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传统文化的纷繁旗号要理性判断

2016-04-14何郁

教育家 2016年5期
关键词:思考力中国化总书记

文/何郁



对传统文化的纷繁旗号要理性判断

文/何郁

说起传统文化教育,或许大家都有一个印象,那就是纷乱。的确,现而今,传统文化教育再一次掀起热潮,再一次成为教育最炙手可热的问题。学校纷纷开课,老师纷纷吟诵,穿汉服,着唐装,行跪拜礼,学古人腔……社会上、校园里、甚至在家庭里,都有一股热流。你拿着长喇叭吹声祭天,我就组织一帮小学生摇头晃脑,传统文化教育简直热得烫手!你学《三字经》,我讲《弟子规》,至于为什么要学,这里面有没有问题,似乎顾不上了。可传统文化里明明是有毒素的啊,可没人说,不敢说,不愿说,没工夫说;大家都怕落后,怕不热,怕逆潮流而动,这大概就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不争的事实。这种热,除了有它合理的因素外,我们也必须引起高度的警惕。我认为,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必须培育新理性精神,去辩证地继承,去批判性地吸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尤其是,要注重培养学习者的思考力,要通过学习,去达到辨认我们身份的目的,要注意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和放眼未来的现代性。

2015年,我前前后后大概听了近百节传统文化的课,有讲“孝”的,有讲“礼”的,有讲“诚”的,有讲“敬”的,有讲“冬至”的,有讲“玉器”的,有讲“美德”的,有讲“君子”的,有讲“经”的……内容涉及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但大都是核心内容。这说明我们的老师对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的理解和把握是比较准确的。这是特别值得肯定的一点。但是,几乎每一次听完课,或提问,或评课,我都要问相同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今天要讲这个内容?有的能回答,如讲节气的,认为现在我们只重视过洋节,不重视过传统节日,因此需要讲一讲;也有的不能很好地回答,如讲“经”的,往往只能笼统地回答这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重点,所以要讲,至于为什么要讲却不甚了了。而且,都经不起追问,如问为什么一定要过传统节日,过洋节为什么就不行?如问“经”这东西是躺在故纸堆里的东西,一两千年了,而且多次被我们打倒,为什么我们今天要翻出来学习它,不学不行吗?

非常遗憾的是,我们许多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老师都不能从深层去思考这些问题,他们重视的只是传统文化的知识学习,结论的学习,如字词的含义、句子的理解和文言的实义。因此,担任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半是语文老师,因为他们讲起这些内容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传统文化课就很容易上成语文课。毫无疑问,字词的含义、句子的理解和文言的实义必须学习,这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基础,任何人都不能跳过这些内容。但是我们绝不能仅仅学习这些内容,因为这些东西,只是传统文化的皮毛。我们必须学到义理层面,可事实上,只有极少数老师能涉及这个层面,而且还只是重视结论的理解和背诵。确实,我们的古人不太重视概念,不太重视逻辑,他们重感悟轻分析,因此导致义理层面繁杂多义,不太容易把握,学习起来有困难。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义理固然重要,可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思考力的培养。我们必须启发学习者去主动思考,这些远隔我们生活一两千年的东西,为什么今天还要学习它?或者换一句话说,这些远隔一两千年的东西,它们对我们今天的生活或者生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影响?不思考清楚这些问题,学习传统文化不仅学不好,学起来吃力,而且久而久之,学习动力也会后劲乏力;再慢慢的,就不想学了,就不爱学了。人总是有功利的,当学习一门知识时,如果感觉离自己的生活遥远,又不能带来实际帮助,久而久之,就会缺乏动力基础。如此看来,思考力的培养在传统文化教育的课堂上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要说的第一层意思:传统文化教育,固然要学习知识,因为这是基础,但关键的是要培养思考力。

我要说的第二层问题,是“辨认”。学习传统文化,培养思考力,是从人的能力角度来阐述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角度。实际上,学习传统文化,还有一个辨认身份的问题,这个问题因为直接关乎人,所以更重要。每一个人,生在一块土地上,都天然地带着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基因,流动的血液里必然有这块土地上的文化元素。中国人也不例外。可就在我们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与世界全面接轨时,我们似乎一下子失去了方向,我们被一些世界潮流裹挟着前进,至于为什么要前进,要去往什么地方,我们从何处来,似乎都忘记了。这就是被人们概括为一个段子的两句话:我们似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是从哪儿出发的。

让我们重温一下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师大时的讲话吧。这次讲话,不仅仅为我们指明了方向,还澄清了许多问题。它告诉我们,传统文化不仅重要,它还有深层含义,那就是启发我们辨认,怎样做一个清醒的中国人。2014年9月9日,习近平视察北师大,从展台上拿起一本课标书翻看。当听说语文、历史、思想政治三门课标是全国统一时,习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说得多清楚啊,不赞成把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拿掉,而应该把这些东西“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一个“嵌”字说得何等生动形象和深刻!习总书记拿中国古典诗词和散文作为例子,充分说明了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在传统文化经典里,当然不只是诗词和散文,还有很多,比如书法、中医、天文、历法、戏剧……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基因载体。

习总书记说这番话时,有一个背景,那就是“去中国化”;习总书记是针对有些人的“去中国化”来阐述的。习总书记用了一个词,“很悲哀”。我想,不仅仅是悲哀,而是很可怕,是极端错误。作为一个中国人,身上天然地带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却主张“去中国化”,这不是十分悲哀而可笑的吗?“去中国化”的问题,不能含糊,因为这是一个是与非的问题。“去中国化”,就是要背弃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丢掉中国人的传统本色。这岂止是悲哀,而是做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航行的路上失掉了指路明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就是要找回中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找回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找回古老的价值体系与当下的价值观的链接和传承,这样,作为一种文化,就没有断裂,作为一个人,才能找到根基。

第三,学习传统文化,还要注意它的当下性。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我们古人特别强调的,恰恰可能是当下我们的社会上做得最不好的,比如孝道、礼节、诚信、恭敬、君子风范、贵族精神……所以,我为什么每一次听完课,都要问相同的一个问题,就是想告诉我们的老师们,古老的传统文化其实并没有走远,它也不是死的知识,它是鲜活的、是有生命力的、是当下社会最稀缺的资源。如一个老师讲“孝道”,讲到“孝道”最难的是什么时,启发告诉学生回答“色难”,然后就讲“色难”是什么意思,而不引导学生追问,为什么“孝道”最难的是“色难”?因为“色难”是要做到心口如一,这一点恰恰是最难做到的。现代人孝顺父母能做到心口如一吗?恐怕有些距离。前些年一首歌之所以在春晚唱红大江南北,恰恰是因为它唱出了现代人的羞愧之心,这就是“常回家看看”。光给钱,或者光打电话,又怎能算得上是孝顺啊?甚至一直在床前床后鞍马侍候也未必称得上是孝道,如果他不能做到心口如一的话。你看,传统文化根本没有走远,它似乎是睁着眼睛,在紧紧盯着我们当下的生活呢!

第四,学习传统文化必须与做一个放眼世界的现代人对接。不可否认的是,学习传统文化,并不是要我们回到古代去,穿古人装,学古人腔,那样做,娱乐一下身心是可以的,如果是认真的,那可能就南辕北辙、缘木求鱼了。而且在传统文化典籍里,又确乎存在一些糟粕,如“二十四孝”中的愚孝,对待皇帝的愚忠,还有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一些理念……事实上,儒家倡导的厚葬,在墨家那里就遭到了抵制,墨子就主张节用,反对铺张浪费。这些问题,我们在学习时,不能视而不见。换一句话说,只有正视传统文化教育中的方方面面,正确的我们吸收,错误的我们舍弃,这样才是客观和科学的态度;这样才能与世界接轨,才符合现代人的理性精神。

我之所以说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特别强调培育新理性精神,突出一个“新”字,是想强调,要辩证地看待传统文化知识,要胸怀世界,放眼未来,要敢于否定一切权威,要古为今用、要知人论世,要强调思考力的重要性,要强调身份的认同,要注意学习的现实意义。总而言之,要做到尊重而不迷信,学习而不盲从,精进而注意回望,放眼而夯实根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习好传统文化。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

猜你喜欢

思考力中国化总书记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Logic Dots
Logic Dots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做有思考力的历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