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对策与建议

2016-04-14郑勇臣

新西部·中旬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育教育对策

【摘 要】 本文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状况,得出了结论并提出了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对策建议。要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锻炼工作;保证落实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形成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合力,促进青少年体质不断提升。

【关键词】 青少年体质;体育教育;对策

一、引言

中学生体质水平直接影响着社会整体水平。青少年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在该阶段学生需要经历身体发育的逐渐成熟、心理成长、良好习惯的养成、知识的不断积累等。青少年在这一阶段的成长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对于未来高素质社会人才的供应也是十分重要的。怎样才能使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得到提升呢?本文将通过对前人的经验总结以及学习的积累为中国青少年体质的增强提供参考意见。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是从大连市第四十四中学初三年级中选取的20名男学生。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总周期长达12周的科学体育训练。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本次研究方案制定之前,我们阅读了大量的与教育、体育等相关的资料和文献,为这次实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坚实基础。

(2)实验研究法。本次实验采用分组对照实验的方法。首先,对学生的身体指标进行测量(测试前后),根据《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对学生进行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指标的测试。其次,对参加训练的学生进行训练的实施;最后,在训练结束后对参加训练的学生几项数据进行测量。

(3)数据统计法。对学生参加实验前和实验后的两次测试的各项结果进行统计处理,计算出每项指标训练前和训练后的平均差,并将测量和测试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

三、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1、课外体育锻炼运动处方设计

此次活动采用运动处方的方法进行训练,训练的内容从种类、强度、时间上都做出了详细要求。此次实验采用集体训练方式,在专家指导下,通过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保证受训群体在同一个训练项目的相同频度下,按照统一的强度和时间进行严格训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实验锻炼,最终达到好的测试效果。此次锻炼的运动处方是:

(1)提高实验者的体质健康水平。

(2)以有氧运动为主,选择耐力性运动项目,着重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力量性,从而达到锻炼所取得的最佳效果。

(3)每周锻炼频度3次;每次锻炼时间45-60/min;锻炼强度中等(目标心率为最大心率的65%-75%,即为120-160次/min ) 。本次训练采用集体形式:以训练组为单位,在训练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每周三次的“集中式”锻炼。

2、测试结果分析

(1)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生身高体重指数(BMI)的作用。身高体重指数(BMI)可以充分体现个人身体状况,体重对于身高有合理度的数值。许多高校采用身高体重指数(BMI)对学生进行身体合格度测试。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学生身高体重指数(BMI)的正常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们提倡青少年开展体育锻炼的依据与前提。

其计算公式为:身高体重指数BMI=身高(CM)\体重(公斤)

(2)体育锻练对青少年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的影响。肺活量一般指的是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力所能呼出的气体最大量,肺活量记录的是肺一次通气的最大量,这个数值能够反映肺部通气能力,也是反映呼吸机能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胸围和身高等外部因素有关。

其公式为: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ML)\体重(公斤)

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准确地得出结论,即经过训练的人员的肺活量相较于训练前来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数值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平均增长了408m1。由此可见,一定强度的体育训练能够使得呼吸系统得到锻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与老师的监督,经过一段时间的体育锻炼,肺活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有些学生甚至达到了优秀水平。

(3)体育锻练对青少年学生握力体重指数的作用。握力体重指数是指平均每公斤体重的握力大小,反映的是肌肉的相对力量。其公式为:握力体重指数=握力(公斤)/体重(公斤)×100% 。测试结果表明,经过训练后的学生握力体重指数变化很小((P>0.05)。由此可见,有氧运动对青少年的手臂肌肉群锻炼的效果不是很明显,我们应该通过其它方式方法和其它的运动项目来提高青少年的上肢力量。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与实验前相比,对实验组成员的身体机能有着显著的影响。经过12周短期体育训练,学生平均肺活量增加非常明显,前后肺活量和肺活量体重指数呈明显性差异。说明长期的、有规律性的体育锻炼对青少年心肺功能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2)与实验前相比,对实验组成员的身体素质有着显著的影响。通过12周不同训练手段、不同训练方法的专业化训练,实验组成员的身体素质显著增强,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的变化尤为突出,速度素质以及柔韧素质提升相对较小。

(3)与实验前相比,对实验组成员的肺活量有着显著的影响。经过训练的人员的肺活量相较于训练前来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数值取得了较大的提高,平均增长了408m1,训练前后有较大差异。

2、建议

(1)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锻炼工作。青少年只有在生长发育阶段,听从学校老师的指挥,接受监督,积极加入到体育锻炼中去,让运动成为自己的一种习惯,才能较大程度地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

(2)保证落实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为了增强青少年的体质,我们也需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督促青少年的体育锻炼。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多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从而可以更好地为社会发展服务。

(3)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形成政府、学校、社会的共同合力。在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发挥学校的作用,把体育锻炼纳入学校的重要教学任务中,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提高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国.秦巴山区中小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04).

[2] 罗建新,陈志丹.浅析体育教学中的反思缺失[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7(05).

[3] 古维秋.从学生体质下降反思我国学校体育教育[J].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02).

[4] 赵俊龙,韩玉.中学生身体锻炼态度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02).

[5] 纪和江.体育与四商—体育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01).

【作者简介】

郑勇臣(1984.5-)男,辽宁大连人,本科学历,任职于大连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教育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西安体院学院体育专业学生人生规划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