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阳城县上河水库工程大坝设计

2016-04-14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24

地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阳城县底孔河水库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24)

(山西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山西太原 030024)

上河水库位于阳城县董封水库上游获泽河的一条支流上,采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54.8.0m,总库容157.6万m3,规模为小(1)型。简要论述了坝址选择、坝型确定、建筑材料、坝体分区及地基处理等设计内容。

大坝设计堆石混凝土重力坝 上河水库。

1 工程概况

上河水库工程位于阳城县董封水库上游获泽河的一条支流上,距离董封水库约5.0公里的上河村西250m的河床中。新建上河水库工程主要为阳城县工、农业供水,为演礼乡工业园区提供工业和居民生活用水,并为董封灌区提供灌溉补充水源。上河水库工程拦河大坝采用堆石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54.8.0m,坝长118.0m,总库容157.6万m3,为小(1)型水利枢纽工程。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

2 大坝设计

2.1 坝体断面设计

2.1.1 挡水坝段

桩号0+000~0+011.8、桩号0+088.6~0+118分别为左、右岸挡水坝段,坝段总长41.2m,坝顶高程899.8m,考虑交通要求,坝顶宽度取为6.0m,上游坝面在870.0m高程以上为竖直坝面,以下为1: 0.2坡度。下游侧891.8m高程在以上为竖直坝面,以下为1:0.75坡度。坝顶上游一侧设有高1.2m的钢筋混凝土防浪墙,下游侧设有防护栏杆,上、下游面设1.5m厚C25钢筋混凝土面板做为防渗层、保护层,面板表面布置有温度筋,面板与堆石混凝土坝体之间用锚固钢筋连接。

2.1.2 泄洪底孔坝段

泄洪底孔坝段在坝体左侧,桩号0+011.8~0+026.8,1个坝段,坝段总长15m,设泄洪底孔1孔。泄洪底孔进口设平板事故检修闸门,孔口尺寸为4.5m×4.5m(宽×高);出口设弧形工作闸门,孔口尺寸为4.5m×4m(宽×高),工作闸门启闭机平台高程为884.0m。泄洪底孔设计泄量284.8m3/s,校核泄量330.9m3/s。

2.1.3 溢流坝段

溢流表孔布置在河床中部,桩号0+026.8~0+088.6,坝段总长61.8m,堰顶高程897.0m,共设5孔,单孔净宽11m,总净宽55m。溢流表孔堰型为开敞式实用堰型,堰面曲线在原点上游侧采用圆弧曲线与斜面结合,圆弧的半径为0.495m,原点下游侧为幂曲线y=0. 496x1.78,曲线末尾与1:0.75的斜直溢流面相切连接,然后下接挑流消能反弧段,反弧段的圆心角78.13°,反弧段最低点高程为870m,反弧半径为13.0m,挑射角设计为25°,挑坎顶高程为871.2m。

2.2 坝体混凝土分区

大坝为堆石混凝土重力坝。坝体混凝土需满足强度、抗渗、抗冻、抗冲刷和抗裂等要求。

2.2.1 坝体混凝土

坝体内设置堆石混凝土,强度要求不低于R90150,大坝上游面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渗面板,面板最小厚度按水头的(1/15~1/25)确定为1.5m,采用C25混凝土,下游坝面为C25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1.5m,坝基设1m厚的C25混凝土垫层。泄洪底孔墩采用C25钢筋混凝土,溢流坝桥墩、导墙为C25钢筋混凝土。

2.2.2 大坝混凝土特性指标要求

坝体堆石混凝土强度采用90天龄期强度。根据《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挡水面防渗层抗渗标号与水头有关,大坝上游面最大水头为54.8m,坝体上游面及坝基混凝土垫层采用W6,大坝下游保护层及坝体内部采用W2。坝址最冷月平均气温为-6.0℃,属寒冷气候,对大坝上下游水位变动区及以上表层混凝土采用F150,坝体内部和垫层混凝土采用F50,导墙、桥墩、闸墩混凝土采用F150。为减轻高含沙量高速水流对大坝的冲刷,溢流表孔溢流面表层采用C40,厚度50cm,泄洪底孔底板表层采用C40抗磨蚀混凝土,厚度50cm。坝体内部混凝土体积大,采用水泥用量少的堆石混凝土,采用较低的力学指标。

2.3 坝体细部构造

2.3.1 坝顶结构

坝顶高程为899.80m,坝顶宽6m,坝顶上游侧有1.2m高混凝土防浪墙,墙厚0.5m,与坝体连成整体浇筑,坝顶路面为现浇混凝土,路面坡度1%,倾向下游侧,排除顶面积水。

2.3.2 坝体排水

为排出坝体渗水,在挡水坝段和溢流坝段上游防渗面板下游设竖向排水孔幕1排,坝体排水管采用钻孔形式,排水孔孔距2.0m,孔径15cm,距离上游3.0m。排水管与基础廊道相互连通,将坝体渗水排入廊道,汇进集水井,通过排水泵抽水排到下游。

2.3.3 坝体分缝止水

大坝坝顶长 118m,分为 7个坝段,桩号 0+000~0+011.8,0+088.6~0+118分别为左右岸挡水坝段(共3个坝段),桩号0+011.8~0+026.8为泄洪底孔坝段(共 1个坝段),桩号0+026.8~0+088.6为溢流坝段(共3个坝段),混凝土防渗面板分缝与坝体分缝协调一致布置,横缝内设两道止水,分别为铜片止水和橡胶止水,止水伸入至基岩0.5m;防渗面板与基岩之间也需设置止水铜片。

3 基础处理

上河水库坝基覆盖层最厚达20.0m,左坝基覆盖层厚5~20m,基岩面较陡;右坝基覆盖层厚10~17m,基岩面相对较缓。其下主要为奥陶系下统亮甲山组O1l-4岩组,上部为深灰色白云质灰岩。中部为灰黄色、浅灰色泥质白云岩。下部为:深灰色白云质灰岩,细晶结构,块状构造,较硬,致密,岩芯较完整,多为柱状、长柱状。层厚25.8~26.1m。强风化带厚0.5~2m,弱风化带厚5~10m。

根据地质条件,河床段建基面以1%的坡度向上游倾斜。为增强坝基的粘结力,提高坝体的抗滑稳定性,堆石混凝土坝体与基岩之间采用混凝土垫层连接,混凝土强度等级C25。为提高坝基岩体的整体性,防止坝体失稳,减小坝基渗漏量,降低坝基扬压力,需对坝基进行固结灌浆和帷幕灌浆。帷幕灌浆布置在坝基上游侧,单排帷幕孔间距2m,帷幕最大深度约35.0m。坝基全部进行固结灌浆,深度6m,孔排距3m,梅花形布置。在坝基基础廊道下游侧设置1排排水孔幕,以减小坝基扬压力,排水孔间距2.0m,深入基岩约15m。

为了防止在坝体与基岩面形成渗水通道,加强坝体与基岩的结合度,在坝体温度及变形基本稳定、裂缝张开后,对大坝左、右岸坡坝基面全部进行接触灌浆。

4 结语

阳城县上河水库工程大坝设计均符合规范要求,该设计可为类似大坝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阳城县上河水库工程大坝设计

■冯立平

TU998.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474-1

冯立平(1979~),女,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水利工程建筑专业,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利工程设计。

猜你喜欢

阳城县底孔河水库
阳城县“耕心微写”课题组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工程高边坡预裂爆破控制
阳城县林权抵押贷款改革经验浅谈
开阳县三口河水库(岩溶地区)溶洞处理
阳城县:“一一四四”开展“以案促改三服务”活动
白鹤滩水电站大坝首个导流底孔顺利封顶浇筑
酒泉市洪水河水库坝址方案比选
基于子模型法的高拱坝导流底孔预应力闸墩三维有限元分析
两底孔交替导流在水电站大坝修复改造中的应用
湾兔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洪水调节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