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2016-04-14宋丽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断桩灌注桩钻孔

■宋丽

(青海第三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8)

浅谈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宋丽

(青海第三路桥建设有限公司青海西宁810008)

桥梁钻孔灌注桩属于隐蔽工程,钻孔、灌注混凝土都是在水下进行的,影响钻孔灌注桩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如何有效的避免钻孔及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杜绝各种质量弊病,以及发生质量问题后如何恰当的处理以确保整个工程质量是从事工程施工技术人员一直探讨的问题。

钻孔灌注桩 常见问题 原因 处理方法

2009年7月,本人参建了青海省共和至茶卡高速公路GC-A标段的施工,其中大中桥梁1123.40m/8座。涉及到的钻孔灌注桩共4390m。在这期间本人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对钻孔灌注桩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做如下论述:

灌注水下砼是成桩的关键性工序,灌注过程中应明确分工,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做到快速、连续施工,灌注成高质量的水下砼,防止发生质量事故。如出现质量事故,应分析原因,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及时设法补救。

1 导管进水

1.1 造成原因

首批砼灌注量不足,砼下落后不能埋住导管底口,导致泥水从导管底口进入。导管接口不严密,接头间橡胶圈被导管高气囊挤开移位或导管焊缝破裂,水从接头或焊缝中流入,导管安装前未进行水密性试验。导管提升过猛,或导管埋置于砼中深度计算与实测值出现错误,导致导管底口高出灌注砼顶面,泥水从导管底口进入。

1.2 处理方法

(1)针对上述第一种原因造成的,通常应立即拔出导管,将钢筋笼吊出并冲洗干净,向孔内填入粘土后使用冲击钻冲击,同时使用泥浆泵进行二次清孔,直至将孔底砼清理干净为止。清完孔后,使用测绳对孔深进行复测,确保孔底砼清理干净。最后,重新吊入钢筋笼、安装导管进行砼灌注。

(2)钢筋笼上浮。由于钢筋笼的加固不可靠或灌注过程中操作因素带来的钻孔桩钢筋笼移位现象统称为钢筋笼上浮。

1.3 造成原因

灌注砼表面接近钢筋笼底口,导管底口在钢筋笼底口以下3m至以上1m时,砼灌注的速度过快,使砼下落冲出导管底口向上反冲,其顶托力大于钢筋笼的重力时所致。

由于混凝土灌注过程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握裹力,如果此时导管底部未及时提到钢筋笼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移。

1.4 预防及处理方法

为防止钢筋笼上浮,当导管底口低于钢筋笼底部3m至以上1m之间,且砼表面在钢筋笼底部上下1m之间时,应放慢砼灌注速度。

优化钢筋笼自身结构及定位方式,包括适当减少钢筋笼下端的箍筋数量,可以减少砼向上的顶托力;钢筋笼上端加强环形筋通过预先加工的钢管叉子(2m-4mΦ48mm钢管一端使用两根Φ18mm螺纹钢焊成“八”字形,叉在钢筋笼加强环形筋上,另一端与护筒或钻机焊在一起)焊固在护筒及钻机上,可以抵消部分顶托力,有效防止其上浮。

2 桩长小于设计要求

桩长小于设计要求的缺陷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处理桩头后,混凝土顶面高程小于设计要求;第二类钻孔底部沉渣在清孔时未清理干净导致桩全长小于设计或嵌入基岩深度小于设计。针对以上情况分别采取以下相应措施处理:

桩顶高程小于设计要求的原因是混凝土终孔时控制失误,应采取开挖接长的方法处理。接长施工前,先清理干净混凝土以上的浮渣和松散混凝土等,将顶面人工凿修平整。然后,在护筒防护下开挖接长部分的桩孔。

3 断桩

混凝土凝固后不连续,中间被泥浆等疏松体及泥土填充形成间断桩。

3.1 造成原因

灌注中提升导管失误、混凝土供应中断(下雨、停电、机械故障等)或导管漏水等原因导致导管外已灌注的混凝土与导管内的混凝土隔断,无法继续灌注。

灌注时间过长,而上部混凝土已接近初凝,形成硬壳,而且随时间增长,泥浆中残渣将不断沉淀,从而加厚了积聚在混凝土表面的沉淀物,造成混凝土灌注极为困难,造成堵管与导管拔不上来,引发断桩事故。

封底时,由于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混凝土被泥浆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造成断桩。

3.2 预防及处理方法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应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应满足灌注要求。

导管的拆卸长度应根据导管内外混凝土的上升高度而定,切勿起拔过多。

在灌注过程中认定发生断桩事故后,应立即停止继续灌注,提拔导管和钢筋笼,尽量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并按以下方法进行处理:

(1)断桩截面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三分之一以下时,一般采取冲击钻清除已灌注部分,再实施原位恢复。

(2)断桩截面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三分之二以上且距离孔口深度不大于10m时,先进行钻孔壁加固,而后进行钻孔桩的接长比较经济。

(3)断桩截面的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三分之一与三分之二之间的,应对各种处理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和论证,选择经济、可行的处理方法。在确定最终方案时,应征得设计单位同意。否则,只能使用冲击钻在原桩位重新恢复。

若成桩后检测出在桩体中含有少量夹层或桩体不连续,可用取芯机械钻一小直径的孔探明桩身情况,然后根据探明的情况制定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同样适用取芯机械钻一系列小直径的孔,置换清理泥浆和杂物(钻孔直径60-75mm,桩中心一个孔,其余3-4个孔分布在以桩中心为圆心圆周上,并避开钢筋笼),清理后进行高压注浆处理。当然,任何处理方案需征得设计单位的同意,否则,只能将该桩废除原位恢复。

4 结束语

在桥梁工程钻孔灌注桩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能远不止本文论述的几种,针对这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很多,难度也不一,但无论采用何种先进的方法处理都将对工程的进度、质量及施工企业的信誉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尽最大努力杜绝各种质量事故的发生,为企业赢得良好声誉和效益。

[1]《JTJ041-200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2]天津市市政工程局.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李宁峙.工程质量监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4]刘吉士.桥梁与隧道施工监理指南.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P634.2[文献码]B

1000-405X(2016)-5-476-1

猜你喜欢

断桩灌注桩钻孔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钻孔灌注桩基础“断桩”的成因与应对探讨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C型钻孔测斜的研究及应用
运用高压注浆法处理灌注桩断桩
冲击钻孔桩松动爆破技术实践与应用
砼灌注桩避免断桩的措施
客运专线路基钻孔爆破施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