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

2016-04-14蔡婷婷

参花(下) 2016年4期
关键词:中西文化跨文化交际

◎蔡婷婷



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探究

◎蔡婷婷

摘要:跨文化交际,简而言之,就是在不同文化系统背景下,对同一事物所产生的认知行为。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文化也逐渐趋于融合,国家交际事务增多,这样就会涉及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文化交流和沟通。而文化受到地域条件、物质条件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的影响,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语言差异常常会影响人们交流和沟通,为了能够让人们在跨文化背景下实现无障碍交际,研究中西文化差异是非常必要的。本文针对这个问题进行几点分析。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西文化 差异探究

社会发展与演变,其最主要的构成因素之一就是文化,文化在无形中连接每个社会个体,对社会生活以及整体秩序发挥着维系、协调的作用。在人类社会进入了21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带动了文化全球化,不同民族以及不同宗教之间产生频繁碰撞,在这个不断碰撞的过程中,更多的外国文化元素会涌入我们的生活,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为了避免文化冲突的发生,跨文化交际下中西文化的研究工作必须要深入下去,改进跨文化交流显得日趋重要。

一、跨文化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分析

(一)时间观念

跨文化背景下,中西文化的差异中最明显的就是时间概念。首先,从西方国家来看,人们对时间的观念表示十分精准,遵守时间被视为一种美德,相反,不遵守时间的人,是会被唾弃的,他们对时间的看重,远远高于中国。这与西方国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中国人对时间概念很模糊,这种差异在中西国家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约会或者是朋友相见,西方人都会提前将事情安排妥当,并且会提前通知朋友,并按时赴约。同时西方人在拜访之前,会告之对方拜访的目的,约会的时间以及地点都会商量好,这些内容一旦定好,基本不会改变。但是中国人在这个方面不会做这些复杂的处理,中国是多向时间习惯的民族,在时间观念上比较模糊,也比较随意。拜访朋友或者约会,时间一般不会规定到几点几分,提前准备也比较简单,一般来说,都是在一个时间段,而不是一个时间点。这个方面的显著差异,使得中西方国家的人们相处起来十分不适应,西方人会认为中国人不守时,甚至是品德有问题,而中国人会认为西方人过于刻板,做事不够灵活。

(二)客套语

儒家思想是我国的核心文化系统,从古至今儒家文化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和思想,因此,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懂得谦卑,习惯于贬低自己,并认为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并且中国人遵循上下有序,尊卑有别的准则。在中国语言体系中,包含了大量表示谦卑、恭敬的词语,中国人与长辈交谈会使用敬语,比如“您、先生”等,否则会被认为是不懂礼节,没有礼貌,没有教养。而自己受到表扬和称赞的时候,则要回以“不好意思、哪里、不敢当”等礼貌性用语,在写作或者是发表学术类论文的时候,总是会使用“浅析、浅论、偏颇之处”等词语,这些都表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那种谦卑、谦虚的个性。而西方国家则不同,西方文化中的个人主义是最为突出的特点,他们认为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贵与贱、高于低之分,每个人的想法都表示了他们的思维,别人是无权干涉的。每个主体都有实现自我愿望以及被尊重的权利,相反,他人的隐私以及权利也是不能侵犯的。“平等”在西方人思想意识里根深蒂固,在他们受到称赞的时候,会欣然接受,并表示谢谢。一般以“Thank You”礼貌性回答,但是存在谦卑的含义。他们认为自己好的就是好的,别人赞美也是非常正常的。比如,赞美对方衣着得体好看,他们会欣然接受,但是中国人则会说一些谦虚推辞。这就是中西方在客套话上存在的鲜明差异,

(三)餐饮习俗

餐饮习惯是中西方国家文化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国,“人情好客”是传统美德,中国人喜欢宴请亲朋好友,在菜品上也十分讲究,他们会尽自己所能为朋友准备最丰盛的食物。主人在宴请客人的时候会提前预定,还常常会说“也没准备什么”以及“招待不周”等话语,这是中国人固有的“低调、谦虚”思想决定的,在吃饭的过程中,主人往往还会为客人夹菜、倒酒,餐桌上十分热闹,在吃饭之后,主人还会询问来客是否吃饱了,这些都是中国人的宴客之道以及餐饮习俗。在中国,餐桌也往往是交际的平台以及人情交往的媒介。但是西方国家则不同,他们的饮食习惯非常简单,宴客的时候,不会将菜品种类和数目作为衡量主人是否好客、是否尊重客人的标准。由于西方人个人意识非常强,在个人隐私方面也十分敏感,因此主人不会主动给客人夹菜,也不会主动敬酒,每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吃的菜品,氛围相对轻松、随意。吃饭过程中不会有人大声喧哗。

(四)称谓用语

称谓用语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经常使用的词汇之一。不同的称谓用语也体现了民族文化体系的独特。称谓用语也是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社会历史的一种反射。在中国人与西方人交流的过程中,对西方人的称谓常常弄不清楚,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在称谓上分类非常细,嫡系血亲以及旁系血亲在称谓用语上都能体现出来。而西方人在称谓用语上则不能看出这样的区别。例如,英文中的“sister”一词既有中文中“姐姐”又有“妹妹”的意思,如果不联系交流中的上下语境,中国人很难明白谈话所指对象的长幼关系。而西方人看来,姐姐妹妹都一样,都平等,没有高低之分。在中国,长幼有序、尊卑有别在称谓上的体现是非常明显。从中国人的亲属称谓上也能够看出他们的血缘远近,中国的亲属称谓体系是以伦理观念为基础构建的,非常鲜明地表现出了中国人“集体意识”的生活观念。但是在西方,亲属称谓是相对模糊的,他们的称谓比较宽泛,一般只能够看出辈分,但是看不出血缘远近。比如父亲血统亲属与母亲的血统亲属是平等关系。cousin相当于中国的“堂兄、堂弟、表哥、表弟、堂姐、表妹、表妹”等8个词语,从这些内容就能看出中西方在称谓用语上存在显著差异。

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措施

为了能够更加流畅地进行文化交流,应该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自己,了解异国文化,了解文化差异

在消除跨文化中西交流冲突的过程中,首先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弄清楚中西方的差异,针对本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思维模式以及世界观等内容进行全面分析和掌握,然后客观地看待各要素在个人发展中所产生的正负影响。

(二)运用移情,增加交流的灵活性

移情是跨文化视角下,文化交流的常用手段。这是通过自己能力感知对方处境以及情感的方式,通过移情,我们仿佛置身于西方世界中,能够设身处地地看待西方文化,并通过语言交流了解对方的情感和体验,减少交流的重复,这是增加理解能力的有效途径。

(三)承认差异合理性

正如刘易斯所说:“移情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了解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能使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话语和行为背后的含义。对于不同的文化,我们应该相互尊重,承认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容忍并接受不同的意见,善于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双向跨文化交流。

(四)提高文化适应能力

要想消除跨文化交际下的矛盾和冲突,更加深入地了解西方文化以及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一个有效方法。通过各种信息媒体,比如报纸、网络等,了解西方人的生活习惯、文化以及习俗,让自己更加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适应能力,这样在交际过程中,就能够避免很多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1]邓海,刘晓慧.文化·语言·外语教学[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07).

[2]李模琴,王建武.略论外语习得中的文化导入[J].陕西工学院学报,2013(04).

[3]谢之君.文化中的语言与语言中的文化——试论“文化”在外语教学中的定位[J].外语界,2012(01).

(责任编辑 刘冬杨)

作者简介:(蔡婷婷,女,安康学院外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中西文化比较)

猜你喜欢

中西文化跨文化交际
基于新媒体专业能力培养的“中西文化比较”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书介:《中西文化关系通史》
中西文化视阈下的《艺术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浅谈中日非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从电影《推手》看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基于中西文化比较的版面网格系统设计方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