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中两个问题的认识

2016-04-14朱亚平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防灾灾害矿山

■朱亚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中两个问题的认识

■朱亚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841000)

我国自然地理、地质构造、地形地貌以及气候等条件甚为复杂,发生地质灾害的次数不在少数,为了从根本上保障社会的稳定、减少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科学规划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和减轻致灾地质作用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将此项工作上升为关注民生、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高度。

地质灾害 防治 问题

地质灾害通常情况下是由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所导致的灾害,大部分是由于两者综合作用导致的,从而引起地球表面的部分岩土层出现移动。如何降低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同时对地质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利用,成为了不得不深思的问题。从长远的发展角度考虑需要将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地质环境利用相结合,建立科学高效的防治利用体系。最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有效地利用地质环境。

1 地质灾害的成因分析

1.1 自然因素

特殊的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是地质灾害的主要成因。①地形地貌。某些山区河谷间差异较大,容易诱发地质灾害。②水文气候。某些地区降雨量充沛,夏季多暴雨,洪涝灾害频发,冬季阴雨绵绵。③地质环境。某些山区呈断裂发育,多褶皱,岩体破裂,已经呈现出多种裂隙。但就这种地质条件而言,一旦存在外界条件刺激,很容易造成自然灾害的发生。④山区地震。随着地震的发生,从而造成多种自然灾害的隐患,且发生较为频繁,若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地质较为脆弱的地区也就成了灾害多发地,而这些地区也是应做好防范措施的重点区域。

1.2 人为因素

对于地质灾害而言,多数灾害的发生都与人为因素有关。就该地区的地质自然灾害而言,滥砍滥伐、矿产资源不合理开发等因素是导致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山区,大面积森林的破坏,不限制地向自然界索取资源,将会使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影响。尤其是矿山的过度开采,不仅会使植被遭到破坏,产生的矿渣与废土被倾倒进河流中,将直接造成河道淤积。如果气候发生变化,会导致河水流量猛增,发生泥石流自然灾害。同时,山区地震自然灾害的存在,是导致滑坡的又一重要因素。随着地震的发生,多种自然灾害都会发生,并且会较为频繁。在地震发生之后,也会留下严重的灾害隐患。再加上外界因素的影响,地质较为脆弱的地区也就成了灾害多发地,而这些地方也是应做好防范措施的重点地区。

2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2.1 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系统

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全省在防灾领域多年的经验积累,引进多学科综合的地质灾害防治队伍,深化防灾手段,进一步完善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系统。可考虑由群专结合查灾向专业化普查转变,借助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卫星应急通讯系统,将现阶段的地质灾害普查由专业化普查转变。针对地质灾害的多发区,应根据灾害的实际特点,配备相应的防灾设备。在地质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应安排数据采集、视频传输、远程会商等各方面自动化程度较高的专业监测,并配备滑坡报警器、裂缝伸缩仪等高科技监测设备,从多角度对地质灾害应急管理系统进一步加以完善。最终在进一步强化重大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工作的同时,通过多灾种联防、多手段并用等一系列方式,提升地质灾害的综合防灾效益。

2.2 对重点地质灾害区域进行重点监控,防治结合

利用科学技术,深入性的对地质环境调查和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跟具有资质性的部门协作,编排地质规划,勘察矿山地质环境,对矿业开发对土地资源、地质地貌景观、植被和水资源的破坏程度进行详细调查,详细勘察矿山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及危害为了恢复矿山生态环境,结合本地工程申报申报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建立并健全良好的生态环境,重视并加强治理矿山地质环境项目工程。通过政府的统一领导,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地质灾害防治过程中,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建立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各部门之间互相协调,保证应急指挥的高效运转,同时建立起群测群防网络,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共同把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做好。

2.3 多方筹资,加大地质灾害防治经费投入力度

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区、乡镇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地质灾害防治经费纳入年度计划和财政预算,建立地质灾害防治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逐步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共同参与协调的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资机制。同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要坚持“谁诱发、谁治理”的原则,对工程建设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隐患,明确防治责任单位,落实防治治理责任主体。

2.4 优化生物防治措施

在工程施工中可以利用生物防治措施来消除或降低地质灾害,其应用原理为通过植树造林、种草护坡以及合理耕牧等方式促进生态平衡,不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地质灾害的发生机率。同时,生物防治措施在应用中具有持续时间长、投资少以及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对改善工程施工场地及周围的自然环境条件有着重要作用。

2.5 避让防治

(1)雨天避让措施。对灾害隐患点和变形斜坡,采取雨天临时避让措施,各镇在防灾预案的基础上编制安全转移预案,雨天对受威胁户一一作转移地点安排。应根据就近原则、转移地(接受户)不受地质灾害或其它灾害威胁的原则进行操作。

(2)搬迁避让措施。对于一些危害严重、危险性较大的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费用通常会超过搬迁费用,且重新建房依旧会受到岩土地质灾害带来的威胁,此时就应选择搬迁避让措施。

3 结束语

结合我国地质灾害多这一特点,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能够考虑多方面的原因,对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及时的进行防治,防止灾害的加重。在防治地质灾害的过程中,充分的依托科技的力量,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虽然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这还远远不够,因此,不断完善和创新地质灾害防治方法,是非常必要的,是维护人们生命健康以及减少财产损失的关键。结合地质环境,从其规律出发,科学预测,合理的制定治理措施,相关的技术人员也要坚持将地质灾害治理与地质环境相结合,科学分析之后,在制定防治措施,从而提高治理效果。

[1]周惠.浅论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利用 [J].山东工业技术,2015,10:236.

[2]齐林梅.关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探讨 [J].西部资源,2015,03:194-196.

[3]刘传正.关于地质灾害防治中两个问题的认识 [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5,03:1-2.

P694[文献码]B

1000-405X(2016)-5-427-1

猜你喜欢

防灾灾害矿山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我省汛期常见气象灾害及防御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