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述地下水开发中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6-04-14程群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含水层供水水资源

■程群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401121)

简述地下水开发中主要环境地质问题分析及对策

■程群

(重庆市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南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重庆401121)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水资源所需方面逐渐提升,地下水长期以来均为人们生活、生产供水的重要构成方面,开采量逐渐提升。可是在地下水开发当中会出现一些环境地质问题,会对经济社会的长期发展以及百姓的生活造成影响。

地下水 开发 环境地质

地下水作为一种矿产资源,其与普通矿产资源并不完全相同,主要体现在地下水具备流动性以及可恢复性等特征。通常状况下,地下水主要由于降水或地表水直接或间接进行补给。

1 地下水开发中的环境地质问题

1.1 地下水位下降的环境地质问题

一旦地下水的抽取速度超过补给速度,则会在非承压含水层内构成地下水漏斗,则为一种以抽水井为核心的圆形低水位面。假如一个区域存在多个抽水井,相近的地下水漏斗相互重叠,则会令水井之间的地下水位逐渐降低。水井使用多年后,如果需要加深,则体现出这一区域的地下水位在下降。

1.2 地面沉降环境地质问题

地面沉降指的是由于自然或人为方式超限度开挖地下流体形成的地表土体压缩而产生的大面积地面标高下降的状况。其具有缓慢生成、持续时间较长、影响范围较大、成因机制繁琐以及防止难度较大的特征。地面沉降所引发的恶劣影响包含了城市低面积扩大、地面开裂、建筑物损坏、地面运输线以及地下管线断裂、城市供水以及排水系统失常、农村低洼地区出现洪涝现象等等。地面沉降已经造成各类环境地质问题,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危害。加大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力度,成为了预防城市地面沉降的有效方式[1]。

1.3 地下水污染环境地质问题

地下水开采超额引发埋深加大现象,构成了区域性漏斗,转变了原本的水动力条件,地下水运动逐步通过垂直运动方式进行,地表水朝地下水的转化持续提高,降水入渗的速度提升,并且也为污染物侵入、迁徙、扩散提供了条件,令地下水水质恶化及污染。并且,由于城乡企业的兴起,地下水无序开发,令污染问题更为严重,加大了原本短缺的水资源紧张局势。

1.4 海水入侵环境地质问题

海水入侵使用因为地下水动力环境出现变化,引发海水或高矿化咸水朝着陆地淡水含水层转移而产生水体入侵的状况。近些年来,开采量已经超出规划许可量的10倍以上,大量集中开采令区域降落漏斗,引发海水倒灌,导致含水层的水源井报废、稻苗死亡、水质恶化等现象。在沿海地区大量开采地下淡水已经令淡水水位大面积降低,地下水质变咸,大量耕地变为盐碱地,为人们的健康形成危害[2]。

2 地下水开发的对策

2.1 从整体进行规划、有效布局、强化管理

需要有效开发运用地下水资源,必须完成地下水开采有效管理,改良地下水开采布局,对其执行宏观调控。需强化地下水资源勘查,把控水温材料,依照水资源环境,规划地下水开采层位,缩减开采量,并有效协调开采形式以及开采井的设定,对地下水进行动态监控,严格依照许可的开采量进行开采。强化地下水水源的保护。创建水资源保护区以及相关的管理制度,提高自来水管网建设的力度,改良用水格局,不可将符合饮用水规定的优质地下水改为他用,必须以满足当地人口增长对水资源所需为条件,通过相关部门许可,才可以用在非饮用供水当中。强化需水管理,倡导节省用水及科学用水,提升用水效率[3]。

2.2 建立监测网,掌握地下水动态及水质变化,及时给予防治措施

地下水监测工作从总体上较为薄弱,较难符合水资源管理以及调度所需,具有较多问题,比如经费欠缺、地下水井网密度不足、监测设施老旧、观测和信息传输方式落后等。需要对地下水监测工作进行强化,创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以便对水位、水化学以及海水水文动态进行检测,尤其需尽早执行严重超采区、北方缺水区、主要供水水源地地下水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的建立。

2.3 各类环境地质问题的对策

(1)地下水位降低的对策。就地下水位降低而言,需要有效运用沟渠、河道等所有可运用的水利设备,集蓄雨洪径流,加大地表水资源回补地下水,优化地下水环境。城市创建屋顶集蓄回灌体系,把雨水等引进回灌地下水,适时加大地表的透水面积以及绿化面积,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可以加大雨洪调蓄能力,加大回灌地下水量。

(2)地面沉降的对策。以限定地下水开发、改良用水格局为基础,不断推广地下水人工回灌,人工补给使用在预防地面沉降最有效的方式,选择适当的地点以及位置向被开发的含水层进行人工注水,令含水层内孔隙液压确保最初平衡状态,最大程度降低由于抽液而引发的有效应力增量,将地表水的蓄积以及地下水回灌融合起来,创建地面以及地下结合调节水库,不仅能够运用地面蓄水体良好补给地下含水层,加大人工补给来源,还可以运用地层孔隙空间保存地表水,构成地下水库,加大地下水存储资源。并且,还需加强城市工程施工管理,改良工程设计以及施工工艺,降低或消除工程施工地面沉降效应。

(3)地下水污染对策。对地表污染源来说,各类含水层均具备各自预防污染的能力,这也是含水层防污性能,对地下水污染范围进行保护,含水层范围防护则为对含水层进行防污性能的分区,编制研究范围的防污性能分区图,对所有防污性能范围提出环境标准,以便运用在城市规划中,通过城市规划来确保地下水水质,局部保护是对地下水供水水源地进行保护,是为了保障供水的水质。因此,在水源四周建立防护带,此防护带中不可以执行与供水无关的事件,不可出现无关建筑物,并对会引发地下水污染的城市垃圾、工业垃圾乃至放射性废物等给予掌控。

(4)海水入侵的对策。对地下水进行强化管理,限制开采量,维持一定的淡水水位以确保咸淡水相互间的平衡,或者填设抽水槽,在沿海岸方位设定抽水井,定期将咸淡混合水抽出排至海内,确保内陆淡水层不会被咸化。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将水资源进行统一化管理,节约用水,为水资源管理建立统一的规划,合理设定,才能够令有限的水资源打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1]董琳,刘辉.浅析地下水污染的主要途径、危害及防治 [J].西部探矿工程.2013.(06):149-151.

[2]李兴武,王艳萍.关于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问题的思考 [J].资源与产业.2011.(02):116-119.

[3]孙萍.地下水污染途径、危害及其防治问题浅析 [J].科技与企业.2015.(11):128.

P641[文献码]B

1000-405X(2016)-5-404-1

猜你喜欢

含水层供水水资源
《水资源开发与管理》征订启事
珍惜水资源 保护水环境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加强水文水资源勘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
浅议我国水资源的刑事立法保护
分区分压供水在雕鹗水厂供水中的应用
美国西部奥加拉拉含水层水位下降原因初探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全球地下含水层下降惊人:要被抽干了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