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概述
2016-04-14陈晓东王蔚罗惠娟
陈晓东王 蔚罗惠娟
(1.广西师范大学职师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概述
陈晓东1,2王 蔚1,2罗惠娟1
(1.广西师范大学职师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0)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改革,目前我国需要大量优秀的护理人才来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高职护理专业迎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期与挑战。文章从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况入手,剖析了目前高职护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式,为深化开展高职护理教育改革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随着社会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改革,我国高职护理专业迎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期与挑战。自20世纪90年代高等护理教育恢复以后,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在规模和质量上取得了巨大成绩。为了提升高职护理教育培养的人才质量而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无论是从学校的培养角度还是从医院的人才队伍角度,都显得极其重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从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况入手,剖析了目前高职护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式,为深化开展高职护理教育事业改革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1 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根据招生对象升学层次的不同可分为三类:(1)“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在高职院校中接受5年护理教育。(2)“3+2中高职衔接”,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先在中职学校进行3年护理教育,随后2年在高职院校进行;(3)“3年制高职教育”,招生对象为普通高中毕业生,接受3年护理教育。
1.1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因具有五年教学计划的整体设计优势,更科学地统筹安排理论学习、课程一体化和技能培养,按学年分阶段分目标安排教学活动,有效兼顾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教学活动。教授基本知识的模式针对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选择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护理实践教学有多重培养目标,可侧重认知学习(见习)、技能获得(实训)或态度养成(实习),培养更具有实践操作能力的临床护理人才。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卫生职业院校普遍采用传统的“3+2”、“4+1”人才培养模式,完成理论学习后将实习放在最后1年。除此之外,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实施的是[1]“2+3”模式,前 2年重点是高中文化基础课程和护理基础理论课程,后 3年主要进行专业课的学习和临床实习。然而,有很多学校认为[2-4]将实习安排在最后阶段的模式,存在两个弊端,一个是学生常常会因在实习期间忙于找工作、升本、准备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等影响了实习的效果,不利于医院的规范管理;二是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存在时间分割,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从而探索并实施的是“3.5+1+0.5”人才培养模式,即三年半在学校组织教学,完成基础课程和公共课学习,一年在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最后半年结合全国护士执业考试开设强化辅导课程,确保护生通过国家职业的准入标准。赵月秋[4]认为“3.5+1+0.5”人才培养模式给护生创造了早期接触临床、与病人沟通、自我动手、动脑的机会,护士生在实习中的协助角色中观察并实践,从通过不断运用简单的知识和技能护理病人发展到能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护理工作,在实践中领悟和加深巩固课堂理论,逐步形成临床思维,形成护理工作的职业能力。
在课程设置方面,季诚[3]等探索出“融合-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其中的“融合”即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融合,强调公共基础课程为专业课程服务的理念,同时,按照课程一体化的原则,将原有的公共课知识点进行融合,例如:语文教学中融入人际沟通、危机处理和护理文书;公共基础课程中融入护理美德、护理礼仪、心理健康与护理职业防护。
1.2 “3+2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经济进入发展的新常态,人才需求趋向更高层次,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对于中等职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毕业生继续深造成为必然选择,中职教育侧重于培养单纯操作性人才,理论学习较少。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民经济的生产、管理、服务领域培养应用型、管理型和高级技能型的技术人才。中、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衔接既可以满足社会对人才学历层次、专业能力不断提高的要求,同时,提升中职护理人员的职业提升需求。
因此,许多研究者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体系的衔接。林悦凤[5]等认为“3+2”培养模式缺乏统一的教学计划和大纲,且缺乏统一的教材,因此学生升入高职阶段学习后,课程设计的缺陷凸显,课程设置、章节内容与中职阶段所学相重复,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学习效果不理想的结果。原路彤[6]等研究发现课程体系的衔接中还存在技能训练重复、培养目标不适应、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薄弱等问题。针对“3+2“护生在学习“护理学基础”课程时存在专业理论知识功底薄弱、操作技能规范但应变力不够的问题,高职院校应注重师资建设,授课教师应使课堂内容新颖丰富,贴近临床,在操作实训环节引入临床真实案例,并在操作考核时安排学生“考评员”[7]。
在招考制度改革方面,熊瑛[8]根据辽宁省实际情况建议在与中职学校合作过程中提出招考淘汰制,或者推行“以奖代补”,既可以让学生感到一定压力,有助于提高生源质量,又能稳定生源数量。
1.3 “3年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西部多所高职院校护理专业仍沿用传统的“2+1”人才培养模式,即高职护理专业学生3年学习中2年在学校,校内教学以理论课为主,辅以实验、实训等实践性教学环节,1年在各临床医院、社区跟岗实习。许多学校会在此模式的基础上,切入临床岗位的需求,将专业设置为不同的培养方向,培养岗位专长,使护生在某个特殊或特定的领域有特长,提高临床高职护理水平,增加就业竞争力。岗位方向有包括:涉外护理[9-10]、急救护理[11]、社区护理[12]、中医护理[13]、美容护理[14]、老年护理[15]、手术室护理[16]等。
除此之外,周玉琴[17]探索制定了院校合作“1.5+1.5”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根据需求调整护理专业课程体系。邵红英[18]提出了以“院校融通,医教结合,加强人文,能力递进”为指导思想,从 2011年开始尝试改革,改“2+1”人才培养模式为“1.5+1+0.5”人才培养新模式,推行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 国内特色的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
进入新世纪,更多的高职院校主动与社会需求深入结合,当前许多院校在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更有特色,人才培养方案多与用人单位需求、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护理学科发展需求贴近,在课程改革中逐步形成课程一体化,课程设置中强调基础知识与专业实践结合、专业教育与人文素养培养结合、外语能力与计算机能力共同发展。九江医学专科学校[19]提出“2、2、3”人才培养模式,强调突出护理专业技能训练,突出护理职业道德培养;优化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外语教学,加强计算机教学,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教学的“二突出二优化三加强”的培养模式,培养实用性、全面性、时代性的高职护理人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20]的教改坚持以满足人才市场和卫生事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出发点,坚持顺应国际护理行业发展趋势,专业建设与用人单位的实际需求接轨,与国家执业护士资格考试接轨,实行“通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三个并重”的人才质量标准。进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1]采取“大护理、小专业分化”的课程组织模式,在大护理的学科建设中细分护理需求出口,为养老护理、母婴护理、社工服务等培养人才,更加灵活的模块化课程结构,重视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职业取向和职业准备,使得学生毕业时手持多证,能够更好地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和变化。鹤壁职业技术学院护理学院[22]提出“1、2、3、4、5、6”人才培养模式:一加强“三融合”课程模式,二构建“四模块”课程体系,三实现课堂教学“三形态”,四教学体系“五手段”,五建立“143”专业技能实训体系,六重视学生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哈尔滨医科大学鸡西分校[23]确立学校、医院合作“2+1”培养模式,形成“一主、一辅、三突出、四强化”的人才培养特色。主修护理学专业,辅修康复医学与护理;突出基础理论突出实用性、专业理论突出针对性、人文知识突出应用性;加强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人文素质培养,简称为“1、2、3、4”护理人才培养特色。
3 结论
针对自身院校实际情况和问题,很多高等职业院校都在积极改革,形成一套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对于高职护理学科的发展也在不断的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质量护理人才、保证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从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况入手,剖析了目前高职护理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总结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式,为深化开展高职护理教育改革的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笔者发现目前有关评价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效果的体系还有待完善。因此,将来的研究重点可以放在构建一套与高职高专护理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可以综合、科学、客观的评价改革效果。
[1] 刘书铭.构建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的课程体系——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3, 21(5):8-10.
[2] 张徐宁,季宁东,侯继丹,等.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46-49.
[3] 季诚,沈建新,庄一平,等.“融合-递进-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2015,12(1):60-62.
[4] 赵月秋.五年制高职实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2):3519-3520.
[5] 林悦凤,王为民.护理专业“3+2”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4):79-80.
[6] 原路彤,姚宏.护理专业“3+2”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7):133-135.
[7] 王凤,李爱夏,方仕婷,等.浅谈“3+2”高职护理学生学习的问题与对策——以“护理学基础”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5(7):83-84.
[8] 熊瑛.辽宁省护理“3+2”模式中高职衔接的若干实际问题及思考[J].中国临床护理,2014,6(2):174-175.
[9] 潘正群,汪洪杰.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232-233.
[10] 李文艳,王洪艳.高职高专涉外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0):18.
[11] 邓辉,左凤林,向燕卿.高职急救护理专业方向院校合作人才培养的实践[J].护理学报,2015,22(16):7-10.
[12] 姜丽杰,柳建,李文君.高职院校社区护理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2(11):4-5.
[13] 陈霞云,江跃华,徐泽宇.高职高专中医护理“六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下的课程改革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0, 28(8):144-145.
[14] 李蕊.民办高校高职护理专业(美容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读书文摘,2014(12):53.
[15] 史良俊,谯时文,成涛,等.高职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培养与专业能力建设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23):243-244.
[16] 葛虹,汪洪杰,张小来.高职高专手术室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 (1):78-79.
[17] 周玉琴.基于“1.5+1.5”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护理研究,2013,27(3):653-654.
[18] 邵红英.高职护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护理学报,2015,22(11):13-16.
[19] 汪娩南,涂明华.护理专业高职高专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3,3(5):9-13.
[20] 云琳,赵凤臣,刘重光.以就业为导向加快护理紧缺人才培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1):40-41.
[21] 郑萍.以就业为导向的护理教学改革[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3):72-73.
[22] 周志红.构建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7-89.
[23] 邹继华,周郁秋,孙建玲.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40-42.
The reform of nurs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long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rapi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continuous reform of the medical and health undertaking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need a large number of excellent nurses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ushered in the great historical opportunity and challenge. The nursing tal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the culture model overview of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summed up the talent training pattern reform,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education practice and research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Higher vocational nurs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reform
G642
A
1008-1151(2016)07-0126-03
2016-06-12
陈晓东(1985-),男,江西赣州人,广西师范大学职师学院研究生,广西中医药大学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职业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