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地质勘察中应用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几点思路

2016-04-14唐珊珊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勘查水资源

■唐珊珊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三队广东肇庆526060)

环境地质勘察中应用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几点思路

■唐珊珊

(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三队广东肇庆526060)

随着我国工业建设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各种地质灾害不断出现。地质灾害的出现主要是因为对水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导致地表水水质下降以及地表沉陷。为了合理的对地质灾害进行控制,需要做好环境地质勘察工作,评估水文地质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基于此,本文对环境地质勘察中应用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思路进行探讨。

环境地质勘察 水文地质勘察技术 应用思路

一直以来,水文地质灾害都是一种危害比较大的地质灾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社会等均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所以,做好地质环境的勘察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地质灾害主要包括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两种,为了避免灾害发生,需要对做好可控灾害的控制。水文地质灾害作为一种危害极大的地质灾害,为了降低地质灾害的影响,需要加强水文地质勘测工作,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1 水文地质对环境地质的影响

1.1 水资源的急速锐减

所谓地下水主要指的是参与自然循环的所有水源的统称。纵观我国地形特征我们发现我国自然资源面积辽阔,水资源分布也很广泛,然而水资源的分布却不均匀,有的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人们浪费水资源、污染水源的现象非常严重,而对于我国中西部地区来说水资源却相对较为欠缺,有的地区甚至连年干旱,给当地的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近些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现象的日益严重,我国中西部地区河流程度呈逐年减少趋势,年降水量持续下降,使得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再加之水盐平衡的严重失调,影响了正常的土壤结构。此外该地区矿产资源产量丰富,在长期的开采过程中也会对地下水造成一定的影响,植物不能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再加之水源的紧缺,使得植物的数量急速锐减,沙漠化现象变得愈发突出,使生态平衡遭到了一定的破坏。很多当地人们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水资源而不懂得如何保护它,使环境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1.2 水污染治理缺乏有效对策

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还存在一部分工厂为了获取高额利润,不走正规渠道,没有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操作,胡乱排放工业废水,特别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工业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工厂所使用的一些设备与技术还较为落后,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道路不断推进,城市人口数量也在与日俱增,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较之前有了显著的增强,这些有害物质的大量排放,使得河流污染情况日益加剧,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相关技术人员应对环境地质状况进行全面勘察,了解水文地质情况,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问题的渊源,并采取有效的策略进行补救,还人们一片碧水蓝天。

1.3 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纵观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在生产中用水现象严重超出了所承载范围,若长此以往下去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与健康。当前,水资源危机现象已变得日益突出,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如下:第一,在很多农村地区,在灌溉农田时仍采用的是传统的大水漫灌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省事但却使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浪费。第二,工业生产方面很多企业为了图一时便利,一个项目的耗水量远远超过了实际预期的用水量,浪费水现象非常严重。第三,地下水位波动幅度较大,使得土层中的岩石膨胀收缩现象失去平衡,造成地表严重的变形现象。再加之城市用水量的不断增加,也会对地面造成一定的破坏。节约用水、节约能源已成为大势所趋,更是一种积极面对生活的人生态度。

1.4 地下水利用率不高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开采与抽取也变得更加集中化,在一些建筑物下方地表水的大多数都已被耗尽,而相对缺水的地区由于土壤结构的变化,使得地表下沉现象日益加剧,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正常化发展,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 环境水文地质勘查实施的目的与操作流程

2.1 环境水文地质勘察的目的

环境水文地质勘查的目的在于事先了解施工场地的土质状况以及地下水污染情况,根据所检测的结果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补救,以防止在开发中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在进行环境水文勘查中我们主要分为两部分进行:一是确认勘查阶段,要求施工人员全面了解现场的实际地质状况后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后并做好收集与整理工作;二是勘查实施阶段,本阶段是通过对现场状况熟知后对场地进行采样分析,并查阅相关资料掌握区域内的水文地质种类。

2.2 污染场地环境勘查实施流程

在对污染场地进行水文勘查中我们应采取实地勘查与现场采样相结合的方式,而且还要结合该区域场地的地质状况,对其作出准确的分析并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评价方式与具体实施技术,从而有效减少施工中的风险等级。施工人员在设置勘察点应注意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操作,事先对场地的地质以及水文状况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后,采取网格均匀布点方式进行布设,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将场地的污染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此外我们应知即便处于同一污染场地其所处的含水层的布置规律也是存在一定差异的,因此对地下水监测井的深度状况进行仔细分析非常关键,并对所选取的样品进行检测。在样品采集中我们应严格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实施,具体如下:首先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要能真正将该地区的总体趋势表现出来;其次采样中尽量避免发生交叉污染,要确保样品保持原来的理化特性。最后在采集样品时还应注意对垂直变异较大的土层在采集时由于每一层的土层理化特性存在一定的差别因而应确保将每一层位的土壤均进行采集,这样才能使所采集的土壤极具代表性。除此之外土样采集过程中还应选取恰当的采样器,并根据不同的土质状况选取最为有效的采样方法,相关人员将所采集的样品保存在合适的地方后待技术人员进行检测,从而使施工人员能清楚明了的知晓水文状况的地质情况。

3 勘察中应注意的几点技术要素

3.1 勘察点的有效设置

在施工中如若施工人员不能准确明晰污染源的具体位置时不能盲目去布置勘察点,而应请专业人士对勘察点周边的地质状况进行细致、全面的考察,并对施工场地做出精确的污染预判,对发生污染可能性大的区域应设置至少三个勘察点。此外对于地下水位变化较为显著的区域也应设置相应的监测点,监测点应将污染源所在部位全部包含其中,这样在施工中才能有所针对性。

3.2 加密点的合理布置

当勘察点的设置完成后施工人员应立即进行加密点部位的合理布排。加密点主要使用的是局部污染场地布置法较为合理,而网络布点则主要采取大面积污染场地布置法,网络布点的设置科学与否则主要是根据污染场地面积的大小以及污染物的具体方位。

3.3 非承压类型的有效处理方法

采取非承压类型的含水层方式时要切记地下水与土壤钻孔之间应确保一定的深度与湿度而且要置于含水层底板的上部,倘若在实际施工中发现第一含水层是层间水的话,那么施工人员首先应明确建井的实际深度后方可实施地下水的监测工作。在这里要注意的是钻孔的深度范围通常小于第一隔水层,而且应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才能确保施工的顺利实施。

3.4 采样的检查与保存工作

在施工开始前,施工主办方应事先委派专业人员对污染区域的水质情况进行细致、全面的调查,并对所采集的样品进行抽样实验,明确污染物所属的类型与化学组成成分,这样才能使技术人员更清楚的掌握当地水文地质情况,最终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相关人员在对污染水源区域土壤样品进行采集时应注意样品取出来后首先应将杂质去除,其次将已去除杂质的土层颗粒根据性状的差异性放置于恰当的容器中,在分装土质时应尽量避免晃动,以防止发生再次污染,加大施工难度。在采集地下水源时要使用专业的监测井管,而且井壁管位应置于过滤罐的上部,这样水位可一直处于监测范围内,为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便利条件。此外,由于含水层的厚度存在一定的差异,因而沉淀管的底部应置于隔水层的内部。在对采集的样品进行保存中我们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按照采集样品的理化性质以及储存条件等进行分门别类,严格按照相应的流程进行操作,对温度要求严格的样品应放置在适当的温度下,确保样品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受到污染。

4 结语

在对采样进行分析后,可以得出水文地质特点以及污染场地的污染程度。在评估风险时,可以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修复方案。要及时勘察受到污染的场地,并给予相应的技术支持,以便可以更加科学合理的对土地资源进行利用,在保证土地经济价值的基础上,集约化使用土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1]刘雅可,韩华,张淑杰.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探析 [J].勘察科学技术,2010,(13).

[2]王旭,张春生.场地环境评价以及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J].场地环境评价导则,2009,(05).

[3]翰林,刘志全.污染场地环境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应用探究 [J].城市建筑理论研究,2012,(15).

[4]于岩,李广贺.浅谈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认识 [J].中国科技纵横勘察技术,2011,(02).

P345[文献码]B

1000-405X(2016)-5-239-2

唐珊珊(1985~),女,学士,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水工环地质。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勘查水资源
《林业勘查设计》简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林业勘查设计》征稿简则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资源勘查中的应用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