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庐枞地区铁铜多金属矿床类型、成因及找矿方向

2016-04-14张蕾付睿

地球 2016年2期
关键词:铅锌火山岩铜矿

■张蕾付睿

(1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1地质队 安徽安庆246003;2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6地质队 安徽安庆246003)

庐枞地区铁铜多金属矿床类型、成因及找矿方向

■张蕾1付睿2

(1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1地质队 安徽安庆246003;2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6地质队 安徽安庆246003)

庐枞地区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矿集区,已探明的有罗河、龙桥、大鲍庄大型铁矿,大鲍庄、何家小岭大型硫铁矿,沙溪大型铜矿、岳山中型铅锌银矿、井边小型铜矿等。本文根据区内不同类型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的空间分布特征,总结庐枞地区区域成矿规律。

矿区地质矿体地质矿床成因

安徽省庐枞地区地处扬子地块的北东缘,西邻郯庐断裂带,位于长江中下游断陷带内,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的一个重要矿集区。该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主要受四大构造体系所制约:(1)秦岭—大别造山带的形成与演化;(2)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的相互作用;(3)郯庐断裂带的长期活动;(4)长江中下游断陷带的活动。中生代期间,该区进入强烈的板内变形阶段,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岩浆活动,形成了一系列的北北东—北东向构造岩浆带,并发育了丰富的铁、铜、金等矿产。

1 矿区地质

地层:

区内地层发育较全,自下而上有:

奥陶纪碳酸盐岩及碎屑岩,主要出露于庐江县东顾山地区。志留纪高家边组和坟头组为一套厚层砂岩、细砂岩、泥质粉砂岩,主要出露于沙溪—东顾山及庐枞盆地周边地区,是沙溪—东顾山地区铜矿的主要赋矿围岩。早三叠世南陵湖组为一套海相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是铅锌、银的主要含矿层位。中三叠世东马鞍山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沉积建造,是铁、硫、铅锌、银的主要含矿层位。

中三叠世铜头尖组为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铜碎屑岩建造,是本区铜矿形成的重要物质来源之一。

2 矿床类型

庐枞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主要矿种有铁、铜、硫、铅、锌、银、金、硬石膏等。大大小小的矿床(点)有近百个,其中最主要的矿床类型有:玢岩式铁矿床(罗河、大鲍庄、泥河),小岭式硫、铁、铜矿床,龙桥式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矿床,沙溪式斑岩型铜(金)矿床,岳山式斑岩型铅锌、银矿床,以及脉状铜、金矿床(可分为石门庵式,拔茅山式铜(金)矿,天头山式铜、金矿)等。次有盘石岭式铁矿床,大刨山式铜矿床,大缸窑式铜、钼矿,金牛山式铜矿,矮岭式银矿,黄公山式铜铁矿,马口式铁矿,大岭式铁矿和杨山式铁矿等。

3 矿床成因

本区岩浆作用强烈,主要为燕山期火山岩—次火山岩的活动,以及大规模的岩浆侵入活动。岩浆活动具有多期次特点,岩石类型较多,主要有中基性、中性、中酸性、中偏碱性岩石类型。区内主要金属矿产的成矿均与燕山期岩浆活动和演化有关,尤其与燕山期的次火山岩、浅—超浅成的中性斑岩密切相关。

庐枞地区主要类型铁、硫、铜、铅、锌银矿床在空间上具有明显的带状分布。该区有三条重要的成矿带,一是缺口—罗河北东向成矿带;二是清水塘—黄屯近东西向成矿带;三是黄屯—枞阳北东向成矿带,三个成矿带与区内三条航磁异常带相吻合。

在盆地外围北东向沙溪—东顾山构造岩浆岩带内以Cu-Au和Au矿化为主,Cu、Au矿极具找矿远景,该区有出现狮子山式—凤凰山式—冬瓜山式Cu、Mo矿床(层控矽卡岩型)的可能性。而在庐枞火山盆地及其边缘地区,则以Fe、S、Cu、Pb、Zn、Ag、Au等矿化为主,其中玢岩型铁矿,龙桥式铁矿,小岭式硫(铁)矿床尤为重要。

该地区金属矿产还具有明显的环状分布规律,盆地内部(Ⅰ环)主要以铁、硫、铜等矿产为主,矿体主要产于火山岩与次火山岩中。盆地边部(Ⅱ环)主要以铁、硫与铜、铅锌银多金属矿并重为主,矿体主要产于火山岩与基底沉积岩的接触带附近。盆地的外围(Ⅲ环)则以铜、铅锌银多金属矿为主,矿体主要产于基底沉积岩中。盆地西部的沙溪—东顾山地区以铜(金)矿为主。

4 控矿条件

4.1地层

庐枞地区火山岩系的基底主要是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其中值得注意的沉积层位有东马鞍山组、铜头尖组上部的含铜砂岩。

由于庐枞盆地下有一巨大的浅部岩浆房,在其侵位过程中,基底沉积岩被岩浆同化,从而使岩浆被混染,基底性质对矿化过程的影响主要是提供部分成矿物质,基底地层中硫可能成为硫的主要来源之一,地层中铁和铜也是成矿的重要物质来源。

4.2火山岩

沙溪式斑岩铜(金)矿分布于盆地外围的构造岩浆带中。盆地内玢岩型铁矿,火山热泉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硫(铁、铜)矿床则主要分布在盆地内不同部位,产于砖桥旋回下段火山岩中。沉积—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硫、铜等多金属矿床则主要分布于盆地的边缘,产于基底东马鞍山组地层中。斑岩型铅锌银矿则主要分布于盆地的边缘,产于次火山岩与中下侏罗统陆相碎屑岩中。较晚期形成的脉状铜矿、铜金矿点多位于盆地中心。

4.3构造

庐枞地区主要类型的铁、硫矿床均产于北东向的基底隆起带上,而脉状铜(金)矿床则主要分布于基底隆起带的东南翼。

各个二级火山构造区具有自己特有的矿床类型,形成两个明显矿集区,北部区(矾山破火山口)为龙桥式铁矿、岳山式铅锌银矿床、小岭式硫铁铜矿、玢岩铁矿、早期脉状铜矿和铜(金)矿。中部区(七家山破火山口):脉状铜矿、大刨山式铜矿等。

5 结语

(1)庐枞地区具有较大远景的找矿靶区有:①沙溪铜(金)找矿靶区;②清水塘—岳山铁、铅锌找矿靶区;③井边—巴家滩铜矿找矿靶区。

(2)井边—巴家滩地区成矿地质条件良好,找矿信息丰富,深部存在斑岩型铜矿的可能性非常大,具有寻找大型斑岩型铜矿的找矿远景,应对该区进行深入研究和普查评价工作,以期实现庐枞盆地内部铜矿找矿的突破。

[2]胡文瑄,徐克勤,胡受奚,等.宁芜和庐枞地区陆相火山喷气沉积一热液叠加改造型铁、硫矿体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1.

[3]翟裕生,姚书振,林新多,等.长江中下游地区铁铜(金)成矿规律 [M].北京:地质出版

社,1992:1-235.

[4]常印佛,唐永成,吴言昌,等.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 [M].北京:地质出版

社,1998.

[5]朱裕生,刘亚玲,宋国耀.中国银矿床的时空分布及演化规律 [J].矿床地质,2002,21

(增刊):326-329.

[6]杨荣勇,徐兆文.安徽庐枞地区巴家滩火山-侵入体的岩浆来源 [J].地球化学,1993,22

(2):197-205.

[1]常印佛,唐永成,吴言昌,等.安徽沿江地区铜金多金属矿床地质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TF521[文献码]B

1000-405X(2016)-2-47-1

猜你喜欢

铅锌火山岩铜矿
接财接福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河南崤山东部浅覆盖区磁异常特征及其银铅锌找矿预测
渤中34-9油田古近系火山岩岩相特征与分布预测
云南迪庆铜铅锌硫化矿浮选分离研究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
牛东火山岩油藏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
铅锌尾矿综合回收锌试验研究
氧化铜矿硫酸搅拌浸出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