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6-04-14陈文郝建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测绘人才

■陈文 郝建

(天津市测绘院天津300381)

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陈文 郝建

(天津市测绘院天津300381)

创新型人才始终是国家经济、科技发展的生命力,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所必须的人才储备,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摇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阶段,在保持现有招生规模情况下,如何加强高等教育质量,培养更多创新型人才成为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应当坚持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在信息化测绘背景下,测绘行业同样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来推动行业发展,很多测绘专家和学者对此展开广泛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推动了我国高校测绘创新人才培养。

测绘工程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1 引言

目前,我国高校拥有测绘与科学一级学科的高校偏少,特别是重点学科数量偏少,对比其他学科的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的培养基地,测绘科学明显偏少。社会的发展使得对现代化信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是测绘类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不仅滞后于其他门类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又缺乏对这方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尤其是系统的、实效的、常态化的科学研究。面对新的发展形势,需要结合测绘工程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完善测绘人才培养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力求突破新的培养模式,走出一条生存和发展之路。因此,对未来如何培养“综合型、创新型、和谐型”的新一代测绘工程科技人才而开展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2 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现状

就我国目前一般的大学本科来说,教学研究性大学占有多数,测绘工程专业人才毕业后基本都在矿山、市政工程、工程测量等部门工作,大学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契合程度不明显。据有关人士到企业或一线进行市场调查时发现:大学就业人才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普遍存在很大差距,专业知识面狭隘,对于突发事件或综合性问题的处理能力存在很大缺陷,这也从侧面指导了大学测绘工程专业培养人才的大方向。

3 测绘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路径

3.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人才培养主要靠教师来完成,培养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根本。首先,教师的授课水平是多方面的,要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最重要是教师在满足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深刻理解测绘人才培养方案、专业方向,授课要严格按课程大纲讲授内容,课程内容要相互衔接,注重专业体系的完整性,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要求。其次,要重视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对教师品德、知识结构、创新观念与能力,定期进行各种教育与培训。

3.2 搭建多方位的创新训练平台

例如,广东工业大学在2011年以前每年均有学生科技立项,用于资助有创新能力和具有创新热情的学生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自2011年起与国家及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合并,分为国家级、省级、校级及院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以国家、省、校及院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为依托,开展多层次的创新人才训练。以测量实验室、“3S”技术实验室、测绘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与广州市房地产测绘院共建)为依托,以校外生产实习基地为支撑,构建了测绘工程专业多方位创新人才的实践平台。以“挑战杯”及全国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竞赛等专业竞赛为辅助考察手段,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竞赛。借助构建的多方位测绘工程专业创新训练平台,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测绘工程专业人才。

3.3 对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进行指导,注重科技创新活动的效果

学院有计划的指导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在指导学生创新活动时着眼于长远,立足现实,积极组织学生围绕社会发展、社会生活、专业技术等密切相关的、具有一定难度和挑战性的问题开展活动。对各项创新活动做到周密计划、认真组织、积极开展论证、讨论,注意总结,在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提出创新设想,逐步形成了一套学生创新活动的方法与体系。通过这些创新活动,兼顾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相互关系,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达到科技创新活动效果。

3.4 加深学科之间的交叉程度教学

加深学科之间的交叉程度教学,比如城镇规划、土木工程概论、自然地理学等都应得到重视,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也应合理安排。实现课程多样化,重点放在课程实施方式的多元化方面上,不单单局限于理论性课程,对于操作性强,实践性和自学性质的课程也需要广泛进行推广。创新的目的在于拓展学生知识面,而非加重学生学业负担,帮助学生了解全球最前沿的动态,实现一专多能的专业培养和专业学生局面。另外,课程选择类型也需增多,对学术前沿和创新实践的课程应加大开发力度,适当增多公共选修课数量,填补学生时间空白,将来以更好的姿态与社会对接。在培养原则的框架内,学生可以跨学校,跨专业选修课程。

3.5 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要求,认真修订实验教学大纲,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应按照专业基础、专业、专业方向三个方面分别设置综合性实习课程。专业基础综合实习课程有测量学实习和测量平面课程设计;专业综合实习课程大地测量综合实习、摄影测量实习;3个专业方向综合性实习课程有:大地测量学实习、大地测量课程设计属城乡测绘方向;工程测量实习与课程设计属于工程测量方向;地图学实习与课程设计和摄影测量、遥感实习与课程设计属于摄影测量与制图方向。毕业论文是整个测绘工程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综合性实验教学的环节。该体系还需要经过在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加以不断补充和完善。

4 结束语

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是一项细致持久的工程,培养方案需要迎合学生需要,满足社会需求,使学生形成自主创新的能力,这就需要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学术创新氛围,建设优秀的管理模式,从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等基本条件上给予保障,采取有效的奖励激励措施等。学院需要不断更新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才能大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社会竞争能力。

[1]葛小三,翟亮.测绘科学中拓展性思维训练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J].测绘科学, 2011,36(4)::258-259.

[2]戚浩平,高成发,沙月进.测绘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研讨 [A].全国测绘学科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C].2012.

P2[文献码]B

1000-405X(2016)-5-289-1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测绘人才
人才云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中秋明月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