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对地震预报的推进和问题分析
2016-04-14王友党学会
■王友 党学会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 天津 300180)
GPS对地震预报的推进和问题分析
■王友党学会
(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300180)
随着多GPS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地震预报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从地球动力学等理论角度看,GPS技术的应用起到极大的理论补充与推进作用,而从地震预报实践看,GPS技术的应用所起到的预测作用也较为明显。然而GPS在实际应用中,也面临一定的数据处理以及台网密度等难题,要求在推进中不断完善。本文将对地震预报中GPS推进作用表现、地震预测中GPS应用实例以及GPS推进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探析。
地震预报GPS技术推进问题
0 前言
作为地震预报中的重要技术手段,空间测地技术以其自身的优势被广泛用于现代地震预测活动中。但如何使GPS应用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仍是当前地震预报中需考虑的主要难题,尽管国内外较多学者研究中对GPS应用效果做出一系列总结,然而GPS技术应用中仍存在较多问题,影响其进一步推进。因此,本文对地震预报中GPS的推进与问题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地震预报中GPS推进作用表现
GPS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产物,其推进作用除表现理论内容方面外,也体现在实践指导方面。具体包括:
第一,地壳运动相关研究因GPS的引入而得以推进。如在“速度场”或精确测定等方面都可在GPS应用下取得进一步发展,尤其其中的速度场,可达到多种空间尺度、精度均匀稳定以及高质量等要求,是现行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以及大地测量学中研究的主要内容。同时,以往研究中的板块学说在GPS应用下也得到验证,以欧亚板块、北美板块以及太平洋板块等不同板块间的划分与作用,都可在GPS相关模型指导下被分析。
第二,地壳动力学研究因基于GPS的相关模型而得以推进。以NUVEL-1A模型、板块运动模型等为例,都将GPS作为基础。很多学者在研究中根据这些模型与速度场的分析验证发现,地壳动力学震间态、动平衡稳定态等为基本状态,说明定常吸引子的正确性,而非处于“沙堆模型”临界状态。这也能够反映出地震出现的过程,可对该过程进行预报。特别在以GPS为基础的地震模型、地球动力学模型提出后,较多约束条件都可被用于实际分析中,如孕震过程、断层系统动力学以及同震错动等条件,为动力学理论、数据观测的结合提供基础,实际进行动力学预报中也将有具体的参考[1]。
第三,GPS对“微动态”以及动力学耦合分析起到明显的助推作用。以其中“微动态”为例,主要将连续GPS网络引入,可满足潜在震源搜索、地震危险性判定以及中长期预报等要求。而在动力学耦合分析方面,现行“空基”、“地基”也逐渐趋于融合,其中的“空基”主要表现在SAR、重力与电磁方面,而“地基”表现在地面台网方面,如地震、电磁与连续GPS等,对短临地震预报的突破可起到重要作用。综合这些推进作用表现看,以往地震预报中的难题如研究理论过于薄弱、时空信息缺失等,都可在GPS引入下得以解决[2]。
2 地震预测中GPS应用实例分析
2.1GPS在云南丽江Ms7.0级地震预测中的作用
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选取丽江Ms7.0级地震作为实例,在地震发生中已有监测台网设置其中,由GPS手段使地震情况被分析。该预测活动中,主要选取13个测站,GPS应用下构成14条基线,在红河断裂带进行分布,这些基线应用下可达到(0.3-1.0)×10-6的观测精度。通过GPS观测结果,在实际预测中可发现将有部分地段可能出现强烈的的运动,且对于剑川与丽江之间,断裂带处可能存在7.0级地震。为进一步验证区域中地震发生的可能性,有研究中从信息合成、频次合成等角度出发,再次提出7.0级地震可能出现的区域。结果在预测的区域边缘附近出现7.0级地震。由此可见,GPS应用下,两次观测得到的结果都能验证地震出现的可能性[3]。
2.2GPS在昆仑山8.1级地震中预测的作用
以昆仑山8.1级地震为例,其发生位置处于新疆、青海交接地台,由于该处自然条件过差,所以设置的台站与地震位置相距较远,很难满足实时监测与预测地震的要求。在GPS的引用下,能够将分量时间序列提供,尽管无法利用这些得到的结果进行具体监测与预报,但仍可从中挖取到部分价值信息。以其中DLHA基本站为例,与震中距离最近,将小波分析方法引入对该台站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可发现在地震出现前,该台站有年周变消失情况存在,表现出被破坏异常现象。虽然这种变化情况下,连续GPS网应用难以保证强震监测与预测的实现,但通过连续观测大空间尺度时变,也能判断震源区的台有明显差异存在,且空间内呈现一定的非线性时变特点。加上DLHA台站中出现的畸变异常情况,综合这些信息,可将其中关于地震预报的信息被挖掘出来[4]。
2.3地震预测中GPS优势分析
以往地壳运动研究中,并未将GPS引入,这样在大空间范围、短时间内的地壳运动测定中,仅能将百万年尺度平均结果被预测出来,但当前运动情况却难以被预测出来,即使台站可预测当不同零散运动情况,单纯依托这几个零散位置很难将大空间范围情况反映,更无从谈及对断层运动进行预测。而在GPS应用下,可使潜在震源区被确定。特别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中,都认为大陆岩石圈在构成上体现为较多块体网络结构方面,地震发生过程中也表现在不同块体相互运动方面,当大空间范围运动下,将使震源地点处有较多变化情况出现。在此背景下,我国在实际规划中,提出预测控制、地球系统运动与灾害效应等问题,并在监测工具上选择连续GPS台网,这样在精细时变过程、大空间相结合的情况下,使大地震监测与预测中可充分利用GPS提供的信息[5]。
3 地震预报中GPS推进面临的问题
尽管地震预报方面GPS推进作用表现极为明显,也可真正在地震预测实践中起到关键性作用,但其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成为日后GPS推进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如GPS自身局限性、GPS台网密度不足以及其他数据处理等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GPS台网密度及其自身局限性
现行地震危险性评测中采用的以流动GPS复测为主,其在实际预测中多停留在中长期预测层面,而中短期预测方面却较为困难,究其原因在于连续GPS台网应用下存在密度不足情况。需注意的是无论从多圈层作用、地震电磁卫星等各方面看,若连续GPS台网在密度上难以达到实际标准,都无法使短临预测信息被提供。所以GPS台网密度问题成为研究中需解决的问题。另外,GPS应用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其中的连续GPS,仅停留在时间连续方面,而空间连续却难以实现,这就要求在测量时空连续形变中结合In-SAR,且在采样间隔方面也局限于小时,所需配合数字化台网,以此达到的采样频率提供的目标。再如GPS应用下,相比精密水准测量,垂直向精度将低很多,这就要求测量中结合重力、水准等,可使地壳运动分析结果更为精确。再从采样时间、测量精度看,GPS应用下很难满足跨断层变形测量要求,这就要求在测量中充分考虑到跨断层变形内容,使其中慢地震、静地震与蠕动情况被分析。此外GPS应用下也需考虑到结合大地测量学内容,不断吸收测量学中关于地球物理学知识与地震预报相关经验,对提升GPS应用效果可起到重要作用[6]。
3.2GPS数据处理问题
关于GPS数据,近年来研究中已有信息资源库囊括较多观测数据,且数据量呈现不断上升趋势,但在数据处理方面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加上预测应用基础缺少相关的研究,使GPS应用效果受到极大程度的制约。以应变速率场为例,尽管相关的研究资料较多,但不同研究人员给定的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这样在研究应力场中很难将这些研究理论作为参考,且在分析应变速率场、形变场等实际空间分布情况中,应用的也非参数模型,更倾向于以多面拟合以及样条函数为主,很容易因观测数据波动、观测点位以及图形强度而受到影响。此外,由于地震发生过程中,本身可理解为是基准态受地壳运动影响而发生的暂态偏离问题,对于这种问题在分析中,通常需以基准态模型为依据,其能够保证短期预测、微动态变化识别等得以实现,但由于地震监测中需考虑到不同监测区的具体要求,所以需考虑基准态模型构建中,应保证其具有高分辨率、可靠性等要求。这样在所有模型完善、数据处理效果改善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地震预报中有具体参考,提升预报的准确性[7]。
4 结论
GPS的应用是地震预报实现的关键所在。实际引入GPS中,应正确认识地震预报中GPS推进作用表现,包括相关理论的推进与实践指导等,分析其在地震中的具体预测作用,并判断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如台网密度不足、数据处理困难以及自身的局限性,需在未来研究中引入相应的完善策略,以此使地震预报中GPS发挥重要作用。
[1]马海萍.南北地震带北段GPS地壳形变动态特征研究 [D].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14.
[2]黄海莎.利用GPS观测数据对地震前兆特征的分析研究 [D].中南大学,2014.
[3]张林广.地壳形变的GPS监测分析与地震孕育规律研究 [D].中国矿业大学 (北京), 2012.
[4]王杰.南北地震带中段三层次构造模式及地震前兆监测 [D].中国地质大学,2014.
[5]陆坤权,厚美瑛,姜泽辉,王强,孙刚,刘寄星.以颗粒物理原理认识地震--地震成因、地震前兆和地震预测 [J].物理学报,2012,11:1-20.
[6]石耀霖,张贝,张斯奇,张怀.地震数值预报 [J].物理,2013,04:237-255.
[7]周昌贤,郑韶鹏.电子技术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J].电子测试,2014,04:136-138.
P62[文献码]B
1000-405X(2016)-9-3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