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消防工作社会化的理性思考

2016-04-14厦门市公安消防支队思明大队福建厦门362000

地球 2016年10期
关键词:消防法消防工作社会化

(厦门市公安消防支队思明大队 福建厦门362000)

(厦门市公安消防支队思明大队 福建厦门362000)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化消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新形势,但全社会对火灾的抗御能力依旧不高,时常发生重特大火灾,需理性面对,不仅要客观肯定已经取得的成绩,还要继续把工作做得更好。下面立足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原则,思考提出若干进一步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措施,希望能为消防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提供借鉴。

消防工作社会化推进措施

2008修订的《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简称)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但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消防部门依旧在一定程度上唱着独角戏,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偏低,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依旧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

1 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原则

《消防法》对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原则有明确的规定,也就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使消防工作社会化有了更清晰的方向[1]。具体而言,各级人民政府务必要加强领导消防工作,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政府相关部门齐抓共管消防工作正是取决于消防工作的社会化属性;社会的基本单元是单位,它是管理消防安全的核心主体;消防工作的基础是公民,如果广大公民没有参与或参与不到位,消防工作就无法快速发展和进步,全社会对火灾的抗御基础也就不会牢固。因此,作为消防工作的主体,政府、部门、单位及公民这四个主体应共同努力,一起构筑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缺一不可。

2 进一步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措施

2.1 建立各种形式并存的消防队伍

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纷纷加大建设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的力度,为消防工作社会化的推进、全社会火灾事故抗御能力的增强及群防群治消防安全格局的构建等打下坚持基础。接下来,全社会还应继续坚持公安部党委所提出的现役为主、结合多种力量多策并举、综合治理的指导思想,探索各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发展模式,并建立健全相应的经费保障机制及管理办法,推动全国各地发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力量,充分发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作用。发展消防队伍、建设公共消防设施等要依赖全社会的力量,不仅形式要多样,还需广泛接纳各种组织的捐助,打造多种力量共存的大好格局,为消防工作社会化提供基础条件。

2.2 拓宽消防中介组织的业务范围

按照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中介组织必须要承担其应当承担的业务,特别是消防中介组织,应积极拓展业务范围,适当转变消防监督职能,把部分不应由公安消防机构审批和管理的项目、业务转让给消防中介组织,包括建筑工程消防审核及验收、单位消防安全评价、消防技术咨询、核定火灾损失等工作。适当让度消防监督机构业务不仅能降低公安消防工作压力,还能增强消防监督管理功能,因为中介的权威性评价、认定、调查结论以及中肯的改进建议足以让消防执法部门从日常的繁琐事务中得到解脱,从大包大揽中剥离出来,在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宏观调控及管理方面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

2.3 建立健全社会化消防宣传体系

消防宣传教育不但在消防工作社会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且消防宣传本身也应以社会化方式不断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前提在于社会公众对消防工作的重要性要有充分的认识,要想推进社会化进程,须先加强消防宣传[2]。因此,应进一步落实消防宣传工作,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向全社会宣传消防法规以及防火灭火、逃生自救等常识,鼓励公众主动举报消防违法行为、火灾隐患,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共同关注并支持消防工作的氛围,增强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提高全民的自防自救能力。与此同时,要针对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加大消防知识培训力度,巩固群防群治力量,发动广大群众关注消防、参与消防。

2.4 立足群众本位加强全面的引导

公民是开展消防工作的基础,是消防工作社会化的重要参与者、监督者,而群众本位正是社会化的核心所在,民防是应对城市化的根本之策。政府要对群众进行全面的引导,倡导公众参与消防工作,并制定一系列激励政策,包括给予志愿者扑救火灾一定的劳务补偿,为志愿消防人员购买意外伤害险等。与此同时,应积极拓宽公众参与消防工作的渠道,及时公开涉及公民利益、严重影响公共安全的事项,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另外,要加强消防文化体系的建立,主要由消防协会负责,政府给予人才及资金支持,扶持消防协会建立特大火灾遗址,给予全社会警示教育,并协助社会消防宣传工作的开展,特别是农村消防宣传教育。

2.5 积极引入社会化市场调节机制

把市场调节机制积极引入到社会化消防管理中是新型的、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管理机制得以建立的必然要求[3]。从表面看,消防工作并非直接经济活动,它是服务于市场经济建设的,与市场经济形成一个有机体。一是引入利益机制,即有机结合单位、职工的利益和消防工作,要求在单位、职工获取利益环节要增加消防安全因素,从而保证单位、个人在获取利益的同时能把消防工作做好。二是引入价格机制,即在商品价格中把生产商品的消防安全性能反映出来,由消防安全性能的好坏来决定商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价格高低,从而促使单位主动改善消防安全生产。三是引入竞争机制,即在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时应把其经济效益与包含消防安全的社会效益挂钩,促使企业在配置资源的过程中能重视消防安全因素的体现。四是引入风险机制,即通过法规及政策使存在不同程度火灾隐患的单位能承担相应的风险,使其经济效益与风险程度成反比,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单位风险程度,消除火灾隐患。

3 结语

消防安全是政府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为经济及社会的稳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做好消防工作意义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各级人民政府要贯彻执行《消防法》中规定的消防安全职责,使消防工作的社会化进程得到全面推进,从而将消防工作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的保障救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助力和谐社会的构建。

[1]刁硕,张炜.创新消防社会化管理机制 [J].创新科技,2014(21):18-19.

[2]赵涵玺.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管理面临的难点与对策 [J].武警学院学报,2013(03):84-86.

[3]王正庭.刍议民族地区社会化消防工作的路径选择 [J].科技创新导报,2013(20):100-101.

对消防工作社会化的理性思考

■张德耿

PTU998.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0-437-1

猜你喜欢

消防法消防工作社会化
现代化城市发展背景下的消防工作社会化研究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重视消防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消防法》对消防技术标准及危险品管理适用规范探讨
国务院消防工作考核组来我省检查消防工作
探讨消防法律与其他法律的衔接对策
关于现行《消防法》修订的几点思考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