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准噶尔成矿域地质矿产研究
2016-04-14张哲肖艳东郝应龙
■张哲 肖艳东 郝应龙
(新疆地质调查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新疆准噶尔成矿域地质矿产研究
■张哲 肖艳东 郝应龙
(新疆地质调查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本文对新疆西准噶尔成矿区域进行探究分析,阐述了新疆西准噶尔一带金、铜、钼矿地质矿产特征和矿产成矿原因。
矿床 成矿 地质
中亚成矿域拥有的丰富矿产资源(包括能源),以及成矿域良好的勘查潜力。中亚成矿域包括了新疆和内蒙古西部的我国广大地区,这些区域尤其是新疆成矿域已经成为我国现代矿业发展重要的基地。对新疆成矿域的研究和保护利用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如对新疆西准噶尔盆地西部地区进行找矿,通过分析准噶尔区内沉积岩主要为晚古生代海相火山-沉积岩系,岩浆岩以海西晚期碱性石英二长岩、石英正长岩和正长花岗岩为主,区内构造总体为北东南西向的扎伊尔复向斜,海西-印支期断裂构造展布明显。该区域金矿化有剪切带石英脉型、破碎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三个类型。综合分析,认为本区金矿化带的形成与多其次海相火山喷发活动有密切的物质来源关系,中基性火山岩为本区金源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1 区域成矿条件
1.1 矿床成因
矿床成因与火山活动直接有关,受基底断裂控制。其成矿机制是:奥陶系拉张期间,在海底地壳深部或上地幔富含铜的多金属硫化物岩浆沿拉张裂隙上涌,深部岩浆房为成矿热源和岩浆热液提供能源,形成火山喷发。在岩浆上涌及分异的过程中,亲硫的多金属(铜、金等)成矿物质从岩石中被萃取出来,与S、SiO2等构成络合物加入到岩浆热液和向下淋滤的海水热卤水构成的混合成矿热液沿火山通道上涌成矿,后期火山热液叠加与改造,使部分铜矿石加富。阿拉木强铜矿为海相火山热液充填型铜矿床。
1.2 地层条件
区域内出露地层以上古生界为主,新生界地层仅分布河谷之中。主要地层有泥盆系、石炭系地层。其中泥盆系主要出露为中统的两个组,中统库鲁术迪组;巴尔雷克组,岩性灰、灰绿色岩屑晶屑凝灰岩、角砾凝灰岩、硅质岩,并以粗碎屑岩为主;石炭统出露为下统希贝库拉斯组、中统包古图组及太勒古拉组。,岩性较为复杂,以灰色、灰绿、暗灰、绿、紫红色薄层状细粒凝灰岩、晶屑层凝灰岩、火山灰层凝灰岩、凝灰质粉砂岩、凝灰质粉砂质泥岩不均匀互层为主,夹数层杂色中基性喷发一沉积岩,其中包括辉绿岩、玄武岩、安山岩、碧玉岩、硅质岩等。以上岩层均呈断层接触,因受区域动力变质作用的影响,岩石不同程度地发生绿泥石化及绿帘石化等蚀变。含矿岩性基本相似,为破碎蚀变带中的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凝灰质粉砂岩。金矿体多成透镜状,主要有含金石英脉型和破碎蚀变岩型。
2 新疆深部构造与成矿关系
2.1 深部构造为成矿的运动提供场所
深部构造在不断的演化中会逐渐发育出断裂,这些断裂的孔隙就是成矿运动的主要场所。断裂的空隙深厚,适合流体的运移渗透,在漫长的历史中慢慢发展为成矿流体上移的运输管道,为成矿作用提供了必要的保障。而且在深部构造中不同层次的地震也促进了流体的上移,加速了矿床的形成。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大气降水,大气降水在开放的空隙中的渗流而导致的氧化环境促进了成矿物质在流体中的析出,使成矿物质得到高效的利用。
2.2 深部构造为成矿作用提供动力
深部构造的地震、岩浆活动以及地幔的上隆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可以加速成矿流体在成矿系统中的内部循环,更可以活化处于经过区域内部的惰性成矿元素,使其参与到矿床的循环之中。这不仅加速了成矿流体的循环,也增加了成矿元素,使矿床更加丰富。深部构造活动提供的热能能够使成矿作用在漫长的地质过程中周而复始的进行,也就能源源不断地进行成矿作用。
2.3 成矿作用中的成矿物质依赖于深部构造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铜、锌、金、铅等亲硫金属元素在地壳深部和上地幔部分的含量较高。在已经被发现并利用的位于地壳表层的许多矿床中,以金矿床为代表的大部分都是来源于地壳深部。因为地壳深部所属的深断裂系统十分有利于深部成矿物质移动到地表。而就外部形成条件来讲,只有深层的地幔物质提供大量的成矿必需元素,而地幔内部的原始物质保有其成分的多样性,这样,成矿元素才能在局部大规模形成出现,从而产生独一无二的超大型矿床。
3 如何更好地进行矿产地质勘查
3.1 勤跑,多跑的工作作风
在任何地区找矿,一般都经历由浅入深的过程,即往往从露头、老硐或铁帽等地表标志入手,先发现浅部矿,然后再借助物探、钻探资料和地质、地球化学资料对深部成矿条件进行分析,采用先地表探槽工程后深部钻探工程,逐步向深部发展的过程。这就要求地质人员用腿勤跑,多跑到野外去找矿,用眼去观察和发现有意义的矿化蚀变露头,为找矿突破提供了必要的先决条件。只有一线地质人员不怕艰苦,不怕困难的翻山越岭,多跑,勤跑野外观察,才能发现新的矿床。一线地质找矿人员关注成矿主导因素,判读、分析已有资料,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科学找矿方法,大胆、果断运用验证工程,是实现找矿突破目的主要途径。
3.2 多学科合作找矿
地质预测根据成矿理论与区域资料对比,对区域成矿远景做出很好的预测。但是人们尚不能进入地球内部,亲眼目睹物质成分,地质构造来研究成矿规律。所以,单纯的地质预测找矿,将失去攻深找盲矿能力。地球物理探测技术获得的是地下物理场的信息,这些信息反映什么矿产内容,在大多数情况下靠其自身是难以回答的。片面强调某一方面找矿技术,忽视其他学科的找矿技术是行不通的,达不到找矿突破目的。采取地质、物探、化探、遥感等多学科紧密结合找矿,让学科间的信息相互检查、验证,从而实现找矿突破。
4 结束语
我国新疆的地理和资源优势是得天独厚的,并且所处区域为中亚成矿域的核心地区。随着国际社会对中亚成矿域研究的不断深入,会不断带动我国国内地质学家对新疆成矿域的不断研究。虽然近些年来,国内和国际对中亚成矿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为了弄清楚成矿域资源的储量以及分布,还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分析。地质学家对本文提及到的科学问题的探讨将与有助于对新疆成矿域地质研究的深入,并且能够在矿产资源勘查方面获得突破。
[1]何国琦,中国新疆及邻区地质矿产对比研究.中国地质,2013.
[2]朱永峰,新疆及邻区地质与矿产研究进展.岩石学报,2012.
[2]王涛,新疆及邻区地质与矿产研究进展.岩石学报,2013.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5-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