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女排精神”激励高校体育教学管理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储志东访谈

2016-04-14李朗

教育家 2016年33期
关键词:惠若琪常宁南京师范大学

文/本刊记者 李朗

用“女排精神”激励高校体育教学管理
——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院长储志东访谈

文/本刊记者 李朗

记者:储院长您好,中国女排这次勇夺得里约奥运会金牌,而队长惠若琪和队员张常宁都是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子,首先表示祝贺!

储志东:谢谢!大家都知道,惠若琪是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4级运动训练专业硕士研究生,张常宁是2015级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学生,两人都是中国女排的主力队员。

在本次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阶段,两位南师学子参加了全部比赛。在与塞尔维亚女排的决赛中,在第四局中国女排获得冠军点的关键时刻,郎平将张常宁换上场,她出其不意发了一个前区球,在对方垫球过网的情况下,惠若琪反应神速,高高跃起打中探头球,拿下了比赛。在奥运赛场上,两位南师学子所展示的“女排精神”,给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记忆。

因惠若琪和张常宁平时在国家队集训,对于她们的学业,我们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教学指导,目的是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学到有用的知识,对其成长和未来发展有帮助。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是“正德厚生,笃学敏行”,学校一直有很深的“厚生精神”渊源,就是对全体学生厚爱关怀,这体现在学生求学、生活和成长的方方面面,也是我们一直传承的大学精神。

很多人都知道,去年9月中国女排夺得“世界杯”冠军前,惠若琪的心脏出现了问题并做了手术,当时作为女排队长,在关键时刻,因身体原因没有出现在赛场上,她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今年三月,惠若琪又做了第二次心脏手术,我们去惠若琪家里看望她,为她鼓劲,为她加油,叮嘱她养好身体才能为国争光!参加奥运会的比赛,医生对惠若琪的忠告是不能过度兴奋,不能大喊大叫。可是到了赛场上,大家都看到了,特别是面对最后两场硬仗,每打出一个漂亮的进攻,她都满场奔跑,叫喊打气,作为队长,极大鼓舞了全队士气,这种精神,是她在奥运赛场上拿生命在拼搏!

记者:因两位中国女排队员在南师大求学,女排“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勇于担当、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南京师范大学这样一所百年名校的治学发展有什么促进和帮助?

储志东: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说过,获得奥运冠军,除了女排精神发挥了重要作用,球队还要有很强的实力。在这方面,我们也深有体会。南京师大体育科学学院是中国高等体育教学的发祥地,成立于1916年的南京高等专科学校的体育专修科,是中国第一个培养体育教师的地方,到今年正好走过了一个世纪的历程。

我们作为传统的专门培养体育教师和专门人才的学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方面都要有自己的定位和担当。作为综合性大学的二级学院,我们有从本科、硕士、博士到博士后完整的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这在全国也是不多见的,在教育部全国高校学科评比中,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十三五”期间,要将南师大体育科学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研究型体育学院,我们围绕着这一目标在努力。

以惠若琪和张常宁为代表的南师大学子在里约奥运会夺冠,她们拼搏奋斗的精神,极大激励着所有的南师大体育人更加团结一心,更加努力,围绕“十三五”工作目标而奋斗。两位学子9月10日“教师节”要回到学校,我们要给予表彰庆功,通过弘扬她们为国争光的感人事迹,更好地激励南师大教职员工,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扬“女排精神”,把本职工作做好。

猜你喜欢

惠若琪常宁南京师范大学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作品精选
张常宁:一步一个“小目标”
常宁:弘扬工运精神,打造发展高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常宁:弘扬工运精神,打造发展高地
张常宁,被命运选中的“魔球手”
Will versus shall: two magic modal verbs
惠若琪 这一次,绝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