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英咀华 且思且行
——我与《胡德海教育学术思想研究》
2016-04-14高闰青
高闰青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焦作 454000)
撷英咀华且思且行
——我与《胡德海教育学术思想研究》
高闰青
(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焦作454000)
胡德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对我国教育学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那体系完善、富有创建的《教育学原理》是我步入教育学领域的“全息图”,也是我专业成长的助推动力和理论指导。当然,对胡先生的崇敬不仅仅是他的教育理论,还有他的学术品格、治学精神和为人为学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影响着我的生活态度和治学心向。《胡德海教育学术思想研究》的出版,一方面是将胡先生对中国教育学术的贡献进行再一次的凝炼,另一方面是期待着能为传播光大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寻找一个新的切口和途径,也借此表达我对教育学理论的热爱与期冀,以及对胡先生的感念与崇敬。
胡德海;教育;学术;思想研究
我与胡德海先生相识缘于他的《教育学原理》。2003年冬天,我因打算报考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学原理专业的博士,便写信向胡先生索要了一本《教育学原理》。正是这本体系完整、富有创建的《教育学原理》,让我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学”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并对教育学体系的理解有了新的视角。在研读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深入理解这本著作精深要义,我非常认真地做了厚厚的一本读书笔记。而真正认识胡先生是在2004年秋天他到河南大学讲学。时年77岁的胡先生抑扬顿挫的语言表达,清晰缜密的逻辑思维,浑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博大精深的教育学体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期待着能够成为他的学生,在他的引领下徜徉于教育学的知识海洋,汲取教育理论的精髓,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2005年9月,我如愿正式拜伏在胡先生的门下攻读教育学博士学位,开始了我人生新的起点,开启了我新的教育学研究之路。
师从于胡先生是我今生莫大的荣幸。先生的著述,我曾研读多遍;先生的教诲,我已牢记在心;先生的教育学思想和其中所体现的人文关怀,给了我莫大的启迪。作为先生的弟子,我有责任和义务将先生的教育学思想发扬光大,这不仅是教育学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时代和社会对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者的要求。2006年暑假,在庆祝胡先生80华诞的座谈会上,我非常荣幸地结识了时任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1999年毕业的博士张铁道研究员。在我们交流的过程中,他曾语重心长地跟我说:“胡先生的教育学思想博大精深,是一笔巨大的教育财富,希望你将来对胡先生的教育学思想有所研究,使其发扬光大。”学兄的积极鼓励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勇气,从此,我开始了对胡先生著作和文章的细心研读,也开始了对胡先生教育学理论体系的研究。其间,胡先生对教育理论的沉思与言说带给我心灵上极大的震撼与激励,对我的教育理论学习与研究产生了深刻影响。2007年,我在《中国出版》第2期发表了《富有创建的教育学“全息图”——胡德海〈教育学原理〉评介》一文;同年,我在《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第4期发表了《教育学理论体系的研究与建构——胡德海教育学思想评述》一文。这些阶段性的研究成果,为我研究胡先生的教育学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春天,我完成博士毕业论文后,在自己对胡先生教育学理论探讨研究的基础上,潜心研读胡先生的论作,开始了对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进行系统研究的艰难跋涉。
胡先生的教育学思想是他经过长期的积淀而形成的。从解放初期上大学到20世纪末,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使胡先生积淀了深厚的学术素养和丰富的人生智慧,更历练了他洞察事物敏锐深邃的眼光和豁达宽厚的胸襟。对于教育学基本理论问题,无论宏观还是微观,他都孜孜以求,深入探索。正是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才有了他于古稀之年完成的被誉为“20世纪教育学原理的扛鼎之作”的《教育学原理》,真可谓厚积薄发先沉思后言说。《教育学原理》是解决教育学科学化、本土化和现代化的典范,为教育学这门学科一个世纪以来在经验与科学、引进与本土、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挣扎求得了发展的生存空间和生命活力。他运用深刻的辩证思维对教育学的诸多理论问题进行了多层次、正本清源的梳理,确立了教育学原理的学科地位,对于促进和繁荣我国教育研究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学者和教师,他在教育实践领域也一直进行着探索思考和身体力行,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有益可行的建议。而我对胡先生教育学思想的研究,可谓是与胡先生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思想对话,在不断丰富自己专业理论的过程中,对他的崇敬与叹服也油然而生。
准确深刻地理解和研究胡先生的教育学思想,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它不仅需要我具有开阔的视野和整体意识,也需要具有深厚的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及相关理论知识,更需要具有观察问题的敏锐性和思考问题的辩证性、深刻性。但是,这些我都没有,或者说还不够,有的只是对先生教育学思想研究的执着与热情,还有对教育理论发展的痴情与期许。研究的过程中,知识和能力的欠缺,使我时常有力不从心之感,但先生却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和支持。无论是研读先生的大作还是聆听先生的教诲,我都常常会有顿悟与欣喜,收获之大难以言表。这些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使我对先生教育学思想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愈感重大,另一方面也坚定了我坚持不懈研究下去的决心和信心。在研究过程中,我曾多次与胡先生进行交流,广泛收集有关资料,有困惑不解、力不能及的问题就向先生请教,其中的感慨与收获不言自喻。2009年3月,我在《当代教育与文化》第2期发表了《在阐释中生成意义——胡德海教育思想的学术造诣》一文。2009年9月,在胡先生的理论影响和精神感召下,我经过一年多的刻苦研读与认真思考,在前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在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胡德海教育思想研究》一书。本书以胡先生的教育学思想为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上编、下编和附编三部分,概述了胡先生的历史命运与学术品格,他对教育理论的沉思与言说,他的教育学理论体系对中国教育学术的贡献,以及他在人生哲学、教育史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并收录了一些专家学者对胡先生教育学思想的评介与体会。
此书付梓出版之时,我内心有着无限欣喜:一方面有着一种近水楼台的优势所产生的荣耀感,另一方面有来自各位专家学者的鼓励所共鸣出的成就感。与此同时,书中内容的不尽完善也让我产生些许遗憾与惶恐。胡先生教育学思想体系的形成是他半个多世纪思考和探索的结晶,其博大精深非一般人所能道,而自己的研究只是一鳞半爪,感觉只是打开了对其研究的一扇窗,涉之未深。姑且作为学习感悟斗胆抛砖引玉,诚惶诚恐地将其呈现于读者面前。当时就想,若干年后,在合适的机会,我可能会将此书修改再版。
此书出版后,我并没有停止对胡先生教育学思想的研究。2011年,我与师兄刘庆昌教授合著《胡德海教育研究与学术品格述评》一文,发表于《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第2期;2013年,应人民教育出版社郭戈研究员之约,撰写《胡德海对我国教育学术的贡献》一文,发表于《中国教育科学》2013第2辑。在这些研究中,凝结着我对教育学理论的热爱与期冀,渗透着我对胡先生的感念与崇敬。
2016年春天,我和师兄弟们谈到胡先生90华诞之事,重新出版此书的念头油然而生。因为随着教育的发展,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也在不断地发展,很多理论不仅阐释了历史的观点,也得到了现实的印证,并深深地影响着我和尊崇胡先生的人。期间,有不少专家和学者在研究胡先生对中国教育学发展的贡献,学习胡先生教育学术思想的心得,形诸文字,著作为文,用他们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胡先生的景仰、敬重和感激,传播着他的教育理念和学说,推动着教育学理论的发展与进步。应该说,这些执着于胡先生教育学术思想研究的学者给了我深刻的启迪和极大的鼓舞,他们对胡先生教育学术思想的认识和体悟,督促着我重新解读胡先生的教育理论,并将此书修改后重新出版。另一个让我修改再版此书的原因就是胡先生本人。“求真理,做真人”,这是胡先生一生立身行事的坚守和修为。的确,先生是懂修养,也是重修养的人。一言一行,表里如一,一任其诚,大朴无华,确乎当得起“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近年来,已是耄耋之年的胡先生依然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好学深思,笔耕不辍,多次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科学》《当代教育与文化》等刊物发表文章,并为他的《教育学原理》增添了3万多字的最新研究成果,于2013年11月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再版。此书再版,不仅使该书的理论体系得以丰满和完善,也给予胡先生本人的学术思想和学术地位以更大的肯定,再次激起了我深入研读先生理论的欲望,在学习先生教育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催生了我重新出版《胡德海教育思想研究》一书的愿望。当然,重新出版此书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因素是我自己,因为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理论体系一直是我专业成长的助推动力和理论指导,他的学术品格和治学精神、为人为学的人格魅力,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并深深地影响着我的生活态度和治学心向。今年9月29日,适逢胡先生90华诞,我重新出版此书,一方面是对胡先生培养之恩的报答,将他对中国教育学术的贡献进行再一次的凝炼,将之前出版的《胡德海教育思想研究》进行丰富和完善;另一方面是期待着能为传播光大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寻找一个新的切口和途径。
修改书稿期间,我再次静下心来研读胡先生的《教育学原理》《教育理论的沉思与言说》《陇上学人文存·胡德海卷》《人生与教师修养》《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等著作,以及先生曾经发表的一些文章。研习他的理念与学说,体悟他的教育学体系,与他进行精神对话与思想际遇,在他的精神感召中再次感受先生的“先立乎其大”的治学原则,“沉思而后言说”的治学路径,“辩证统一”的治学思维,以及其为师为人的精神风范。其间,我和胡先生通过电话进行了多次交流。在一次次的通话中,我不仅再次聆听了先生的教诲,对他的生活经历有了更多的了解,而且对他的学术思想有了更深刻的领悟。同时,我也不止一次打开这么多年来先生写给我的信件,逐字细读,逐句细品,回味他的教诲与勉励;不止一次回想起读博期间,先生为我们上课的情景,他那慷慨激昂的言辞表达,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让我终生难忘。一切都历历在目,件件都令我感慨万千。博士毕业到现在的8年期间,我一直和胡先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或电话交流,或书信来往。每次胡先生对我都倍加关怀,询问我的生活情况,家人是否安好,工作是否顺利,精神是否紧张;还要询问我近期看的什么书,有什么感想,写了什么文章,有时候会就一个问题和我讨论半天;他还会告诉我,他最近看了什么书,写了什么文章,打算出什么书,以及他近期对历史、哲学等方面的研究情况,等等。可以说,和胡先生的每一次联系、交流,我都受益匪浅,收获颇丰。有几次打电话胡先生不在,师母或两个姐姐告诉我,他看书累了,到外面去转一转,放松一下。每当听到这样的话,我都会百感交集,感慨万千,为先生的求学治学精神而深深感动,也为自己常常借故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所产生的精神懈怠而羞愧不已。虽然博士毕业了,但胡先生还是一如既往地关心我、支持我、帮助我、培养我,并用他一以贯之的勤勉风范鼓舞我。每每提起胡先生,我都会感到分外亲切,也为能够做他的学生感到无比自豪。博士毕业时胡先生的谆谆教诲言犹在耳:“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遇到什么样的情况,别放弃自己的专业,不要忘记了读书。”也因为此,多年来我无论在什么岗位上工作都没有放弃自己的专业领域,坚持学术研究之路,坚守着神圣的讲台,守望着教育的发展;无论工作多么紧张都没有忘记读书学习,并把读书变成了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命的存在状态。因此可以说,我能够走到今天,能够在学术上取得进步,能够享有内心的那份宁静,与先生的培养、教育、鼓励与感召密不可分。
在收集了一些专家学者对胡先生教育学术思想的评介与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近几年来对胡先生教育学术思想贡献的进一步梳理,根据胡先生教育研究的涵盖面,我将再版的书名改为《胡德海教育学术思想研究》。虽然此书是在2009年出版的《胡德海教育思想研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但从结构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书共分四编,主要包括胡德海的生活经历与学术品格,胡德海对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胡德海的教育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哲学意蕴,以及关于胡德海教育学术思想的评介与研究。
第一编,胡德海先生的生活经历与学术品格。胡先生自1953年大学毕业到西北师范大学任教以来已60多年。在60多年的教育生涯中,胡先生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呕心沥血、孜孜不倦。他不仅以其正直无私、淡泊名利、治学严谨、志向坚定的品格感染和影响着学生,而且他以缜密的思维、开阔的思路、清晰的表达和独特的见解,使学生不仅获得了知识,更获得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本编从胡先生的家庭概况、求学历程、教师生涯、学术之路、学术品格和人格精神等五个方面阐述了胡德海先生的生活经历与学术品格,正是这些经历和特质为其教育学体系的形成和教育理论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胡先生不拘泥于传统理论框架的束缚,以深厚的理论功底和磅礴的宏大气势构建了自己的教育学理论体系,以广阔的视野来观照人类教育现象,其中所透显出的对世界、社会、人生等终极问题的思考令人赞叹,其深刻性超越了许多赫赫声名、享誉国内外的学者和思想家。这些都奠定了胡先生在中国教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治学与为人一般地讲是统一的。胡先生其本身所具有的学术内涵,实际上是他人格精神的外在表现。他为人真诚谦和、胸怀洒脱,待人情感真挚,做事一丝不苟,对学问、对人生始终坦诚相对。其言行均能发自本心,无论环境怎样的变化,都力求不说违心的话、不做违心的事;他尊重事实、尊重规律、尊重人情人性,他是真的知识、真的生活、真的人格相结合的典范。1996年胡先生出版了《人生与教师修养》,时年69岁;1998年出版了《教育学原理》,时年71岁;2001年出版了《雷沛鸿与中国现代教育》,时年74岁;2005年出版了《教育理论的沉思与言说》,时年78岁。2012年,85岁的胡德海先生在《教育研究》第12期发表了《王国维与中国教育学术》一文。2013年,86岁的胡先生将自己的《教育学原理》进行修改,增加了3万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同时,还在《中国教育科学》第2辑发表了近三万字的长文《关于什么是教育学的问题》。2014年,他出版了《陇上学人文存·胡德海卷》,时年87岁。凡人常理,耄耋之年,自当静养,而胡先生却老骥伏枥、勤思善著、乐此不疲,求知的欲望仍然旺盛,坚持著书立说,并坚持为博士生上课,讲授他的《教育学原理》,也时常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一如既往地追求着他的学术生活,演绎着一个学者的生命意义。此情此心,令人喟然感佩!他同时又是一个崇尚气节、砥砺情操的人,他要求自己能始终保持纯正的心灵,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把自己的生活和社会联系在一起。因此可以说,求真理、做真人,是他终身的追求。或者也可以说,这也就是今日作为学者和教育学家的胡德海先生的基本风貌。
第二编,胡德海对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正是长期孜孜不倦的追求和积累,使胡先生具有了丰厚的学术功力,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胡先生的学术研究,具有广博和精深两个特点。广博,言其研究关注的领域宽广,对许多问题都有独到的认识;精深,言其定向明确,教育学基本理论及其相关问题是其研究最集中、最深入,成就也最突出的方面。他的研究主要基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教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二是人生哲学问题的理论探讨;三是中国历史上的教育家;四是民族教育理论的研究。本编主要是阐释胡先生在这四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产生的影响。应该说,胡德海先生用力最勤、思考最多,付出的时间和心血也最多的主要是在教育学特别是在教育学原理的理论研究方面。在改革开放之后的20多年里,先生围绕教育学的概念、对象、性质、任务和体系,教育学发展的历程,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存在和发展,教育的形态和本质,教育与自我教育,教育功能,教育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等教育基本理论问题次第做了系统、深入、独立的思考和探索,在权威刊物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这些研究成果最终凝结成《教育学原理》(甘肃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版、2006年第2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3版)、《教育理念的沉思与言说》(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和《陇上学人文存·胡德海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三本巨著,成为教育学研究尤其是教育基本理论研究领域独具特色的学术存在,也奠定了先生在中国当代教育学术发展史上的地位。《教育学原理》一书,以其理论内涵的精准深刻和结构上的系统完整,展示了先生教育学术思想之大成,可视之为先生最重要的代表作。其中对于一系列教育学基本概念的重新界定、重新思考和重新定位,对教育学体系的重新梳理、重新安排和重新构建,成就最大,造诣最深。细读此书,人们是不难窥见其学术贡献和成就。在对“什么是教育”“什么是教育学”这两个根本的理论问题整体把握之后,本着对教育学理论的拨乱反正和正本清源,胡先生在科学界定教育学研究对象的基础上构建了教育学体系,论证并确立了教育起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需要,根据人类发展的历史演变把教育存在和发展的形态划分为自在教育和自为教育,旗帜鲜明地提出教育活动、教育制度、教育思想构成人类社会的教育形态(教育现象),通过对教育、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认为教育的功能对人来说是“成人”和“成材”,对社会来说是“提高民族文化素养”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创造性地提出人类文化的传承手段是教育与自我教育两个方面。可以说,胡德海先生在教育基本理论的研究方面,造诣精深,成就卓著,对我国的教育学术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编,胡德海教育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哲学意蕴。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有其时代背景和独特的学术造诣,他能够正确地和有效地学习、吸收和借鉴中西文化中具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文化成果,能够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方法去思考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在他的教育学术思想中,一直遵循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治学准则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着自己的实践。本编主要从文化学、哲学、人类学、系统论、结构学、结构主义、人本理论等方面阐释了胡德海先生学术思想的理论渊源;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治学准则、“辩证统一”的治学思维、“历史唯物论”的治学方法、“人的全面发展”的治学目的等方面阐释胡先生学术思想的哲学意蕴。正是这些理论渊源和哲学意蕴,使得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显得通透深邃、大气磅礴、酣畅淋漓。
附编,关于胡德海学术思想的研究文章。胡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宽广的学术视野、缜密的思维方式、渊博的知识储备、无私的奉献精神、正直的为人品格和高尚的师德风范深深地影响和教育了他的学生和他周围的人。尤其是他的堪称博大精深、见解独特、不带一点教条气和学究味,真正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学术思想和教育理念,使每一个和他有交往的人受益终身。基于此,他也赢得了他的学生以及社会各界的争相言说和声声赞佩,有许多的专家、学者对其教育学术思想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本部分主要收录了关于胡先生教育学术思想评介和研究的文章,共24篇(其中笔者5篇)。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呈现出胡先生教育学术研究的影响作用和启迪意义,以及对我国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卓越贡献,为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发展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本书由于结构的调整,与之相应的内容也做了一些调整与修改。调整后的书稿较2009年的版本多了13万多字。一是增加了大约1万字的胡先生生活经历内容;二是新增了3万多字的关于胡先生思想学说的研究内容;三是新增近年来关于胡先生的研究文章14篇约9万字,其中新增我本人发表的2篇文章约3万字。
本书的出版于现在的我而言,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时隔7年,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胡先生也在不断地丰富着他的教育理论,这需要我站在现实的角度,以历史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及其贡献。同时这也是一个重新向胡先生学习的佳机,向那些关注胡先生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学习的良机。修改书稿的过程,也是我沐浴知识的过程,感召灵魂的过程,自身专业成长的过程,从中获益匪浅、感触颇深。但是,由于学养有限,很难站到胡先生的高度去准确理解他那个时代教育学理论的发展状况及其深刻意蕴,也很难精准把握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对教育现实的深远影响和指导意义。这也正是促使我对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进一步研究的动因。
系统梳理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绝非我本人一己之力所能为之,多亏了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大力支持,以及老师和学长、学弟的热情帮助与积极鼓励才得以完成。非常感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对我的培养,对出版本书的积极支持!感谢西北师范大学的老师和校友们对我多年来一如既往的支持与鼓励!感谢这些年来一直从事着胡先生教育学术思想研究的专家学者为我的研究所提供的素材,尤其要感谢本书所收录的相关文章的作者,是他们的研究给了我灵感和勇气!感谢所有引领我、帮助我、支持我的人!
此书出版,可谓圆了我心中的一个梦,为发扬光大胡先生的教育学术思想尽了一己之力,以此作为对先生90华诞的寿礼,我想这应该是我对先生知遇与培养之恩的最好报答,也是发扬光大胡先生教育学术思想的最好方式和最佳途径。同时也完成了胡先生的一个心愿,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人对他的教育学理论体系有所了解,及其对教育理论发展的影响有一个客观评价和理论阐释。由于时间仓促,一些专家学者的精辟见解没有来得及融进,我自己的一些感悟也没有在书中完全体现。掩卷沉思,感慨万分,欣喜之余,心中不免仍有些许遗憾。我把这种遗憾变为自己的一个心愿,期待着胡先生100华诞之时,我将此书重新再版,定会倾力对其进一步充实与完善。
在此,我怀着万分的虔诚和敬意再次叩谢师恩:感谢胡先生的培养!恭祝恩师天伦永享,福寿绵长!
(责任编辑张永祥/校对水心)
Capturing the Essence and Excellence and Pondering While Wandering:Research on HU Dehai’s Educational Thoughts and I
GAO Run-qing
(Jiaozuo Teachers College,Jiaozuo,Henan,454000,PRC)
Hu Dehai,a prominent educationist in our country,has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al academic research.His master work Principles of Pedagogy is a “hologram” leading me to the field of education,and it is also a driving force and theoretical guide for my professional growth.What earns my respect to Mr.Hu is not only his educational theories,but also his scholarly qualities,spirits and personal charisma,all of which deeply influenced my attitude to life and mentality of academic research.Research on Hu Dehai’s Educational Thoughts is a condensation of the contributions of Mr.Hu to our country’s academic research on education on the one side.On the other side,it is intended to be a way of spreading his educational thoughts,and a means of expressing my passion for and expectation of educational theories and my gratitude and respect to him as well.
Hu Dehai;education;scholarship;research on thoughts
2016-08-12
高闰青(1968—),女,河南沁阳人,教育学博士,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主要从事教育基本理论、教师教育等研究
G 40
A
1674-5779(2016)05-00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