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团体心理辅导在小学班队会中的运用策略
——以小学五年级班队会为例

2016-04-14戴舒雅

江苏教育 2016年56期
关键词:班队共情班会

戴舒雅

团体心理辅导在小学班队会中的运用策略
——以小学五年级班队会为例

戴舒雅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团体活动中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索自我、调整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促进良好适应与发展的助人过程。班队会结合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教育方式,常用技术有倾听技术、共情技术、中断技术。

小学班队会;团体心理辅导;运用策略

20世纪90年代初,团体心理辅导传入我国内地。它是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形式,具有预防性和发展性。通过采取团体辅导的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利用同侪教育,积极关注每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使团体来帮助成员克服人生路上的种种难题和障碍,让他们积极快乐地踏上成长之路,充分发挥潜能,迈向积极人生。实践证明,与个体心理辅导相比,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有它独特的优势,能增进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

一、小学班队会结合团体心理辅导的优势

以往对小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多是个体辅导,专家认为,“心理辅导”要转为“心理教育”,就是要把心理学作为一门“必修课”来上,所有的学生都上。团体心理辅导能更有效地缓解中小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推动心灵成长。

近年来,团体心理辅导已经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受到重视并开始应用发展。下面从几个方面介绍团体辅导在小学班会中运用的优势。

(一)小学生有团体活动的倾向

在小学里面,学生团体是自然而然存在的,小学生希望从同伴那里得到支持、关心和同感。团体心理咨询的形式可以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同伴交流的氛围,帮助他们自我完善。

作为一个五年级的班主任,笔者需要经常在学生学习课余时间找那些出现学习或其他问题的学生单独谈话,经过与30位不同学生的谈话,发现大部分学生不愿意跟老师积极主动交流,即使交流也是被动的态度,已有的问题重新再犯的几率很高。而在一个积极友好、充满鼓励气氛的班队会中,学生的参与率极高。针对某一个问题,全班80%的学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小学生面临共同的成长课题与困惑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学习和人际交往上会遇到相同的问题和困惑,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他们处理问题的经验和能力都不足,需要适当的学习和指导。团体活动可以使学生在与同学的共同探讨和学习中,辅以教师适当的引导,学习处理相关问题的经验。

【案例1】临近期末考试,学生的压力普遍比较大。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笔者在班级组织了一次班队会,主题为“最近的烦恼”。为了让学生们放下对老师的戒备心理,笔者先讲了自己在他们这么大年龄的烦恼,拉近跟他们之间的距离,让他们明白原来老师也是有烦恼的,有烦恼是正常的。然后按照座位的顺序,让同学们一个个站起来讲自己最近的烦恼,并告诉同学们,当别人讲的时候不要进行批判和评价。第一个同学有点不自信地站起来说:“我希望期末能取得好成绩。”第二个学生说:“我怕我期末考试考不好,我爸妈打我。”第三个学生说:“我怕期末考试不及格,同学们看不起我。”连续几个同学讲的都是对期末考试的担忧。其他孩子有的非常认同地点头,有的若有所思地想着什么。

全班61名学生,有48位学生的烦恼跟成绩和学习压力有关,这是这个年龄段的在校小学生面临的共同的成长烦恼。发展心理学家认为,11-16岁的青春早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飞跃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为:强烈关注自己的外貌和风度;深切重视自己的能力和学习成绩;强烈关心自己的个性成长;有很强的自尊心。这些特点会使他们的情绪和心境出现不平衡乃至暂时性的紊乱,如出现烦恼、孤独、压抑等消极情绪。

二、团体心理辅导在小学班队会中的常用技术

(一)倾听技术。倾听是在接纳基础上,积极地听,认真地听,关注地听,并在倾听时适度参与。倾听是心理辅导的第一步。在班队会中,教师常用某些简单的词、句子,例如“噢”“嗯”“是的”“然后呢”“还有吗”或动作来鼓励学生继续讲下去,这是一种倾听的技巧,简便实用,效果较好。最常用、最简便的动作是点头。但点头时应认真专注,充满兴趣,并且配合目光的注视,同时这种点头要适时适度。

倾听时容易出现的错误:(1)急于下结论;(2)轻视学生的问题;(3)干扰、转移学生的话题;(4)做不适当的道德性或正确性评断;(5)不适当地运用咨询技巧(询问过多;概述过多;不适当的情感反应)。作为普通教师,非常容易做道德性或者正确性判断,一方面,这样容易使学生不再敞开心扉,停止表达;另一方面,教师无法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行为相关内容,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的问题。

【案例2】在一次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班队会中,一个学生说“最近我们班打人的现象特别多。”我询问学生都有哪些打人的现象。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我继续问打人的原因是什么。同学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抢答。等大家都说完,我开始抛出自己的观点:刚才有位同学提到了打人可以发泄,我们青少年心中有不满需要发泄是很正常的。但人之所以是高级动物,就是因为除了通过暴力来解决问题外,还有更好的办法,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话音刚落,同学们更积极踊跃地发言了,给出了很多很好的方法。通过教师富有技巧的观察、分析、询问,层层探讨,澄清事实,分析打人背后的原因,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方案,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去体验和行动。

(二)共情技术。共情是指设身处地地体验别人的内心世界。将共情技术运用在班会中就是教师对于学生内心世界的理解及体验。教师通过共情,能够使学生感到自己是被理解的、被接纳的,可以促进学生进行深入地自我探索和自我表达,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深入地交流。

【案例3】在班队会“最近的烦恼”中,当学生们分享完他们的烦恼后,我注意到他们比班会刚开始时轻松了很多。我请几个同学说说当他们把烦恼说出来,并且听到其他同学的烦恼后是什么感觉。小柏说:“以前以为只有自己害怕考试考不好,原来大部分同学包括一些成绩好的同学都害怕。”我反馈道:“当你知道不是只有你一个人害怕考试成绩,你就没有那么孤独和紧张了,现在你感觉轻松了很多,是不是?”“嗯嗯!”小柏激动地点了点头。教师的共情接纳了学生对产生负面情绪的不安,使师生关系更近一层。

(三)阻断技术。对于团体中无建设性的行为,应以适当的方式加以阻止。虽然团体心理辅导需要创造积极、友好、安全的环境,但教师作为团体心理辅导的带领者,仍然需要把握团体进展的整体方向,对于班级中个别学生的调皮捣蛋现象,需要有技巧地制止,并将团体带回正常的轨道。

【案例4】一次班队会主题是“理想中的我”。当我要求学生谈谈自己的观点时,一位平时喜欢故意捣乱的学生说:“某某同学认为自己是美男子。”教室里顿时炸开了锅,良好的纪律一下子被破坏了。我对这个捣乱的同学说:“老师认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我们今天谈的是自己,所以也请你说说你理想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这样,既没有破坏班会和谐的氛围,同时维护了捣乱同学的尊严以及班级的整体纪律。

除了以上几种常用的团体心理辅导技术以外,还有其他很多实用的技术和技巧。只有真正在班会中去运用这些技术并不断分析和总结,才会提高自己的团体心理辅导技能,造福于学生。

G441

A

1005-6009(2016)51-0036-02

戴舒雅,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宁小学(江苏连云港,222000)教师,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班队共情班会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实践体验让班队活动“实”起来
班队课与微课程亲密“联姻”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
微班会:管窥班会的现实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