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抗战时期西北联大师范学院的重要使命
2016-04-14张晓华杨科正
张晓华,杨科正
(1.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汉中 723000;
2.宝鸡文理学院发展规划处,陕西宝鸡 721013)
论抗战时期西北联大师范学院的重要使命
张晓华1,杨科正2
(1.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2.宝鸡文理学院发展规划处,陕西宝鸡721013)
[摘要]“兴学强国”是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核心精神,而这一精神在师范学院体现为眼光向下看,把服务地方教育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这种使命的形成是师范学院在当时国家战略背景下主动、自觉而为的结果。按照服务地方教育的要求,师范学院围绕为西北地区培养高质量的师资、改进西北地区中小学教育和推进社会教育等方面开展了广泛而具体的实践和探索,并取得了巨大成效。在这种实践的启示作用下,新时期师范院校要承担起服务地方教育的使命,以地方实践为抓手深化教师教育综合改革,立足地方加强高质量教师培养,深入实践推动地方中小学教育,积极促进地方社会教育发展,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及民众的联系。
[关键词]师范学院;地方教育;教师教育;西北联大
西北联大,全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是抗战时期形成的办学联合体。全面抗战爆发后,京津地区的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三校西迁陕西西安,后又与其他院校迁往汉中,于1938年 4 月成立西北联合大学。在西北联大院系组成中,北洋工学院为主体组建西北联大工学院,全国唯一的一所师范大学北平师范大学整体改组为西北联大下设的教育学院,后改为师范学院。北洋工学院一直秉承北洋大学“兴学强国”的办学理念,随着西北联大的组建,这种精神传统被带到了西北,成为抗战时期西北联大的核心精神。只不过,西北联大工学院的“兴学强国”精神体现在眼光向上看,发展精英教育,主张培养顶尖人才;而西北联大师范学院的“兴学强国”精神,更多地体现在眼光向下看,为西北地区培养和训练师资,充分发挥师范教育在基础教育改进、教育普及、启迪民众、社会改造等方面的优势,推进地方教育的发展。因此,在西北联大及其分立合作时期,服务地方教育一直是西北联大师范学院的重要使命。
一、西北联大师范学院服务地方教育使命的形成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发西北的浪潮高涨,“西北开发”逐渐成为当时国民政府的战略选择。当时有专家提出,西北开发应重点加强西北各地中小学教育及社会教育与民族教育等,呼吁“无论何种教育,非有相当师资,无法实施”,西北教育发展“惟师范学校,先有增设之必要。”[1]国民政府也曾考虑将北平师范大学迁到西安,远离平津高校群,既有利于对它进行彻底整顿,又有利于发展陕西高等教育[2]75-76。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北平师范大学先迁往西安成为西安临时大学的一部分,后迁往汉中,组成西北联合大学。教育部的命令中就有“为发展西北高等教育,提高边省文化起见,拟令该校院逐渐向西北陕甘一代移布”的内容。在西北联大开学典礼时,常委报告中也谈到:“本校现改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其意义一方面是要负起开发西北教育的使命,一方面是表示原由三校院合组而成。”[3]
1938年3-4月,国民党临时代表大会上通过了《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纲要中提议建立“师范学院”制度。7月27日,国民政府颁布《师范学院规程》,增设师范学院,并提出,师范学院应协助所划区内教育行政机关,研究辅导该区域内之中等教育;师范学院应与所划区内教育行政机关,通盘考察该区域中等师资之需要,为有计划之招生;师范学院要附设高级中学教员进修班、初级中学教员进修班、小学教员进修班等[4]。在这样的背景下,西北联大师范学院服从了当时国家战略的需要,着眼于服务地方教育问题。据《西北联大校刊》(第 7 期)中记载:“教育部近来对于各大学增设师范学院,本校奉命系将教育学院改为师范学院,于系别科目,加以调整补充。本来我国大学教育,缺陷甚多,诚然不能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然而中小学教育亟待改良,亦系事实,师范学院以改良中小学教育为目的,加以调整补充,实为当务之急。”
作为由当时全国唯一一所师范大学发展而来的师范学院,其服务地方教育更是在国家战略背景下主动、自觉而为的结果。面对学校西迁的状况和社会上对师范教育的种种冲击,以李蒸、李建勋为代表的师院学人以教育救国为宗旨,及时调整心态,直面现实境遇,在万般艰难的情况下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历史责任感主动做出了延续师大传统、扎根西北本土的战略决策。在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所办的期刊《校务汇报》指出:“七七事变后,我校播迁西北,改变环境,适应抗战建国之需要,又值政府扩充高级师范教育,在学制上创设师范学院制度,实为一新生时期。我校此后之使命将益行重大,不但要继续发扬师大精神,并且要奠定西北高级师范教育基础,负起抗战建国的责任。”[2]142
1940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为了真正使西北联大分立后各校发挥西北高等教育根本与火种的作用,有西北大学迁设西安、西北师范学院迁设兰州、西北工学院迁设宝鸡、西北医学院迁设平凉的计划[5]。但仅有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毅然决然地按计划迁移兰州, 在兰州建立永久校址,并提出“以教育为开发西部先驱”的口号。至于搬迁原因,李蒸考虑到:“学校现在易名为西北师院独立设置迁往兰州,既可保存北师大的实力,又可延续北师大的校史和维护北师大的校风,更重要的是,还可着重为西北地区培养人才,促进西北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6]1941年,李蒸从兰州返回城固后,在学校大会上对全体师生说:“我独自坐在黄河岸边,望着十里店遐想联翩:在这片荒滩地上,不久将兴建起一座高等学府,这是多么有意义的事!”[6]
在整个师院办学过程中,如何以师范教育的专业精神引领大西北开发就成了师范学人反复思考和探究的重要问题。在李蒸看来,社会改造或社会建设无不以教育建设为基础,教育是民族复兴的一个途径,而“师范教育乃是一切教育之母”,“无师范教育,便无教育”[2]139。他认为,师资培养固然重要,而广义的社会教育同样也是师范学院的神圣职责之一。他提出:“本院对于国家民族之复兴,社会文化之促进,及西北人民与在学青年之陶冶训练,均负有领导责任。本院为西北地区师范教育最高学府,其使命实不仅限于科室教学及狭义的师资培植,必须治力于民族文化之发扬,国民道德之树立。换言之,本院实有参加整个西北文化建设工作之任务。”[2]186这样,师范学院努力寻找新形势下学校发展之生机,强化教育振兴西北的作用,主动承担起服务西北地区教育的重要使命。李蒸院长对学生意味深长地谈到:“我们的学校设在西北,政府的意思是要大家毕业后在西北服务,现在西北的重要已不用我多说。西北需要中学教师来推行教育,建设文化,你们受国家数年培植,应当遵照政府的意思,毅然决然的来西北各省服务。”[7]1945年,曾任师院兰州分院的分院主任齐国梁更是提到:“抗战后师大对于后方西北教育付出了神圣的使命,是开发西北的先锋,今已奠定了西北教育的基础。”[8]
二、西北联大师范学院服务地方教育的具体实践和成效
在抗日战争的大背景下,以李蒸为首的教育家怀着强烈的改造社会、报效祖国的使命感,把对师范教育的思考和当时西北的现实相结合,把师范学院自身的发展和地方教育的发展相结合,主动承担起服务西北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并从中寻找师范教育发展的根基、特色和成效。围绕西北教育,西北联大师范学院开展广泛而具体的实践和探索,最终在服务地方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效。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为《西北师大校史》(师范学院为西北师大前身)作序时指出:其历史是“一部开发建设大西北的创业史和奋斗史”,“具有特殊地理与文化内涵的大西北,始终是学校赖以生存的母体,始终是学校历代学人为之奋斗、希冀建设发展的对象”,“早在40年代初……在艰苦的条件下,聘请著名教授任教,开办社会教育试验区,研究和保护文物,参与西北的革命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9]
(一)为西北地区培养高质量的师资
李蒸指出:“本院继承师大的光荣历史,产生于抗战建国的大时代中,负起西北各省中等学校师资训练之重大使命,期有以付国家之重托,并能维持师大于不坠。”[2]185他认为开发西北是坚持抗战、建设国家的紧迫任务,而开发的首要任务便是教育。为了给西北各省多输送人才,李蒸要求师院招生尽可能向西北各省倾斜,以保证为西北各省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师院迁到兰州后,学校按照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设置师范学院初级部办法》设立国文、史地、理化三科的初级部,以后改为专修科,目的是为偏远地区培养初级中学和简易师范学校的教师[10]。在具体培养上,师范学院克服种种困难,不断加强师范生的专业训练,从当时的课程设置、教材选用、教学方式、教学实践等各个方面,师范学院都有其特色之处。李蒸认为:“师院注重专业训练,在课程方面所设教育科目分量甚多,尤其对于实习教学之规定特别认真,如附属中小学有相当之规模,及与各公私立学校有相当之联络时,实习教学能认真实施,则未来之中等学校师资,当能更近于专业化之境地。”[2]183李蒸还勉励师范生要有更高的追求,反对做一个教书匠和技术工人,要努力成为教育家,要承担起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他强调“中小学师资的专业训练,应为西北文化建设之根本”,而中等学校师资培养,即“由教育部设立之西北师范学院负责办理。”[2]194-195
要培养开发西北教育的师资,必须要有扎根西北师范教育的人才,而师院就拥有大量愿意扎根西北的教授。1943年,李蒸在学校成立41周年纪念会上提到:“本院全校师生约有2500人,教授有三分之二是师大的老教授,虽然生活困难,及外界的引诱,仍随学校迁移跋涉,历经艰苦,仍不离此,此为本院可以自豪的一点。”[2]40还有黎锦熙教授在兰州任职师院时,环境极为艰苦。有人劝他:老师是第一流学者、部聘教授,这块金字招牌挂在那儿也受欢迎,为何偏要挂在这穷山恶水的破庙里?他一改平时的和颜悦色,严肃地回答:我这块金字招牌就是要挂在这破庙里!西北教育落后,开发的责任叫谁来担当?学生听了,都有愧色[11]。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蒸院长经常强调要师范生扎根西北,为西北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贡献自己应有的力量,在新生的报告会上和毕业生的派遣上体现得尤为突出。1943年李蒸在给毕业生的留言中写道:“诸君毕业之后,当以西北为服务领域,下定决心,争先恐后,同在西北工作,以符政府分区设立师范学院之本意,一以奉行中央开发西北国策,切不可仍蹈故常,竞赴通都大邑,求交通之便利,图个人之安逸,而忘国家民族之大计。”[12]在李蒸等师院学人的感染下,毕业生大部分走进了西北各省的中学,努力工作,辛勤耕耘,为西北教育建功立业。西北师大校长刘仲奎教授谈到,从西北联大师范学院衍生而来的西北师范大学“70多年扎根西北,培养了20万学生,绝大多数留在西北,留在最艰苦的地方服务基础教育,自觉地将自己的一生与这片贫瘠、落后的土地联系在一起,自觉地从事教育这样一个默默无闻的行业。”[2]53
(二)有效改进西北地区中小学教育
西北联大成立后作为一个整体为改进西北中小学教育做出了贡献。西北联大组织考察团赴甘青两省考察,“以为计划发展本大学及西北教育之根据”;为发展西北教育,以联大名义向全国第三次教育会议提交议案,建议由教育部组织西北教育考察团,设计西北教育发展方案,以推进“建设西北”的“既定国策”。在这一过程中,师范学院在改进西北地区中小学教育上所发挥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李蒸认为:“师院之设立,因划定区域,并规定协助地方教育行政机关研究辅导中等教育,其自身之设施当较切于实际,并将训练机关与行政及实施机关打成一片。”[13]隶属师院的师范研究所在《本大学师范学院师范研究所章程》中也提出:“本所以研究高深学术,训练教育学术专才,及协助师范学院所划区域内教育行政机关研究教育问题,并辅导改进其教育设施为目的。”[14]
早在1938年12月,西北联大师范学院设立了小学教育通讯研究处,制订《本大学师范学院教育系小学教育通讯研究处办事细则》,工作形式是以通信的方式解答各地中小学教师提出的有关教学及学术文化的各种问题,用以对豫、陕、甘、宁、青、绥六省小学教育有所研究,提出改进办法,推动教育普及。该研究处的研究人员通过广泛调查,筛选出 100 个小学教育实际问题进行较深入地研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触及了西北小学教育的某些本土问题及其症结。为此,教育系主任李建勋对这一研究成果给予了中肯的评价。他说:“就问题之数目论,仅有百个,与实际问题之范围较,诚觉微乎其微。就研究之性质论,既非根据实验,比较其结果;又非调查各方,取得之集中趋势;与深刻之研究较,亦觉弗及。但问题虽少,实为小学常感到之困难;研究虽浅,均系参照学理与经验而成。倘从事于小学教育者,各能人手一册,则不仅于其个人之进修有所助益,而小学教育,亦可藉以获得相当之进步也。”[15]257由于西北师范学院研究和解答了小学教育实际问题,在改进小学教育方面,做出了突出成绩,得到了国民政府教育部明令嘉奖。嘉奖令说:“查该院举办小学教育通讯研究,颇著成绩,殊堪嘉许。仍仰继续努力,尽先汇印小学教育实际问题研究报告,分发参考。”[15]18
为了推动地方教育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师范学院要主动与地方行政机关展开密切合作。李蒸认为:“全国中等教育之能否改进,与师院之使命能否完成,有赖于师院与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切实合作之处甚大,愿师院与地方教育当局共同努力。”[2]183师范学院先后成立了中等教育辅导委员会、中等学校教育进修班和地方教育辅导委员会等机构。依托这些机构,师范学院教育系师生与陕西教育厅合作,利用各中学投考试卷,作改进国、英、数三科教材教法之研究。西北6省教师辅导训练是师范学院教育开发西部的最重要工作之一。根据国民政府教育部划定河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绥远6省为西北师院辅导区,1941年8月,西北师范学院在城固召开辅导区内中等教育辅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陕西、甘肃、河南3省派代表出席。师院出席代表为李蒸、黎锦熙、李建勋、金澍荣。李蒸主持会议。他在报告中提出了本辅导区的三项任务:培养师资;指导现任教师进修;辅导本区的各省中等教育之改进。此后,西北师范学院还逐年举办暑期体育训练班(后又添设体育师资训练班),又与地方教育当局合办暑期中等学校各科教员讲习讨论会(城固、临潼、西安、兰州各一次)[16]。师范研究所教育家们也大量开展了对中学教材、教法的分科研究,主要有金澎荣教授主持的“中学英语教材及教法之研究”、“改进西北师范区中等学校师资之研究”、李建勋教授主持的“中学国文因素分析教学法与普通教学法之比较”、刘亦珩教授主持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之研究”等[17],这些做法对于西北教育的改进及中小学教师水平的提高是有很大益处的。
(三)大力推进西北地区社会教育
李蒸指出,西北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和切入点是普及教育、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且须“大量办理民众学校及社会教育方式,以求成人教育之补习”。早在1938年6月,西北联大成立了“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李蒸为召集人。在探索社会教育的过程中,西北联大认识到小学教师在组织、训练民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1938年8 月 1 日起,西北联大师生利用暑期举办了包括城固、洋县、西乡、南郑、褒城、勉县六县在内的“陕南六县小学教师暑期讲习会”,师范学院积极参与其中。在李蒸看来,师范学院要真正肩负起西北这一艰巨的师资培训任务,推行社会教育就非常重要,师院应该做西北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他在《西北日报》上进一步阐发了师院推进社会教育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思想: “本校为西北师范教育最高学府,鉴于整个文化建设事业均应参加,总括来说,本校应积极参与:(1)恢复民族固有道德,(2)提高西北文化水平,(3)推进西北公共教育,(4)供给人民精神食根,发扬民族精神,百年树人大计。”[29]李蒸认为,师范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可以使师院和社会打成一片以改造社会,另一方面师院学生也可以以此获得实际教育的经验,进而改进推行社教的方法,增强其服务能力。
在李蒸院长的积极倡导,师范学院师生踊跃参与西北文化开发与建设,进行社会教育。1938年,西北联大师范学院兼办社会教育计划大纲具体涉及:小学教员讲习会、小学教员通讯研究部、民众学校、体育训练班、民众业余运动会、家事讲习班。1939年4月17日,师范学院的家事讲习班开课,设有衣服学、食物学、育儿法、家庭布置及管理、家庭卫生及看护、手工等相关内容,授课对象为能够读书识字的普通妇女[19]。1941 年 1 月 19 日,师院在城固近郊的邯留乡成立了社会教育实验区,当时称为乡村社会教育施教区。在实验区开业第一天,采取庙会与开业相结合的方式,搭台、敲锣打鼓地集合人,做报告,邀请乡长、士绅和群众参加,李蒸亲临会场指导和讲话。实验区设置工作组,白天做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工作,晚上上课扫盲,并进行时事宣传。师院还组织了80 多个学生进入邯留乡,集中开展了为期四周的社会教育,主要内容包括宣传兵役法、帮助农民丰收、讲授卫生常识及进行其它各种社会服务等。乡村教育实验区的工作效果非常好,得到了当地农民的广泛认同,后来还给学院送来了“社教民爱”的锦旗[2]31-32。师院迁到兰州后,继续开展社会教育实验区的工作,以十里店及附近村落孔家崖为据点,充分利用了学校的人力及设备,使学校成为社会教育的中心,倡导平民教育、民众教育、社会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以及系统从事各项社教的实施。当时,甘肃《民国日报》及中央通讯社都曾报道西北师院推展社教工作的消息,称赞他们是西北教育的拓荒者,普及文化的传播人[2]398。
为了使社会教育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许多师院师生在社会教育推进的途径及方法上不断的探寻。例如,李建勋教授的《抗战期间社会教育之途径》,学生高振业的《抗战期间城固县之民众教育》,学生张述祖的《汉南民众日常思想之分析》等。同时,师院在开展社会教育时,十分注意争取多方联系,致力于取得当地政治力量的支持,希望通过社会教育事业的进行,能够使得学校、政府、民众互相联结。如学校在成立乡村社教施教区时,为了使得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组织了施教区协进委员会,“聘请城固县县长,教育科长,国民兵团副团长与有关社教各主管人员及邯留乡乡长,各保保长及士绅为委员,以期协助本期工作进行”[20]31。在施教区举行游艺展览的开幕典礼上,师院主要负责人员均亲临主持,同学热烈参加,游艺展览及各项设备亦有较完善布置,因此引起了与会党政领导对乡村社教施教区的重视而表示协助。在面向当地民众时,李蒸要求学生们在进行社会教育工作的同时注意考察他们的心理状态,希望同学研究民众的心理,与民众打成一片。正是由于师院学生在施教时态度和蔼,言语谦逊,宣传和指导注意方式,使社会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效[20]32。
三、西北联大师范学院服务地方教育使命的启示
从办学实践来看,西北联大师学院突破了单一师资培养的樊篱,在整个教育领域里扮演着更为积极活跃的角色,使高师教育表现出更为明显的开放性。无论是师资的培养,还是对中小学教育的改进,再到推进社会教育,都能有效地把服务地方教育作为当时师范学院的重要使命并进行了认真而具体的探究。它的实践不仅体现了师院学人对地方教育开发的崇高自觉,更为我们今天教师教育积累了宝贵的财富并提供可借鉴的发展思路。在新时期教师教育改革中,师范院校不仅要借鉴西方教育教育发展的经验,更要总结中国师范教育发展和探索的历史,包括抗战时期师范教育发展的历史,研究那些长期形成的依然具有生命活力的成功做法,继承优良传统,保持优势和特色。这样,西北联大师范学院服务地方教育的启示意义将是巨大的。
(一)立足地方加强高质量师资培养
西北联大师范学院的办学实践告诉我们,为地方培养有针对性的高质量师资是当时师范教育的重要经验。对于今天许多师范院校而言,这条经验并没有被更好地继承,相反在“综合性大学”发展潮流中,盲日攀高,一味跟风,使其迷失方向,淹没在其它类型的大学中,原来彰显高师院校特色的师范教育被逐渐弱化,教师教育的办学定位不明确,师资培养未能发挥师范自身固有的价值和特色,师范院校培养师资的封闭性并未因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性而做出根本性的变化。随着基础教育机构尤其是一些重点中学已经录用相当数量的综合性大学毕业生充实到师资队伍且日益受到好评,师范院校面临巨大的挑战。在实践中,尽管师资培养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师资培养的适应性和针对性不强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这种的情况下,大多数师范院校要把眼光向下看,把立足地方培养有针对性的师资作为教师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明确自己的定位和战略抉择。当然,立足地方培养师资并不是要办低水平教育,而是从地方实际出发培养高质量的师资,培养扎根地方教育的师资。这样,师范院校在坚持特色、综合化发展的基础上,把教师教育与地方教育相结合,通过教育实践统整师范性与学术性的问题,不断提高师资培养的质量,增强师范院校在适应地方发展上与其它大学的竞争力。
(二)深入实践推动地方中小学教育
师范院校要想“顶天”,就必须“立地”,就要深入实践推动地方中小学教育。西北联大的学者们在当时面临着艰辛的生活,缺少研究设备和参考资料,但他们却始终注视着自己的脚下,注视着自己所处的区域里需要研究的问题,深入探讨地方中小学教材教法,辅导地方师资培训,发挥师范教育的引领作用。在目前师范学院综合化发展过程中,教育学院或教科学院以其他文、理科学院为模式,各专业学科知识不断得到强化,但他们与中小学的联系被日益淡化,只是等到师范生实习和见习的时候,才派学生到中小学去,直接导致了服务地方教育的意识不强。因此,师范院校应坚持自身优势,深入实践,把促进地方中小学教育作为其发展的重要任务。这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小学教育的实际问题,更有助于师范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东北师范大学在吉林白山地区建立教师教育服务区和综合改革实验区,把师范生培养与服务基础教育相结合。这样,师范院校应该增强推动中小学教育的意识,增强大学教师对基础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例如,师范院校针对地方基础教育改革中遇到的基本理论和实践问题,从地方实际出发,探讨地方整体的教育发展规划和改进方案,进行地方教育评估和认证等工作;为中小学提供最新的教育理论、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等,提供各种教育咨询和教学诊断服务,建立教育资源共享数据库;对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给予指导服务,甚至通过联合承担课题和合作研究,帮助其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已有国培项目和省培项目的基础上,通过函授、面授、短期培训、专题讲座、校本教研等多种形式,对地方在职中小学教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还可派出专家、学者及学生到地方中小学挂职和支教,对中小学教育给予具体指导,以解决中小学在教学、管理、科研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三)积极促进地方社会教育发展
西北联大师范学院的学者们,不管是在陕西城固还是在兰州十里店,蜗居简陋小屋,一张书桌,一盏煤油灯,辛勤耕耘,经常工作到深夜,但他们并没有闭门造车,把师范教育封闭起来,而是看得更远,把师范教育作为改造社会支点,进一步拓展师范教育的目标,因地制宜地发挥师范学院的办学优势,把师范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办理乡村教育实验区,承担更大的文化使命,这些充分反映出他们对于教育现实问题认识的深刻性与对具体办学实际把握的灵活性。这也更好地证明,作为教育工作的母机高等师范教育无疑处在推动和引领社会发展的前端位置。但近年来高等师范教育在发展中长期以来深受其封闭性影响,师资培养由学校独立完成,整体上与社会关系不大,没有走向社会,淡化了社会这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和场所,更忽视了师范教育所要承担的普及教育和文化的社会责任,使师范教育在社会上影响微乎其微。尽管这些年大学在服务社会整体要求下师范院校有所改观,但推进社会教育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层次和水平,并没有发挥出教师教育已有的优势,更多局限于教师已有的课题研究和学生的社会实践。因此,师范院校要发挥自身学科和师范优势,主动与社会建立联系,承担社会责任,重视教育的社会功能,扩大了师范教育的实践范围,开展多种方式的社会教育,寻求促进社会发展的教育路径。例如,对民众普及科学的教育观念,举办教育讲座,辅助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加强对学生家长和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协助地方有效开展有关国家方针、政策宣传活动,对地方文化进行调查、整理和开发工作;对城镇居民进行公民素养的培训,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新农村理念的教育;针对当地留守儿童和特殊儿童问题等热点开展专题活动等。通过这种与社会的联系,使师范院校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库和策源地。
(四)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及民众的联系
要实现以上三项任务,师范院校必须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及民众的联系。西北联大师范学院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并在实践中加以实现,使师范教育服务地方教育取得很大的成效。当前对于许多的师范院校而言,他们也在不断扩展师范教育的功能,强化社会服务,但问题是缺乏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及民众更为有效联系和对接,服务地方教育难以形成合力并取得成效。因此,师范院校要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及民众的联系,就要在整合校内外资源的基础上建立服务地方教育的机制,这个机制涉及到观念、政策、措施、操作方式等多方面的相互联系。首先,师范院校要建立与地方政府、中小学协同一体培养机制。一方面,师范院校利用地方政府提供的本地区教育发展状况及师资需求,及时地将这些信息反馈到教师培养的环节中去,同时响应地方号召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教育规划和教育改革等;另一方面,在政府的支持下增强师范院校与中小学的互动,积极探索“协同教研”、“岗位互换”、“双向互聘”等教师发展新机制,共同研讨培养目标确定、课程设计、教学资源共享以及教学实施问题,促进教师培养、培训、研究和服务一体化。其次,师范院校要建立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使之成为提升社会服务效应的重要载体。该机构要配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要配备好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日常工作人员,要制定好社会服务发展规划等,定期和地方政府、中小学及民众接触,提出并实施社会教育的具体方案。再次,师范院校要完善服务地方教育的配套措施,建立各方参与的协调机制,要制定与服务地方教育的有关管理办法、规章、制度等,同时处理好师范院校与基层中小学、政府及民众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力,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当然,师范院校要不断提升其服务地方教育的水平,对地方教育全面发展产生高水平的、积极的影响,以贡献赢得地方政府、学校及民众的更多支持。
总之,在“兴学强国” 精神的感召下,抗战时期西北联大师范教育把眼光向下看,服务地方教育。在这种办学实践的启示作用下,新时期师范院校要勇于扎根地方,以地方教育实践为抓手,为这种平凡而伟大的教师职业培养有针对性的优秀人才,致力于推动地方中小学教育和推进社会教育,最终更好地体现出教师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这应该是今后师范院校发展必须重视的重要使命。西北联大师范学院服务地方教育所取得的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参考文献]
[1]朱铭心.西北六省教育计划[J].西北开发,1934(3);水梓.西北实施国民教育之商榷[J].西北问题季刊,1934(1).
[2]李溪桥.李蒸纪念文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3]西北大学校史编纂委员会.西北联大史料与研究文献(摘编本) [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163.
[4]西北师范大学校史资料编研组.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史料摘编(1937-1949)[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7.
[5]刘志聪.西北最高学府的风光[J].西北学报,1941,(1).
[6]李溪桥.父亲李蒸与西北师大[N].兰州晨报,2003-02-08.
[7]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校务汇报[J].1943,(56):3.
[8]国立西北师范学院校务汇报[J].1945,(81):3.
[9]西北师大校史编写组.西北师大校史(1902-2002)[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2002:1-3.
[10]吴惠龄.北京高等教育史料.[M].北京: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2:468-471.
[11]湖南省文史馆组编.湖湘文史丛谈(第1集)[M].北京: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229.
[12]西北联合大学:卓绝西进奠基石[N].中国教育报,2015-08-18.
[13]西北联大校刊编者.本大学师范学院师范研究所章程[J].西北联大校刊,1939,(13):15-16.
[14]西北联大校刊编者.本大学师范学院师范研究所章程[J].西北联大校刊,1939,(13):15-16.
[15]许椿生等.李建勋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257.18.
[16]王明汉,衡均编写.西北师范大学校史(1939-1989)[M].青海人民出版社,1989:13.
[17]王有春.国立西北师范学院师范研究所述论[J].高教探索,2012,(4):102-103.
[18]李蒸.本校成立四十周年纪念[N].西北日报,1942-12-17.
[19]西北联大校刊编者.家事讲习班开课[J].西北联大校刊,1939,(15):15.
[20]罗毓华.抗战时期迁入西北高校的社会教育活动及学校发展面临的困境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31.32.
(责任编辑陈育/校对云月)
Serving the Local Education:The Important Missionof Northwest Union University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ZHANG Xiao-hua1,YANG Ke-zheng2
(1.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nzhong,Shaanxi,723000,PRC;2.Baoji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Baoji,Shaanxi,721013,PRC)
[Abstract]“Promoting education and strengthen our country”is the core spirit of the Northwest Union University during the years of Anti-Japanese War,which was demonstrated in the normal college’ s aiming at serving the local education.The mission was voluntarily taken by the normal colleg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strategy of the time.The normal college took a range of practical measures in training qualified teachers,promoting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and advancing social education in the northwestern areas of the country,and great accomplishment was achieved.It is under the enlightenment of this type of practice that the contemporary normal colleges undertake the mission of serving local education.Normal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deepening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teacher education as the starting point to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quality teachers,promote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n the local areas,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ducation,and tighten the relationship with the local government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and local people.
[Key words]normal college;local education;teacher education;Northwest Union University
[中图分类号]G 527.4;G 52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779(2016)02-0106-07
[作者简介]张晓华(1979—),男,陕西凤翔人,陕西理工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研究
[基金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教育部重点课题(DIA130313)阶段性成果
[收稿日期]2016-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