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探究

2016-04-14邓毅包国栋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矿产勘查

■邓毅 包国栋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广西贵港537120)

对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探究

■邓毅 包国栋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地质队广西贵港537120)

地质勘查单位与部门为了适应勘查市场发展的需要,有效规避矿产地质勘查中的各种风险,必须对矿产地质勘查中的种种风险进行预测评估,制定降低各种风险的安全管理措施,建立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风险利益机制。因此,对矿产地质勘查风险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矿产地质勘查 风险分析 防范对策

0 引言

地质勘查是一项极具风险性且成功几率不高的工作。矿产资源作为矿产地质勘查的载体深埋于地下,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直接影响着矿产的质量,只有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矿产资源项目才能转化为经济效益,矿产资源合理开发的前提就是需要规避地质勘查风险。我国矿产地质勘查长期以来一直都被列入国家计划中,勘查工作是由政府主管部门统一组织进行,费用支出也是由国家财政拨给如此导致矿产地质勘查中风险利益责任机制被淡化,风险被放大。地质勘查单位和部门建立有利于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风险利益机制是矿产地质勘查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成因及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

1 我国矿产资源地质勘查现状

随着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发展,我国地质找矿尚有很大潜力,矿产地质勘查投资增长速度较快,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探矿权登记空前活跃趋于调整回稳,新发现矿产地和新增资源量同步快速增长。地质找矿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期,初期处于地质找矿的低谷期;随着矿业市场呈现复苏态势,勘查投资也逐步回暖,近年来地质找矿处于上升期;同时,矿产品价格持续攀升,市场繁荣与政策利好因素叠加,财政投入和社会投入加大,地质找矿活动空前活跃。随着钻探工作量投入的增长,矿业权管理政策的不断调整,固定费用在勘查投入结构中趋于稳定,真实有效的找矿投入不断上升,盲目申请探矿权市场进入无序的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

2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成因及对策

矿产地质勘查中不幸事件或人们不希望出现的后果发现的概率被称为风险。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的风险就是地质勘查项目投入失败的可能性,也就是项目成果与经济效益的不确定性。矿产地质勘查中可以通过对风险的分析、估计和评价得出的风险值(即风险系数),风险值直接反应出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

2.1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成因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以及经济风险三类。首先,市场风险就是由于预测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和长期走势的不确定性,而这些预测不确定性对矿产勘查经济效果的影响所产生的风险。其次,技术风险即自然风险或找矿风险。我国找矿中,由于地表矿和浅部矿多数已被探明和各种自然矿藏丰度的下降,虽然矿点众多,但探获经济矿床的成功率只有1%~2%,找矿难度越来越大,风险也就越来越高。最后,经济风险是指由于经济矿床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导致预期收益的变化,即投入和产出与期望值的背离所产生的风险。以上三类矿产地质勘查风险,普遍存在于不同矿种勘查工作中的不同工作阶段。随着工作程度的加深,各地域(成矿区带)和各矿种之间的成矿条件和赋存形态的不同,地质勘查风险及风险系数亦存在一定的甚至是较大的差异。

2.2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对策

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防范要综合考虑矿产地质勘查中三种风险因素,而不是孤立的考虑一种风险,某些程度上三类风险的防范措施是相互渗透互为作用的。

(1)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于矿产资源地质勘查工作而言,人才队伍建设是资源开发技术力量的保证。通过专业团队、专家对市场需求强度、矿质价格波动周期的分析和对投资矿产项目所在区域的政府关系、资金筹措等方面的研究,才能真正实现矿产地质勘查风险的量化分析,确保矿产地质勘查投资的回报,最大限度的降低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

(2)加快技术创新与应用。首先是地质勘查项目研判技术的创新与应用。地质勘查项目研判,是根据成矿地质条件、矿化地质特征的分析,在现有地质工作程度上对矿床的矿化强度、规模控制和各种示矿要素进行综合提取,对找矿前景做出科学预测,对矿床的潜在经济价值做出评价。地质勘查项目的准确研判能够决定项目是否值得投资以及进一步勘查开发的计划。其次是地质勘查技术规程的创新与应用。矿产地质勘查只有严格遵照各环节工作的量化标准,尽量避免因为人为而产生的风险,才能进一步抑制风险的延展。

(3)积极推进地质勘查市场化建设。目前地质勘探单位还是以国家拨款事业单位性质存在居多,这就造成勘查行业市场化不足,大量地质资料、技术成果、地质勘探信息都掌握在少数单位手中,技术、信息、资料的垄断,不利于勘查行业资源共享和风险规避。实际上,建立国家级省级资料、技术、信息共享平台既可以避免行业重复投资,亦可以为新上项目获得规避风险的大量资源。同时,应积极探索建立专门服务于勘查业的资本市场、规范的矿产交易市场,尽可能降低矿产品市场价格的短期波动和长期走势预测的不准确性。

(4)加强行业监管力度。在政策方面,应规范矿业权出让和矿业开采审批制度,谨慎监管矿业投资者矿业开采进度,设置更严格的资质和行业准入门槛,同时进一步加大财政投资勘查力度并鼓励和拉动社会投入。避免地质勘查项目盲目上马,就要从提高矿业开采门槛和地质勘查资质门槛上下功夫。风险的源头是利益的驱动,国家应对矿业开发执行严格的审批制度,加强矿产开发的宏观管理,提高矿业集中度及矿业产值。还要对地质勘查队伍资质进行严格审定,保存实力雄厚的力量,杜绝不具备资质的单位追逐利益而造成大的风险。另外,还应通过政策的推行以及资源宏观管理去除市场泡沫,避免矿产地质勘查盲目投资,促进矿产地质勘查行业的健康发展。

3 结语

矿产地质勘查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矿业投资经营的重点内容。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由于矿产资源的隐蔽性与不确定性,无疑加大了矿产地质勘查的风险。只有有效的减少风险,才能创造更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1]杨建军,李文德.地质勘探设备对于推进地质找矿工作的积极作用 [J].科技创新导报,2012,(29):141.

[2]郭世强.浅谈在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 [J].科技创业家.2013(06)

[3]刘敏.浅谈在地质找矿中地质勘探的应用 [J].科技论坛.2012(10)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5-340-1

猜你喜欢

矿产勘查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矿产综合利用》征稿启事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盘点2020国内矿产新发现(二)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