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的判别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2016-04-14吕杰
■吕杰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队 四川 达州635006)
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的判别及其防治措施分析
■吕杰
(四川省煤田地质局一三七队 四川 达州635006)
泥石流地质灾害问题是极为突出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当地建设和居民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加强其防灾减灾对策研究。文章分析了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提出了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防灾减灾
0 引言
泥石流破坏力比较大,会对居民房屋、道路、田地等造成严重损害,而且还会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应该切实做好泥石流自然灾害的防治工作,促进我国的不断发展。针对泥石流地质灾害问题,应该加强勘查、及时了解地质状况,做好防灾减灾,将地质灾害的恶劣影响降到最低。
1 泥石流灾害形成条件分析
主要表现为砂石、泥与雨水等混合在一起形成半液态混合体并沿一定沟床方向进行流动。泥石流是山地环境退化、地表侵蚀作用加剧、水土泥沙流失的产物。它的形成、发展,主要受控于地质、、水文、气候等大尺度环境因素的综合影响,而人数不合理的活动则加剧泥石流发生频率、强度等的重要原因。泥石流通常具有来势凶猛,破坏强度大并伴有崩塌、滑坡、洪水等灾害,对土地资源、生态环境及人类社会等具有极大的坡坏力。因此加深对泥石流灾害的认识,做好泥石流灾害的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形成泥石流主要条件为:
(1)地形条件。山高沟深,地势陡峻,沟床纵坡大,流域的形状便于水流的汇集。
(2)地质条件。地质构造复杂,断层皱褶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一般对泥石流的形成有利。由于这些因素导致地表岩层破碎、滑坡、崩塌、错落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此外,结构疏松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的岩层,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岩层易遭受破坏,碎屑物质来源丰富。
(3)其他条件。如人为滥伐山林,造成山坡水土流失;开山采矿、采石弃渣堆石等,往往提供大量物质来源。开挖隧道时破坏地下的地质平衡条件时也会形成泥石流。
一般来说,我国泥石流主要受大到暴雨影响为主,连续的降雨过程会使部分山区城镇因储水过多而发生泥石流。一般来说,泥石流主要发生在降雨频繁的季节,因而泥石流呈现出一定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特点。在暴雨和洪水的高峰期,通常也是泥石流的高发期,此时泥石流频发,因此做好这一时期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就显得较为重要。由于泥石流发生的区域相对较为隐蔽,而在泥石流发生之前又不能进行有效预警和判断,也不同做好防御措施,因此泥石流一旦发生造成的危害特别大。
2 矿山泥石流防灾减灾对策
2.1 工程措施
2.1.1 格栅坝
在河水上游的主要支流上设置格栅坝,其作用是对河道内的漂石进行拦挡,拦石不挡水,防止大量的砂石顺流而下产生泥石流,同时减小山洪流速。格栅坝作为一种新型泥石流拦挡结构,将坝体做成格栅状,格栅有水平、竖直、格子状以及立体等多种形式。比起其它类型的拦挡坝,格栅坝主要特点如下:(1)兼有拦大石块、排小石块的作用,拦截大石块,使下游建筑物免受强烈的冲击力,排出对下游无害的较小石块,可使下游冲刷强度减弱,确保下游安全;(2)格栅坝的穿透性结构,在承受泥石流龙头冲击时,受到的冲击力比实体坝有所减少;(3)拦排结合,确保格栅坝形成一定的库容,延长格栅坝的使用期限;(4)坝体结构简单,有利于坝体向轻型化和装配式方向发展,便于施工,降低造价。
2.1.2 拦砂坝
拦砂坝是山区泥石流防治中常用的工程措施之一,在河水上游设置拦砂坝,可以有效减轻山洪危害,主要表现如下:(1)对河道内的砂石进行拦挡,减小泥石流流速和下泄的固体径流量;(2)将砂石稳定在上游,可以防止河道冲刷掏深,抬高侵蚀基准点,防止河床下切和河岸扩张,有效减少泥沙来源;(3)减缓上游河床比降,减小泥石流冲刷强度和危害性。
2.2 生物措施
泥石流防治生物措施指的是通过林业、农业和牧业措施,对泥石流治理区植被进行修复,及时恢复当地生态环境,从而有效控制泥石流
林业措施指的是通过植树造林的方式,恢复森林植被,充分发挥水土保持作用,具体包括水土保持林、护堤护滩林以及护床防护林等等。水土保持林一般应用于护坡及沟头、沟沿、沟底防护中,其能够有效发挥水土保持作用,减少水土流失。护堤护滩林一般应用于堤防两侧、滩地上,其能够发挥固堤、护滩、防风固沙作用。护床防护林用于保护沟床、防止冲刷与下切作用。
农业措施包括灌溉工程、退耕还林、农田绿化、经济林种植以及农田水利等等。牧业措施包括适度放牧、分区轮牧、改良牧草、圈养等措施。
2.3 管理措施
(1)法制宣传和科普知识教育。深入开展《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宣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科普宣传,宣传泥石流等灾害的危害性,使群众掌握防范与避险技能。灾害的防治在于提前预警和演练。只有预防方案做到位,才能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为了保障防灾方案的顺利实施,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要求并举,在人员、物资和信息等方面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且通过日常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其的认识,让他们掌握一些自救知识,培养他们的自救能力。
(2)在各类地质灾害分布区进行工程建设时,一定要重视前期的勘察,充分进行可行性论证,找出可能引起灾害的主要原因,制定严密防范措施。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防止各类水源渗漏,另一方面采取适当排水设施,防止地表水渗入,市政府应采取或移民搬迁远离危险区,或修建各种排水设施,或进行削坡等处理。
(3)应对各项工程进行定期检查,发现损坏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维修,对生物工程还需要建立长期管护制度,防止人为干扰各项生物工程并根据各项生物工程的具体情况,合理的保护利用生物资源,协调农、林、牧矛盾,预防泥石流的形成和发展。
3 结束语
泥石流自然灾害是我国常见的重大自然灾害,严重制约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在泥石流灾害防治方面,首先需要对灾害所在区域地质环境特征、水文气象特征等进行详细勘察,明确泥石流灾害成因,然后再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泥石流灾害发生几率,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吴昱,叶义成.矿山环境地质灾害问题及其勘查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5(4).
[2]何芳,徐友宁,乔冈,等.中国矿山地质灾害分布特征[J].地质通报,2012(Z1).
[3]周先军,李淑琴.矿山地质勘查与勘查灾害防治[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
X3[文献码]B
1000-405X(2016)-12-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