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歌唱式”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6-04-14甘肃省舟曲县大川镇中心小学袁斤兰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2期
关键词:讲台语文课堂情感

甘肃省舟曲县大川镇中心小学 袁斤兰



“歌唱式”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省舟曲县大川镇中心小学 袁斤兰

【摘 要】

本文主要阐述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歌唱式”朗读教学,让学生朗读课文时能够像唱歌一样影响听众,表达出课文蕴含的情感。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朗读教学 影响

“歌唱式”朗读并不是唱歌似的朗读,而是朗读时能让人感受到听歌般的享受。朗读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学生语文功底深厚的直观体现,而小学语文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平台,他们在这个平台中第一次接触到语文这门学科,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的启蒙教师,我们教师在这段时期对学生的教育尤为重要,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将影响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因此,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在这段时间内打好学生的语文基础,提高他们的朗读水平。

一、教师需要给学生阅读的时间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学生只有不断地阅读课文,才能够更好的理解课文的内容,在阅读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很多人也许会奇怪让学生在课堂上反复阅读怎么会提高学生朗读的水平,道理其实很简单,学生在阅读课本的时候会遇到不认识的字,他们需要通过字典等工具来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在认识字的前提上将课本上、词、句的意思彻底的搞懂,因为学生完美朗读的前提就是自己需要认识朗读文章的所有汉字。另外,学生反复阅读能够提高他们朗读的流畅性,读的次数多了也就熟练了。

笔者在进行《小松鼠找花生》教学的时候,就让学生先自己独自阅读,在读的过程中,通过工具将自己遇到的汉字词语的意思搞清楚。学生阅读完之后我再让学生试着去朗读这篇文章,学生通过之前的查找解决问题再次朗读的时候就显得非常流畅了。

二、教师需要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朗读是一种非常好的语文学习手段,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对于朗读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朗读感兴趣才能提高教师的朗读教学效率。

(一)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己的平台

小学生的天性是好动,虽然他们的心性不稳定,但是他们一旦对事物产生兴趣,会很积极地去做一件事。我们教师需要做的就是给他们提供一个平台,激起他们的表现欲,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这样可以很好地提高他们朗读的能力。教师可以将自己的讲台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讲台上面对着全班同学朗读课文,不管学生在讲台上表现的好与坏,我们都要鼓励学生,赞扬学生,这不仅对在讲台上朗读的学生非常重要,而且也对在讲台下听的同学非常重要。教师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朗读产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所以只要学生上台朗读了,老师的目的就达到了,整个班级的积极朗读气氛就能够被营造出来。

笔者我在给学生上《雪孩子》《小熊住山洞》《雪地里的小画家》等文章时,我都会让学生到讲台上来朗读,有时是一个人读一段,有时是一个人读几段,有时是一个人读一篇文章。

通过这种分工合作朗读的形式 ,让学生彼此之间产生了竞争,激发了他们朗读课文的兴趣,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都被烘托了出来。

(二)教师要多给学生听好的朗读

教师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的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多给学生听听那些美的朗读实例。小学生的心思很单纯,他们自身的能力比较弱,因此他们很容易有那种偶像思想,比如小学生的梦想都是与成为科学家,宇航员有关的。我们教师只要多给学生听一些那些生动朗读的磁带,他们就很容易被感染,希望自己将来也能够像那些人一样将课文生动形象的朗读出来。

比如,笔者带着学生学习课文《小蝌蚪找妈妈》时,将教材中配给的磁带放给学生听,朗读者的声音很具有磁性,朗诵的时候饱含了感情,将小蝌蚪急于寻找妈妈的情感完美的表现出来,学生们都陶醉在其中,有些学生在录音放完之后都还没反应过来,还在自己的座位上回味。我个人感觉这样的教学模式效果非常好,学生的积极性都被我调动了起来,他们都非常想在讲台上表现自己,希望自己能够震撼其他同学,甚至在课后都在不断进行朗读练习。

(三)教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互动

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共有的,我们教师不能够仅仅让学生去朗读,然后自己做评价,必要的时候我们教师也应当亲自上阵,与学生一同朗诵文章。这种互动可以拉近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教师感情更加深厚,同时,老师的亲自示范也能让学生更真实的感悟朗读的技巧,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笔者在给学生上《长城》的时候,就和学生一起合作,每人一段,共同和学生朗读这篇文章,我在阅读的时候很注意情感的表达,虽然最后很好地完成了我的任务,但我在给学生朗读的时候还是有那么一点的紧张。总而言之,这堂课的效果非常好,学生们都非常积极,对阅读也有了更多的兴趣。

三、教师要向学生强调朗读的要点

朗读可以说是语文课堂的心脏,语文课离不开朗读,没有朗读,语文课上就不能听到动听的声音。这种声音可以进化灵魂,陶冶情操。但是现在很多的学生不带情感的朗读,使得他们的朗读声枯燥无味,老师和其他学生作为听众都不能够很好地听下去,不能够感受到那种情感。因此,教师需要教会学生朗读的手段,在面对不同的课文时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朗读,这样才能将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才能让听者像在听歌一样,享受朗诵者的朗读。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向学生强调他们要学会带着自己的情感去朗读,而不是像一个机器一样毫无感情的去读字。我需要他们知道在哪边提高音调,哪边需要低音快速的朗读,将整个句子富有感情的读出来。比如在学习《永生的眼睛》的时候,因为文章是通过写琳达一家人无私的捐献眼角膜来表达对他们高尚情操的赞美,所以我需要学生以比较慢的语速和比较低沉的声音朗读这个悲伤地故事,用坚定的语气表现一家人捐献眼角膜的态度,这样的朗读引导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朗读要点。

【结 语】

朗读是语文的灵魂,没有朗读的语文是不精彩的,是不生动的,是不完美的。我们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学生对朗读感兴趣,在学生朗读的同时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更好地感知文章的美。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了,课堂上的语文学习气氛也将更加活跃,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能因此而提高。

【参考文献】

【1】袁绯.让朗朗书声成为语文课堂的主旋律,2012 (7)

【2】丁朝蓬.新课程评价的理念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8)

猜你喜欢

讲台语文课堂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爱在讲台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移植
讲台
关于军校讲台上话语自由度的讨论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