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症状的背后看到真正的需要
2016-04-14吴蓉
吴蓉
·评析·
从症状的背后看到真正的需要
吴蓉
家庭视角;心理咨询;个案概念化
四篇案例报告都呈现了学生中常见的问题,其中两位男生对即将到来的中考感到担忧焦虑;一位女生在高三参加提前录取的大专院校的考试后,怀疑自己得了强迫症;一位是10岁的小学男生,上课不能安静听讲,作业总是不能完成。四个个案带来的问题各不相同,四位心理教师依据专业背景,从专业的视角解读来访者带来的问题。他们都没有停留在症状本身,而是看到来访者症状背后的心理需要,理解并支持他们的需要,通过和来访者的渴望连接,提升他们自身的力量,促使来访者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尝试去改善目前的状况。
来访者带来一个具体的问题,他们的要求(或者老师、家长的要求)简单明确,就是:帮助我(他)把症状消除,这样我(他)就能如常地生活和学习了。来访者关注的是问题,而问题常常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当来访者把目光都聚焦在自身症状时,他们会运用自己已有的模式和方法,调动自己的力量和症状对抗,试图让症状消失,自己可以恢复“正常”的状态。这样的观念和做法常常使来访者症状固化,甚至更加严重。萨提亚心理咨询模式中有一个信念: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应对才是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发生的主体,指的是来访者身上所发生的事情、待解决的东西,常常以症状的形式出现。第二个是表象,是我们一般意义概念上所指的“问题”。第三个是如何看待、如何对待自己的症状,这个是关键,我们可以理解为“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如何应对”,它要求心理教师在助人的时候,不要把目标聚焦在帮助来访者改变 “问题本身”,这样会让他们更感到焦虑、无助、无力,而是帮助来访者在“如何应对”方面有更多的选择,更加负责任、更自由地做出应对。我们从将症状转化为关系、将目标从负面转化为正向、看到消极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建立与他人及环境的连接四个方面,来解读心理教师是如何从来访者症状的背后看到需要,从而使咨询工作取得实效。
一、家庭的视角:将症状转化为关系
在《拨开云雾见纱帐》这篇报告中,来访者是主动打电话求助,后来接受咨询师的邀请进一步面询交流。来访者带来的问题非常聚焦:复读一年,即将中考,非常担心自己考不好,一年白读,也对不起父母。咨询师从来访者的问题切入,倾听来访者的担忧,建立关系,然后进一步让来访者觉察到父母对自己的影响,他想要满足父母,但是又觉得这个是“难以完成的任务”,从而增加了自己的心理压力,让学习和考试成为难以承受之重。咨询师让来访者看到自己焦虑背后的原因:想让父母满意,但是又觉得自己能力不足,自我的力量转为对自己的攻击。来访者看到了这个部分,承认它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从而有力量主动和父母沟通。通过和父母的对话交流,双方获得理解,来访者感受到来自父母的支持,从关系中获得滋养,增强面对考试的勇气和信心。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而言,父母的理解和支持是他们获得自我认同的重要部分。有些儿童和青少年一直想要获得父母的认可,但是又担心自己无法满足父母的期待而充满内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从而对自我进行否定。咨询师看到并理解来访者的需要,通过专业的工作促使来访者和父母进行工作,把来访者的症状放到关系中去觉察、感受和处理,从而取得良好的咨询效果。
二、咨询目标:从负面转化为正向
咨询目标是心理咨询工作非常重要的环节,咨询师要和来访者一起商讨,既要根据咨询师对来访者的评估,也要考虑来访者的实际需要,由双方共同制定。咨询目标越具体越容易见到效果,但具体目标受到终极目标指引,不是力求帮助来访者直接解决问题,而是最终促进来访者心理健康和发展,激发潜能,完善人格。
《绽放自信的笑容》中,来访者带来的咨询目标是:中考不“断档”。咨询师没有顺着学生的要求,和学生讨论如何“不断档”。事实上,来访者非常聪明,自己已经做了很多的尝试,但是都没有达到他的目标。咨询师也没有直接否定来访者的目标,告诉他这个目标不好,应该有更好的目标,这样来访者会觉得自己没有被接纳、被理解。基于对咨询目标的理解,咨询师考虑到来访者三天后就要中考,没有自说自话直接深度挖掘问题,让来访者带着混乱走进考场,而是考虑到现实条件,让来访者带着信心去参加考试。咨询师带着好奇走进来访者的内心世界,跟他一起探讨“断档”的意思,在理解来访者、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础上,引导来访者看到消极负面的目标给自己带来的影响,顺势指导他将目标转化为正向:我想要,我可以,我更加……让来访者的内在语言系统发生变化,从而建立信心。这个咨询中的亮点是咨询师看到了来访者的症状,关注到来访者的要求和实际情况,但是又不局限于此,还看到来访者消极、自我否定的语言背后想要确信“我有能力,我可以做到”的真正需要,使学生的思维方式发生转化,在很短的时间里达成了咨询目标。
三、接纳自己:看到“消极”情绪背后的积极意义
《陪你走过迷惘无助》一文中,一个看上去已经解决了高考压力的女生,却陷入了“强迫症”的困扰。对来访者而言,这个强迫的症状是让人痛苦的,她既感到困惑又很着急。看到来访者的人格特质:苛刻严格,头脑中有很多的“应该”,生活是平静愉快的,我的身体和情绪应该要和往常一样,如果我和别人不一样、和往常不一样,那我就是有毛病……一旦出现状况,来访者很容易从消极角度看待问题,她急于摆脱这个问题的困扰,将自身的力量集中在和“症状”的对抗上,反而使问题得到强化。咨询师引导学生看到情绪和身体的反应只是一个信号,它对我们是有意义的,它在提醒有些重要的问题在我们身上发生,需要我们去面对和处理,从这个角度来说,“消极”情绪具有积极意义。在这样的基础上,咨询师引导来访学生接纳自己:接纳自己的优势,也接纳自己的不足;接纳自己的积极情绪,也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接纳自己,允许自己,对自己宽容的态度让来访者情绪稳定,减少纠结,也让她学会关爱身体和情绪。
这个个案中咨询师做的特别重要的工作,不是跟着来访者的问题打转,而是在尊重来访者需要的基础上,引导来访者从觉察、承认自己对消极情绪的否定,到接纳自己的消极情绪,然后付诸行动,关照、呵护自己的身体和情绪。
四、建立连接:我和他人、环境的关系
《秩序的回归》中的来访者是一位小学生,而且是由班主任推荐、家长带着来到咨询室,这和前面三个个案带着比较强烈的求助意愿有很大的不同。和这样的来访者进行工作,是对咨询师的挑战,只有咨询师和来访者建立关系,咨询才能够开展下去。在这个个案中,来访者在生活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 “麻烦”:幼儿时和父母分离,一直由奶奶在老家抚养;四岁时随父母到南京,但父母工作忙,无法关照到他;现在母亲又怀孕了,即将有一个小妹妹……现在,来访者症状的表现是课堂纪律不好,作业不认真,学习成绩较差。咨询师看到了来访者的症状只是孩子求生存的一种应对方式,他很难用语言来表达,只好用症状来表达对爱与关心的渴望。根据来访者的年龄和症状的特点,咨询师营造安全、开放、稳定的氛围后,运用沙盘让来访者进行心灵深处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持续性对话,建构自我疗愈的空间。咨询师不是针对学生的症状,而是看到症状背后来访者与父母、环境相连接的渴望,用耐心和有力量的陪伴,与来访者建立连接,也让来访者有足够的力量学习和他人、和环境建立连接。
四位咨询师体现了很好的专业性:既看到来访者带来的问题,看到来访者要求改变症状的需要,同时又不聚焦在“症状的改变”,而是看到来访者症状背后真正的心理需要,让来访者觉察到这些需要、承认这些需要、接纳这些需要,然后尝试用不一样的方式来满足这些需要,从而看到自身的力量,有勇气去改变自己。
(作者系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特聘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校外硕士生导师)
G448
D
1005-6009(2016)51-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