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思考

2016-04-14谢靖斌何小龙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水工工程地质环境

■谢靖斌 何小龙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八队青海西宁810012)

浅析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思考

■谢靖斌 何小龙

(青海省有色地质矿产勘查局八队青海西宁810012)

水工环调查研究工作和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用学科过硬知识与技术解决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技术创新,理论创新,不断推进水工环调查研究工作和实践水平都有新的突破。

水工环 调查研究 工作意义

1 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意义

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研究与人类的生存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全球环境变化和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水工环地质调查和研究工作具有更广阔的空间。随着全球经济、资源、环境不断变化和发展,地质调查工作的方向有了调整和改变,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的内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界限被打破,未来发展的趋势就是水工环一体化的研究,它的服务领域越来越广泛,信息量大、功能多样的态势日趋明显,日益突显其重要性。

城市人口居住密度加大,迫使城市向空中发展,则加大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群的高密度开发,宜选择满足地基荷载的承受能力优良的工程地质与环境工程地质条件。涉及岩土工程与水文及工程地质相关领域极为广泛,例如:城市地下建筑基坑中的水文及工程地质问题,需要各项试验结果优选计算参数,供基坑设计与施工使用。与地下建筑相关的地下水的抗浮问题,建筑物地下基础的岩溶地下水的防治与治理问题,矿山开采的边坡稳定及矿床开采的充水影响问题,大江大河及水库大坝防渗及岩土体的结构稳定问题,湖泊淤积治理问题,抽取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铁路、公路、桥涵、以及过山、过江、过海的地铁隧道等建设工程遇到的岩溶、软土、冻土、崩塌、滑坡、泥石流、塌陷、等环境地质灾害问题,都是紧密依靠当代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进行解决。

2 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水工环地质工作一直处在社会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前沿,但是仍需“更加紧密地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更加主动地为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目前,在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中尚存在一些问题。

(1)调查队伍不健全。为了适应地质调查工作由资源型向资源+环境型转变,中国地调局机关成立了水工环部,极大加强了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管理能力。地质工作队伍老化,他们仍然是地质大调查的主力,而目前尚未培养出足够多的具有较高战略分析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中青年骨干队伍。

(2)成果转化亟待加强。“长江中下游水患区地质环境调查”已实施,“黄河中下游地质环境调查”和“首都圈地区环境地质与水文地质调查”正在实施,“塔里木盆地地下水资源勘查”也已开始,这些项目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今后应该尽快将水工环地质调查成果推向社会,力争尽快应用到这些地区社会与经济发展建设中去。

(3)国家层次的地质调查项目欠缺。目前水工环大调查项目几乎涉及各个领域,覆盖全国,但是,由于经费投入明显不足,因此,反映国家意志,具有较强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项目并不多,只有“400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鄂尔多斯周缘地下水”和“长江中下游水患区环境地质调查”等几个。应该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对水工环地质工作全面规划,使有限的资金产生更大效益。

3 加强水工环调查工作的措施

(1)突出水工环地质大调查工作部署原则,总体上必须以温家宝副总理提出的“一个根本转变,两个更加”作为开展工作的战略方针,以寿嘉华副部长提出的“四个定位,五个提升,九个部署”为工作重点,更加主动地为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服务。水工环地质工作是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诞生的,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而迅速成长壮大。全面提升调查水平,更加代表国家意志。应具超前意识,并服务于全过程。因此,应该及早开展以生态环境地质为主题的三峡库区地质调查,重点了解库区第四纪地质与库岸变迁、移民迁建区人工开挖与地质灾害、25°以上斜坡地与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

(2)加快战略和规划的制定,以水工环发展战略思想为指导,尽快完善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规划,真正体现国家意志,并以此作为编制实施计划和项目申请立项的依据,通过数年的努力,真正使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提升到新的水平。

(3)加快新技术在水工环调查研究工作中的应用。

①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一种应用技术是以处理空间数据为基础的,而地质信息的特点决定了使用GIS技术的优越性,从而使该项技术在地学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②遥感技术(RS),遥感技术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以及新近形成的环境地质学科中近30年的应用,走过一个从定性评价到半定量、定量评价,从指示要素分析到计算机模型模拟,从单一解译到综合方法互补等阶段,充分显示了其信息量大、宏观、快速、节省经费,且具有多时相动态监测等优势,广泛应用于水文地质勘查、评价、大型工程选线(址)、区域稳定性评价、地质灾害调查、评价预测及地质环境评价预测等领域。

(4)物探技术,由于物探技术能提供多种描述地质材料的物理参数并具有速度快、成本低和不破坏地质环境的优点,在水工环勘查的历史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在时空域内利用高分辨率技术勘查地质目标的成功,使水工环物探勘查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5)水质测试技术,目前国内外的实验测试手段,从分析原理划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化学分析法和物理分析法。这两类分析方法之间并不是相互孤立和对立的,在实际分析工作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综合考虑仪器分析和化学分析的特点,扬长避短,选用适当的分析方法。这就要求分析化学工作者必须同时掌握好这两类分析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是以物质的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光谱及电化学性质)为基础并使用特殊仪器进行分析的测试方法。目前在水、工、环测试中主要应用以下各类方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发射光谱分析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同位素测试。

4 结束语

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工作是怀抱地球,面向大自然,为地球的永生及人类与大自然生命的存在,用自身的科学理论与工程实际相结合去了解自然与改造自然。用学科过硬知识与技术解决水工环地质调查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技术创新,理论创新,不断推进水工环调查研究工作和实践水平都有新的突破。

[1]张人权等.当代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与对策 [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5(1).

[2]林学钰.现代水文地质学 [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5.

[3]陈政治.论大冶市城区工程地质环境与城市规划建设,湖北地质会刊 [J].2002(26).

[4]林学钰.现代水文地质学,地质出版社2005年4月

P5[文献码]B

1000-405X(2016)-5-216-1

猜你喜欢

水工工程地质环境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继往开来 守正创新——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代“水工”也是“土工”
天下水工看淮安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从“水工构筑物”到“水工建筑” 水利建筑设计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