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桂林塔边金矿成矿条件及成因浅析
2016-04-14胡鑫垚黄杰炯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南宁530033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33
■胡鑫垚 黄杰炯(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南宁530033;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33)
广西桂林塔边金矿成矿条件及成因浅析
■胡鑫垚1黄杰炯2
(1广西第四地质队广西南宁530033;2广西壮族自治区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广西南宁530033)
塔边金矿位于桂林兴安县,根据其矿石成分、矿石类型等,综合区域地质资料认为其形成与热液有关。
金矿成矿条件
1 成矿地质背景
区内矿产较为丰富,主要有金、铜、钨、锡、铅、锌等,钨矿主要分布在越城岭花岗岩体外接触带,部分产于岩体中,类型有矽卡岩型及石英脉型,典型矿床有牛塘界钨矿床(中型);金矿主要类型有构造蚀变岩型、断裂破碎带型及石英细脉带型,代表性矿床有兴安县白花岭中型金矿床、麻岭界金矿床(小型);铅锌矿主要以零星分布的矿点为主。
2 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工作区出露地层简单,矿区仅出露有奥陶系下统黄隘组(O1h)和奥陶系下统升平组(O1s),与下伏寒武系地层呈断层接触,现由老至新简述如下:
下奥陶统黄隘组下段(O1h1):分布于矿区北部厚度大于413m。其底部为灰绿色薄层泥质板岩;中部为黄绿色、灰绿色薄层泥质板岩;上部为灰绿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中—薄层青灰色泥质板岩下奥陶统黄隘组中段(O1h2):分布于矿区中部,厚276m。其底部为青灰色、暗灰色含粉砂泥质、砂质板岩夹黄铁矿化灰绿色薄层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灰绿色、暗灰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局部为黄铁矿化中细粒石英杂砂岩;上部为黄绿色、暗灰色含粉砂泥质板岩。矿区已知金矿脉(体)绝大部分产于该段中,该段为主要赋矿层位。
下奥陶统黄隘组上段(O1h3):分布于矿区南部,厚1581m。其下部为灰绿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夹青灰色含粉砂泥质板岩;中部为灰绿色、浅灰绿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青灰色板岩互层,局部为青灰色厚层泥质板岩;上部为青灰色泥质板岩夹灰绿色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
下奥陶统升平组(O1s):分布于矿区东南角,出露面积约1.4km2。其下部为灰绿色弱绢云母化含细砂的泥质粉砂岩夹青灰色、灰绿色薄层泥质板岩;中上部为灰、灰绿色泥质细砂岩、粉砂质页岩。
2.2构造
勘查区整体上为一单斜构造,仅发育几处小褶曲,为猫儿山背斜东南翼的次级褶皱。矿区内断裂构造发育。
F2:出露于矿区北西角,为一条区域性逆断层,出露长约4km。总体走向40°,倾向130°,倾角47~65°,错断寒武系边溪组地层,断距达2200m,控制金石至塔边断层F1。沿断裂带见破碎带、角砾岩带、硅化带发育,宽度为2~20m。断层上下盘见大量石英脉充填,岩石具炭化、铁质浸染等。对该断层采拣块样6件,单样最高品位仅0.08×10-6。
F3:出露于矿区南西角,为一条压扭性右行逆断层,断层破碎带规模大,沿断裂带见破碎带、角砾岩带、硅化带较为发育,宽度为2~8m,出露标高336~653m,产状比较稳定,平均倾向327°,平均倾角55°。该含金石英脉破碎带具有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现象。对该断层采拣块样12件,单样最高品位达成20.43×10-6。此石英脉破碎带为主要含金石英脉破碎带,为①号石英脉型金矿体。
2.3岩浆岩
勘查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但其北侧约5km处即为猫儿山复式岩体。猫儿山岩体:分布于猫儿山背斜轴部,侵入旋回与构造旋回相同,呈岩基产出。主要侵入板溪群、震旦系及寒武系地层中。中心相主要为中粒斑状花岗岩,边缘相为细粒斑状花岗岩。沿岩体内、外接触带,有多处赤铁矿、铅锌矿、钨矿及锡等金属矿点或矿化点。该岩体与矿区石英脉型金矿成矿关系密切。
3 矿床特征
3.1矿体特征
①号石英脉型金矿体。其产于北东向F3含金矿断裂破碎带中,赋矿层位为下奥陶统黄隘组中段地层,含矿岩性为石英脉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围岩为含粉砂泥质板岩、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倾向厚度、品位变化大,分布极不连续,常出现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现象,走向北东向,产状320~330°∠53~57°,矿体平均真厚度为0.55m,矿石平均品位Au 20.27g/t。
②号石英脉型金矿体。其产于北东向F4含金矿断裂破碎带中,赋矿层位为下奥陶统黄隘组中段地层的含粉砂泥质板岩、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含矿岩性为石英脉碎裂岩和构造角砾岩。矿体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倾向厚度、品位变化大,分布极不连续,常出现分枝复合、尖灭再现现象,走向北东向,产状155~170°∠65~72°,矿体平均真厚度为0.42m,矿石平均品位Au 8.14g/t。矿石结构主要有它形不等粒结构,流动碎裂结构,矿石构造主要有团块状构造、块状构造。矿石金属矿物以自然金、黄铁矿为主,少量的方铅矿、闪锌矿,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长石,少量的方解石。
3.2矿石质量
矿石产于石英脉中及其旁侧,与石英脉共生组合产出,根据含矿石岩性及围岩特点、主要有用组份及含量,本矿区矿石类型为石英脉型金矿。金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结构、它形不等粒结构,流动碎裂结构、压碎结构等。矿石构造为块状、脉状、复脉状、条带状等。金矿石和石英紧密共生。矿石金属矿物以自然金、黄铁矿为主,少量的方铅矿、闪锌矿。
3.3围岩蚀变及找矿标志
矿区内金矿体围岩蚀变发育,含矿断裂破碎带及顶底板常见蚀变有如下三种:硅化为矿区最具普遍性,是主要的热液蚀变现象。黄(褐)铁矿化,断裂破碎带上的强硅化构造角砾岩、强硅化压碎岩常发育有五角十二面体的黄铁矿。绢云母化主要发育于断裂破碎带及其邻近范围内,绢云母多呈细小鳞片状、纤维状散布于岩石中,与粘土矿物的“褪色”有关,亦是主要的找矿标志。
4 矿床成因
区域内构造活动强烈,经多次大地构造运动,形成了一系列复杂的褶皱及断裂构造。构造以断裂为主,不同时期形成不同方向的构造线纵横交错,其中以北东、北西向断裂构造最为明显。北西向构造主要展布于区内东部及西部;北东向构造表现为一系列的褶皱及断裂,自南西至北东贯穿矿区,构造运动强烈,褶皱紧密,岩石节理裂隙发育,有利于原岩中的金成矿元素活化、迁移和富集于石英脉中及其旁侧成矿。
此外,尚发育有零星分布的燕山期花岗斑岩脉、伟晶岩脉与成矿关系密切。
[1]殷保安,广西壮族自治区岩石地层,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2]袁见齐,朱上庆,矿物学,北京,地质出版社,1979.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