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思考
2016-04-14马丽霞
■马丽霞
(玉溪市防震减灾局 云南 玉溪653100)
关于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的思考
■马丽霞
(玉溪市防震减灾局 云南 玉溪653100)
本文分析了监测预报工作体系的建设策略,包括构建跟踪机制、更新观测网络及完善信息服务。
监测地震预报建设体系
1 引言
地震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只有破坏性地震能对人类造成危害,这种自然灾害有时却是毁灭性的。目前人们还不能阻止破坏性地震的发生,也难以准确预测破坏性地震何时发生,做好全天候、全方位、全天时的跟踪监测预报工作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2 建设原则
监测预报是我国防震减灾体系的基础、主业及首要环节,建设健全的监测预报制度是有效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保障。为了提高监测预报体系的实效性及全面支撑防震减灾工作的持续开展,在建设预测体系时应把握好针对性、与国际接轨、协调性及先进性原则。针对性指的是建设工作体系时应考虑到本地的震情发展形势,吸收本地的防震实践经验,制定具有地方特色的特殊性监测体系、预报体系,确保监测预报工作可以有效指导当地的防震事业与减灾事业[1-2]。协调性是指建设工作体系时应与其他部门,如法制部门、规划部门、城建部门等进行沟通,统一协调监测预报工作,根据相关部门在防震减灾中发挥的作用不断优化工作体系,同时处理好市辖区与县辖区的工作机制,严格完成上级地震部门规定的监测预报任务。
3 体系建设
3.1 构建跟踪机制
构建震情跟踪机制有助于及时对地震做出科学预警及实现区域联防,构建震情跟踪机制时,应以地震预测的中长期研判背景作为指导,确保短临震情跟踪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同时要根据近期内的地震活动特点对跟踪机制进行创新,有效落实重大震情、异常震情的短临跟踪工作。为落实短临跟踪机制,可构建分级跟踪责任制,明确各级地震部门、观测台站的职责所在,派出技术骨干及特邀技术专家亲自赶赴现场核实情况,利用多种思路,通过多种渠道开展跟踪工作,尤其是断裂带与断裂带附近地区的跟踪工作,利用第一手资料跟踪预报重大异常区域可能出现的震情,及时准确分析震情变化的短临趋势[3]。此外,应制定实用性较强的短临跟踪措施,利用最新的监测资料变化分析判断及预报震情,还可应用电磁技术及GPS技术实时跟踪监测地壳形变、地球的重力变化、地震波的尾波Q值、序列震源、地震视应力及辐射能量等,尽量使震情跟踪工作实现边研究、边观测及边预报。还应注意建立震情信息共享平台,根据震情监测预报需要针对性完善系统功能,以实施全面跟踪地震震情。共享平台可提供强震监测数据服务及遥感数据服务,其中强震数据服务包括分析强震数据频谱、计算震动反应及绘制区域性等震线图,遥感数据服务包括遥感影像热红外线亮温重演、矢量分析遥感影像、建立遥感影像信息库。
3.2 更新观测网络
地震预测依据的数据越多,分析的范围越大,得出的结论也会具有更强的说服力,为了高效捕捉、挖掘、分析地震数据信息及前兆资料数据,可通过更新观测网络获取空间上、时间上的“大数据”,利用大数据预测地震。我国目前采用的观测网络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更新观测网络时,应逐渐将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网络转变为以物联网为基础的网络,积极引进与利用IPv6预警项目,推动观测网络尽快实现更新换代。建设以物联网为基础的震情观测网络时,可以利用移动终端传感器,如Pad加速度计、移动手机等,也可以使用传统的物联网传感器,如气体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地磁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及振动传感器等,使观测网络中的监测点变得更为密集,同时获取更多监测数据。还可以根据传感器的特点设计出便于操作的APP,方便用户直接利用APP向观测网络传输数据信息。我国台湾地区已于2014年建设完成基于物联网的监测网络,一个观测网络中的监测点可≥500个,台站与人口密集区的距离约为7.5km。在引进利用IPv6预警项目时,应保证观测台站功能属性、运行状态的查询方式具有统一性、便于操作的特点,确保临时用户可以在短时间内访问地震台站及获取基本参数。此外,应保证IPv6预警网络能够实现流动观测。在预警网络中布设流动观测台站,以保证观测网络的灵活性,使观测台站中的数据及时传输到互联网当中,合并处理固定台站与流动台站的观测数据,有助于提升震情预测结果的精确性。
3.3 完善信息服务
在社会公众文化层次得到明显提升的防震减灾背景下,可以利用报纸、网络及电视等传媒载体普及、宣传地震知识,在禁止随意发布涉密的地震预测信息的前提下,不断完善地震信息服务体系。首先,可以向社会公众公布近期内地震活动、断层活动、历史最大地震、地震发生概率等预测信息,让社会公众获得更多的知情权,同时使监测预报的社会服务能力得到彰显。其次,可定期向社会公众提供月度、季度及年度震情活动实况及地震分析预测信息等,尤其是对于重要及特殊的震情,应及时公报,同时要强化重点工程、大城市、重要活动所在地的地震预测,适时公布月度地震信息[4]。此外,发生有感地震后应及时发布震级、地震发生地点及时间,尽快向社会公众发出预警信号,以启动生命线应急措施,并及时发送震时互救技能及自救技能信息,预测判断后续地震的发展趋势。
4 结语
综上,我国处于世界主要地震带上,地震灾害的隐患点分布面积广、数量多,在一定的空间域及时间域内防范地震灾害的难度较大,建设监测预报体系有助于减轻地震产生的不良影响。在建设工作体系的过程中,应详细分析本区域的地质环境及地震强度,确保建设的监测体系能够在原地预警、异地预警的工作模式下实现地震预报功效最大化。此外,应通过完善信息体系让社会公众对可能出现的地震、地震灾害做出警戒。
[1]刘栋梁,李海兵,李德贵,等.地表探槽断裂岩岩石磁学揭示汶川地震断裂带不同滑移机制[J].地质学报,2015,89(12):2250-2265.
[2]赵国泽,BIYaXin,王立凤,等.中国地震交变电磁场观测数据处理技术新进展[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45(1):22-33.
[3]康伟,陈茜,陈波.基于SNA的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在公共危机应对中的合作网络研究--以"4·20"雅安地震为例[J].中国软科学,2014(5):141-150.
[4]徐涛,张明辉,田小波,等.丽江-清镇剖面上地壳速度结构及其与鲁甸M_s6.5级地震孕震环境的关系[J].地球物理学报,2014,57(9):3069-3079.
P4[文献码]B
1000-405X(2016)-12-4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