服务,激活了社会资源。

二、“真人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的对比

1、理念创新

从理念上来看,真人图书馆在共享知识之外,还有平等交流的建立初衷。这个新型的读书形式源于丹麦一个反青年人暴力的非政府组织。在2000年丹麦当地的音乐节上展开了以人为主体的图书馆阅览活动。[2]可以看出,这个活动利用了图书馆的载体,建立了一个平等交流的话语渠道。在众多国外成功的真人图书馆中,真人书通常由具有不同种族、文化背景,还有受到社会歧视的边缘人群组成。真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冲突,消除偏见,让读者将关注点放在故事本身,通过这样一个多元化的发声平台,给予大家理解和包容的空间。

传统的图书馆一方面是在为公众提供知识服务,一方面也在教育人和塑造人。2006年在我国政府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对于文化发展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作为公共知识服务的重要载体,图书馆应该切实保障和实现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黄俊贵认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是服务效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与知识服务,给公民提供包括文化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文化服务,以及人才、资金、技术和政策保障机制等多方面内容。[3]张月英和陆长民认为图书馆服务是一种典型的准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4]非排他性体现在图书馆的图书资源不会因为一个人的使用,而造成他人无法使用,不会通过收费等形式排除所有人享受和阅读的权利。而一定程度的非竞争性是指图书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有其固定的场所、开放时间、服务人员等,如果过度消费或者是超过了机构运转的承载力时,就会阻碍图书馆正常功能的发挥。这两点对于真人图书馆的运转同样适用。

综合来看,在理念价值上,无论是新型“真人图书馆”,还是传统模式图书馆,都将人们平等地获取知识信息视为最重要的目的。提供纸质书、电子书、或者是能绘声绘色描述现实的“真人书”,给予读者和书之间的交流平台,是图书馆发展的价值所在。其良性运行能够保障公民基本文化生活权利的实现。

理念来源于对于知识的尊重和公民文化权的尊重。但是在当今市场化浪潮的推动下,这种一定程度上非竞争性的公共文化服务形式,也在不断经受着冲击。例如真人图书馆在我国本土的发展中,就经历着功利主义和商业诱惑的干扰。能够容纳自由平等宗旨的真人书上架不够,一些更具备“实用价值”的考试讲座、宣传,占领了真人图书馆的主战场,变味严重。一些老式图书馆书目陈旧、设备更新迟缓,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在竞争激烈的行业环境下慢慢成为体制僵化的一种表现。所以,一个是受到经济利益的过度干扰,一个是被体制机制过度束缚,需要从两个角度切入创新的思路。

2、制度创新

知识作为一种富有价值的物品,在共享平台获得分配,是对于所有人平等接触文化、创造成果的尊重。尤其是在社会分化中被排斥和剥夺的贫困人口,他们获取资源和知识的渠道更加闭塞、水平更低,更加需要从制度上保证文化服务的均等供给。

2010年颁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要求,在文化发展上“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在纲领性的国家发展规划中,文化软实力已成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柯平和洪秋兰总结,我国的文化体系建设经历了一个艰难发展的成长过程。从计划经济时期到改革开放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公共文化事业由过去的行政管制逐渐走向改革和过渡。但是,由于计划经济体制长久,在公共文化服务上产生了体制上的路径依赖,在单一的政府主导、大包大揽之下,造成了文化服务发展的滞后和僵化。由于体制机制的不健全,造成了权责不明,财政投入有限,参与主体不足,服务模式欠佳。[5]

结合上文中提到的“真人图书馆”案例,目前还没有成型的机构和组织去长期稳定地执行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多数活动还只停留在公共文化活动的层面。在思考让真人图书馆也走上正轨和完善的模式化运作的道路上,就需要一定的制度保障。正规的保障包括在硬件和环境设施上提供读者可以阅读真人图书的场所,目前一些高校图书馆在馆内开展此类活动,就确保了这种文化服务设施的提供。另一方面是一些非正规的文化制度保障,在机构设施以外,保证真人图书的书单供给、服务供给、资源供给等。真人图书馆区别于传统图书馆的地方在于其真人图书的独特性,没有理想的“书目”供给读者,缺少平等交流、真诚互动的宗旨,就难以保证书目能够持久地吸引读者阅读。在真人图书借阅的流程中,图书馆员需要更多的组织策划和沟通协调能力,需要大量的资金和资源的供给,这一部分的时间成本、人力物力会加大,也要求有多样的投资渠道为真人图书馆的运作保驾护航。在真人图书馆的案例中,一些商业资本的进驻往往冲淡了真人图书馆的宗旨,同时损害着读者和真人书的利益。假设可以成立具备一定规模的行业协会,从集团力量给予这类事业真正常规持续性的支持,对故事的生产者“真人书”进行保护,对于个体和行业的健康发展都是有益的。

较之而言,在我国,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归属于政府主导下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赵益民、詹越、柯平在讨论生态竞争下的公共图书馆定位时谈到,在现行体制下,公共图书馆存在着总体职能重叠、资源重复建设的问题,缺乏制度保障的运行经费,同时也造成地区间事业发展水平的极大落差。[6]改革现有的不合理的管理体制,提升公共图书馆在内外部竞争压力下的应对能力。他们认为可以“发挥行业联盟在资源优化配置、共建共享、业务协作、规模采购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在层出不穷的新环境中获得公共图书馆行业内的健康发展。

3、资源渠道创新

然而,当需要逐步脱离传统体制机制的时候,为了保证机构正常运转、以及应对改造创新的要求,最核心的问题是可持续财源从何而来。很多情况下,当一个国家财政不够富裕的时候,首先要裁剪的是文化领域,因为从人的发展来说,这并不是基本的生存需求。但是,这明显是对文化艺术潜在社会功能的忽视。除了是人类对美的创造以外,文化艺术还具有更加现实的社会改良作用,具有公共性。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中,也要重新重视资金渠道的来源问题。

对公共文化服务,例如图书馆事业的投资,从理念上说,国家对这种文化事业提供赞助,也是给公民的一种福利、是扩展公民文化权的一种方式。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投资,存在一定长远的经济贡献和回报,对于纳税者是有价值的投资。同时,受到公共资助的话,有利于目标的真正实现,而不是在商业运营中遗失本来的目标。

上文谈到图书馆具有准公共物品的性质,具有一定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张海斌、江可申和周德群总结,准公共物品介于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之间,具有中间性、收益性、不确定性的特征。由于一般情况下,政府部门经营准公共物品效率低下,企业经营绩效明显,因此,要求在准公共物品的运行上提倡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方式的多样化,还有经营方式的民营化。[7]相较于纯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具有在一定条件下满足投资经营者自身盈利要求的目的。可以结合内在收益性和外在收益性,对一些能够排他的服务,例如图书馆内的科技设备使用,休闲设施使用,进行收费,产生项目的盈利目的。真人图书馆的发展也同样需要一定的资金支持,包括场地、真人图书,服务人员,以及宣传工作。荒岛图书馆借助的是公益创投项目,借助盈利企业的运作,产生的收效对“真人图书馆”进行资金补贴。

在我国,传统公共图书馆依靠政府的公共财政投入运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社会性文化事业的财政保障供给在下降,需要转向企业化管理模式,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2006年的《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就要求加大对公益性文化的投入,完善捐赠和赞助等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形成可持续的财政支持。在公共文化服务上,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例如西方国家开始的公共文化资金分配制度改革实践,国家艺术文化基金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制度形式,较为典型的是英国的国家艺术理事会,还有法国文化部下属的国家艺术基金会。[8]打破传统单一的政府提供的资源渠道,所有热衷于公共文化事业的人都可以参与,成为一种开放的基金供给,同时确保合法的有契约的资源投入。

因此,可以看到,民间的资本介入是活跃传统公共文化服务的一副强心剂。真人图书馆在国外的兴起主要就是借助民间组织的力量,在我国目前也是顺应这样的资源投入渠道。传统的公共图书馆则需要汲取其他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经验,创新资源渠道。例如创建相关的公共文化基金,通过募捐和创投的方式,吸收民间资本。借助有力的资金支持,规范行业内的行为准则,在有特色的公共资源配置中获得优先发展的机会。公共文化服务基于其公益性的特征,可以适当引入民间资本的参与,将其中一部分业务活动委托给企业或者是公益组织完成,对于公共文化服务的成本降低、服务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多元化的投资主体有助于强化公共文化服务的财政基础,创新资源渠道。

三、结论

综上所述,无论是新颖的真人图书馆,还是常见的图书馆,都是公共文化服务中不可缺失的部分。真人图书馆的引入和发展,是对传统图书馆的理念创新,同时也从制度保障和资源渠道上给传统图书馆以提醒。在保证文化资源平等交流的价值理念下,应该有针对性地提升这一公共文化服务的品质和效能。打破传统的僵化体制、引入民间资本的投入,有助于公共文化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2] 杨广峰.国内Human Library的发展历程、困境与未来方向[J].图书情报工作,2013.6.106-109.

[3] 黄俊贵.图书馆核心价值及其实现[J].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2008.5.14-19.

[4] 张月英,陆长民.民间资本介入图书馆服务——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视角[J].图书馆杂志,2008.8.7-12.

[5] 柯平,洪秋兰.全民共享文化服务的制度困境与优化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8.6.3-5.

[6][8] 赵益民,詹越,柯平.基于生态竞争的公共图书馆定位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4.35-39.

[7] 张海斌,江可申,周德群.准公共物品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和经营方式探析[J].学习论坛,2004.10.22-24.

【作者简介】

刘雨龙(1988.5-)女,陕西咸阳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

猜你喜欢

公共文化服务图书馆创新
图书馆
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法理分析与法律构建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评价指标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务,推动艺术普及
打造内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