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汉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

2016-04-14向进洋张海军王芳马晓阳

地球 2016年5期
关键词:江汉平原风险性污染源

■向进洋 张海军 王芳 马晓阳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湖北武汉430051)

江汉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

■向进洋 张海军 王芳 马晓阳

(湖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湖北武汉430051)

随着江汉平原地区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活动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水体污染逐渐加剧。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进一步加剧,也威胁了城市供水的安全。因此,开展江汉平原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为地下水保护和水质监测提供参考和依据,为保障江汉平原供水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江汉平原 地下水 污染风险评价

1 地下水风险性定义

地下水风险性定义为地下水污染的概率与污染后果的叠加。一般用地下水易污染性和地下水价值叠加合成的地下水保护紧迫性代替地下水污染的概率;用污染源的灾害分级代替地下水污染后果。

2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程序的建立

2.1 程序的建立

本次对江汉平原地下水风险性评价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了含水层易污性、地下水开发利用价值和污染源对地下水影响等因素,对江汉平原浅层地下水受污染的风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2.2 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采用DRASTIC法对江汉平原浅层地下水受污染的风险性进行评价。DRASTIC法是美国环保署为评价含水层易污性开发的国家标准评价系统,其包括的水文地质要素有:潜水位埋深(D)、面状补给量(R)、含水层介质(A)、土壤介质(S)、地形(T)、非饱和带的影响(I)、含水层渗透系数(C)。每个要素赋值1-10,与地下水容易污染的程度成正比。同时给每个要素分配一个权值,权值大小反应该要素对地下水污染的敏感性。

2.3 含水层易污性评价

地下水的易污性,是指含水层系统对于人类活动在地表产生的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具有自然保护作用,由于自然保护能力的差异,地下水在有些地区比起另一些地区更容易遭受污染。根据评价方法,地下水易污染性的DRASTIC指标是7个要素赋值的加权乘机和,由下公式计算:

DRASTIC指标值=DRDW+RRRW+ARAW+SRSW+TRTW+IRIW+CRCW

式中:R代表赋值,W代表权值。

2.4 地下水价值等级

地下水的总价值由开采价值和原位价值两部分组成。这里主要从地下水水量、水质和供水意义3个方面评价江汉平原区地下水价值。地下水水量主要考虑含水层富水性,将江汉平原区含水层根据单井出水量大小划分为5个等级;地下水质量主要考虑水质状况,根据水质优劣划分为3个等级;地下水供水重要性主要考虑供城水居民饮用水的水源地保护区,将江汉平原水源保护区划分为水源保护区和非水源保护区2个等级。将地下水水量、水质和供水水源地3个要素进行叠加,得到地下水价值值域范围为3~13,按照3~5、6~9、10~13,的标准划分3个地下水价值等级分区;地下水价值低区、地下水价值中区、地下水价值高区。

2.5 地下水污染源分级

(1)污染源调查统计。根据污染源调查分析结果,江汉平原区地下水污染源主要有3类:工业污染、农业污染和开采地下水引起的污染。另外,由于很大一部分水井的施工队伍,质量意识差,技术水平差,一味追求施工进度,成井工艺低下,封孔止水质量很低,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串通污染。

(2)污染源分级。污染源灾害评价的方法可分为两种:简单评判法和详细分级法。简单评判法应用现有的污染源类型及其所处的含水层的位置等信息评价可能对地下水造成污染的威胁;详细分级法在调查污染源的污染物类型、污染物总量、污染物堆放方式、地层对污染物的自净作用和污染物向地下水的迁移途径的基础上对污染源的灾害进行分级。

2.6 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

地下水保护紧迫性是由地下水易污性评价和地下水价值评价综合得之,易于污染的高价值地下水需要保护的紧迫性越高;反之,不易污染的价值低的地下水需要保护的紧迫性越低。例如,地下水供水水源地一般位于含水层补给条件好且导水能力强的部位,因此易受污染,需要划定水源保护区加以保护。合成地下水易污性和地下水价值方法可用矩阵法实现。

根据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评价系统和评价流程,用矩阵法将地下水保护紧迫性评价和地下水污染等级分区进行矢量叠加,对江汉平原区地下水污染风险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将地下水污染风险性划分为四个等级;污染风险性低区、污染风险性较低区、污染风险性较高区和污染风险性高区。

3 结束语

江汉平原地下水污染源点多面广,污染防治难度大;地下水污染防治基础薄弱,防治能力亟待加强。因此,应加强防治地下水污染,保护地下水资源,为饮水安全和粮食安全提供保障并采取措施加强地下水水源地的保护,为水资源的可持续提供保障。

[1]张丽君.地下水脆弱性和风险性评价研究进展综述 [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008(6),113-119.

[2]中国地质调查局.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技术要求 [Z].北京:中国地质调查局,2006.

[3]李政红,毕二平.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2008(12),24-28.

P641.139[文献码]B

1000-405X(2016)-5-399-1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价是基于保护人类健康的考虑,通过对地下水污染风险进行评价研究,可以了解土地利用活动和地下水污染之间的关系,识别出地下水易于污染的高风险区,为土地利用规划及地下水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本文通过对地下水影响的因素分析,对江汉平原地下水受污染风险性进行了综合评价。

猜你喜欢

江汉平原风险性污染源
基于InVEST和生态风险评估模型耦合的湿地生态风险评价——以吉林省为例
基于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从互生到共兴:民国晚期江汉平原的垸与市镇——以湖北省松滋县为考察中心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每天超8小时睡眠 痴呆症概率增40%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江汉平原地区草莓栽培技术研究
江汉平原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