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之中的实践性分析

2016-04-14江西省宁都县竹笮中学李峰鹰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2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实践性语文课堂

江西省宁都县竹笮中学 李峰鹰



初中语文教学之中的实践性分析

江西省宁都县竹笮中学 李峰鹰

【摘 要】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主要关注课堂,将教师放到了语文教学活动的主要位置,这不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新的语文课程改革除了关注课堂教学以外,还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和拓展实践资源,构建开放与活泼的第二课堂,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 实践性 探析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通过语文学习,不但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就是语文实践,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实践锻炼的机会非常少,语文教学基本与实践脱节,因此,要想进行语文教学改革,实现与时俱进,必须要重视语文实践教学,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笔者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就如何在新课改下开展实践性教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一、积极挖掘语文教学内容,拓宽语文实践空间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文本教材也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增加了实践环节的内容,每一篇课文之后都设置了研讨与练习,增添了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并且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实践性内容,但教师往往缺乏实践锻炼的具体操作,语文实践性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实践性,教师必须要结合新课改的精神和语文教材的内容,进行专门的实践训练。例如,在学习了《黄河颂》这篇课文以后,为了锻炼学生的诗歌朗诵能力,教师可以开展诗歌朗诵比赛或者新诗创作比赛,朗诵比赛的材料可以由教师提供,或者由学生自己准备,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水平,只有教师多组织和落实这样的实践活动,为学生提供更积极的机会,才能为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生动高效的语文课堂

初中语文本应是生动、活泼而富有活力的,但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语文教学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课堂中教师仍然占据着主体地位,整个课堂大都是教师一人在讲解,学生却很少活动,并且课堂教学中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积累,却忽视实践运用,要想贯彻新课改的思想,重视实践教学,必须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

1.通过兴趣激发,为高效课堂提供持久动力

将实践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落实,才能发挥语文教学的真正价值,才能使语文课堂走出文本的局限,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通过将文本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才能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欲望,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为此,教师在语文课堂设计中,就要将文本与学生生活和实践活动融合起来,以实践性的锻炼来激发学生文本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时,为了体现实践教学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一些有关桥梁的知识和资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讲解,也可以通过展示桥梁的一些照片或者视频,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这样的实践活动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实践活动的能力和素养。

2.通过实践教学来践行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新模式,这是对语文教学模式的创新,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只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功能之一,对于语文知识的运用其实也就是语文实践的过程,为此,语文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的良好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将学生实践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语文课堂充满活力。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充分了解课文的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探讨:课文中父亲为什么要爬过铁道为儿子买橘子,从而在探究中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父爱。同时教师还可以让每个小组列举自己对父爱的理解,对生活中父母亲情的感受,这既能够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又能够使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得到真正落实。

三、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丰富语文实践的阵地

对初中学生来说,他们对外界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限于语文文本教学和有限的课堂教学。在我国古代就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说法,说明了读书人要想获得知识不仅仅在课文,更重要的是要到书本外去学习和实践。新的语文课程改革也强调,语文是一门基础性课程教育,语文学习的资源和实践的机会是无处不在的。因此,要想丰富语文实践教育的价值,必须要让学生更多地去接触语文材料,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去掌握语文教育的规律,也就是要积极开展语文第二课堂,丰富语文实践教育的阵地,让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广阔空间中去学习,去实践,从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当然,语文第二课堂的开展必须要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文本教材相适应,不能机械地进行实践。比方说可以开展实践性的校本课程,可以组织一些丰富的兴趣活动小组、写作研究小组,也可以是进行各种采风、采访、演讲比赛等各种活动,只有将语文第二课堂开展的丰富多彩,充满针对性和衔接性,才能有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的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

四、让实践教学作为语文教学评价的标准之一

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侧重于语文成绩的高低,这样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当前的语文教学除了关注于学生结果的评价以外,更强调过程的评价,实现定理和定性评价的结合。改变了以前只看成绩的做法,也就是更加重视学生实践性教育的评价,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实践运用作为语文教学评价的主要标准之一。只有学习过程,没有真正达到学以致用,那将只是过程而没有结果,只有将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共同评价,才能真正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结 语】

总之,初中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水平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目标,我们必须要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实践性的有机结合,使语文能够与学生的生活和成长相伴,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程。【参考文献】

【1】张申峰.初中语文教学实践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分析【J】.新课程•中学,2015(06)

【2】许玉兰.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策略与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03)

【3】董继英.浅论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08)

【4】曹红玉.新课标下中学语文教学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的贯彻【J】.语数外学习:语文教育,2012(08)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实践性语文课堂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合同架构与合同法实践性教学的完善
实践性:音乐课程的本质特征
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获得:为何与何为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