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让规范扼杀了孩子的童真

2016-04-14张玲珑

江苏教育 2016年53期
关键词:童真书法规范

张玲珑

别让规范扼杀了孩子的童真

张玲珑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书法学习的必经之路是临摹先人名碑名帖,通过不断地形似和神似的重复书写,领会书写的技法要领和审美情趣,这样的临摹过程对一个人的眼手调控和身心毅力是很大的考验,对于一个充满童真的小学生来说这无疑是一份巨大的挑战。再加上现在小学生的作业量大,在身心上对汉字书写或多或少会产生疲惫感和抵触心理,不少孩子不愿意学书法,或者学习一段时间后兴趣渐无,作品了无生机。在书法教育中,规范孩子书写的同时,保护孩子的童真更重要。

书法教育;规范;自由;童真

一、一块橡皮引发的观察:规范中扼杀了童真

在一次三年级学生教育质量调研中,笔者发现一个孩子很快就写出了答案,可又不假思索地拿起橡皮擦“唰唰唰”地擦掉,把原来的答案又写了一遍,他看了看,觉得还是不满意,又拿起橡皮擦掉,反复几次,纸都擦破了,最终他换上修正纸,无奈地写上第一次的答案,可此时卷面效果却不堪一睹。事后笔者问他为什么要那样做,他说:担心字写不好。其实笔者看着那字写得也还不错,笔画工整、大方整洁,而且答案正确。

笔画工整、大方整洁,已经达到了三年级学生的书写要求,为何这位孩子还会这样做呢?从他毫不犹豫、娴熟的修改动作中,能看出来这是经常训练的结果。教学过程中统一的要求,让孩子渐渐地对橡皮形成了依赖,虽然在修改中可能得到满意的效果,但是容易让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惯,致使孩子缺乏自信。这种现象在小学书法教育中比比皆是,而往往被我们忽略,并乐此不疲地进行着。如:全班几十个孩子学习同一风格的字体;统一孩子的执笔方法;从现在的集字字帖中抄作品……过于规范的行为正在逐渐抹杀孩子的天性。

二、一种现象带来的思考:规范中呼唤童真

“真”是一种自然本性,《妙真经》中说:“自然者,道之真也。”孩子的“真”是什么?是孩子年龄特征、个性、行为、情感的自然流露。在对众多教育教学现象的观察中,我们发现在教学中过度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使孩子不敢逾越,久而久之,孩子容易丧失“真我”。

1.学校统一规范管理的“效果”。

《庄子·秋水》中有言:“谨守而勿失,是谓反其真。”学校管理中,为了达到一致、美观的效果,将所有学科或者所有学生都用一种规范来要求,在这种规范中学科特性和孩子个性逐渐失去,形成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格局。所以,我们通常能看到一所书法特色学校中的学生书法作品,就是某一种书体和格调。

2.教师缺乏心理研究的“后果”。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个性特点,他们对艺术的感受和表现也不尽相同,不能用同一种内容、方法、标准来对待。书法学习中,性格开朗的孩子,善于写长线;性格文静的孩子,行笔沉着,不急不躁;好动、活泼的孩子,他们的运笔、结构通常不稳定……所以,在书法教学中很多孩子不是写不好,而是没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有教师缺乏对孩子的心理了解,将书法课机械地用口诀、规律来套用,而忽略了孩子的兴趣、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

3.教师缺乏专业水准的“成果”。

虽然书法课现已纳入课表,进入学生课堂,但执行起来的难度还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困难还是书法教学的师资问题。目前,小学的书法教师一般是语文教师兼职,其中不乏字写得好的,当然也有具有一定书法基础的专职书法教师,但他们对书法专业的水准还是相对欠缺的,绝大多数的书法教师缺乏上岗后的书法专业体验和提升。教师自己都缺乏书法活动的经验,又如何能让孩子的书法个性创造力得以发挥。所以,不少书法教师只会上自己会的、拿手的、容易准备的课,而那些书法欣赏、书法史等方面的课则成了教材中的摆设,有的虽然上了,但是缺乏专业的深度和精神。

4.艺术教育缺乏艺术的“结果”。

“人需要艺术,培养人的教育也需要艺术。”现在书法教育的过程中,对书法课的评价更多地看学生作业效果,而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中参与的感受、感情的激发和个性特点的表现,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把书法课教学等同于写字课教学。

5.孩子个人惰性使然的“因果”。

在书法课上,教师往往会进行过程性的示范,也会用范例和实物特征进行启发,重复或过多地借鉴范例中的内容、效果等,使学生过于依赖现有的素材。所以有很多学生在上书法课时的练习写得很好,而一旦写作业便好似换了个人写的字。

三、一份责任的期待:规范中回归童真

1.换位思考:用童心体悟童真。

童真是一种儿童年龄特征自然状态的流露,不是过分地受成人的干扰表现出来的。在如今急功近利的时代,许多孩子在教师期盼学生获奖和家长望子成龙心理的驱使下,机械地、麻木地进行着各种技能技巧的重复练习,有的干脆就按老师安排的草稿来写作品,虽然换来了让老师和家长炫耀的结果,但这种过程也许不是学生真心想要的,作品也不一定是学生真心想表达的。教师不妨从儿童的角度来对待学生,用童心去感受孩子真切的书法成长需求和表现特征。

(1)孩子需要良好的艺术环境。美国教育家杜威曾做过如下的描述:“如果我们留心看看一般的教室,例如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一行的简陋的课桌,紧紧地挤在一起……另外,有一个讲台,一些椅子……我们看到了这些情况,就能推断在这样的场所可能进行的唯一的教育活动。”在如今的中国,如杜威所描述的环境中开展书法教学活动的又何尝少见。教学环境所提示出的信息,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变化和思维的启发,所以置身某种场所就想做某种事情。书法教学场所必须有艺术的韵味,要能让学生感受到书法教室和一般教室的不同,并能从中产生心境的变化,而激发创造的灵感。所以,许多学校花大力气打造书法专业教室,让人置身其中就有要学的冲动。

(2)孩子需要亲身参与艺术活动。当孩子看到新鲜的、喜欢的、别人都在做的事,他们就会不自觉地想参与到其中,自己亲自来探个究竟,一方面满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加深了孩子对艺术表现的理解和表达。笔者上过一节《中国印》的写印稿课,孩子们的兴趣非常浓,在拓展中展示了陶泥印,不少学生在课后竟然也用陶泥做成不同造型印纽的泥块,然后刻上字,从中得到了过程的体验。孩子对书法作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3)孩子需要艺术体验过程中的愉悦。审美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证明:绘画过程本身比绘画结果更令人愉快。“书为心画”,书写过程也是一种心境和情感的反映,《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之所以被推崇为中国三大行书也因为这一点。虽然学生的书写不是很精,但他们的笔性也会告诉我们当时是什么心情。当然,学生的学习只有在愉悦的体验中,才能更大地激发学习动力和提升学习效果。

(4)学生需要适合年龄特征的书法表现。学生的作品本应有孩子的稚气、童趣,而不少学生表现的作品似乎不是自己所见、所想、所感,他们的作品为迎合家长、教师的成人审美,为适合某种主题的需要,在内容和主题上缺乏真实的内心表现,所以对某些展览、比赛中的作品我们经常能观一而知百。儿童有儿童的心理世界,他们有独特的观察视角、天马行空的幻想,他们也不希望自己的想法和愿望被别人左右,教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想表现什么,而不是让学生去刻意表现什么。

纵观全国大型的学生书法大赛的作品,其作品形式、尺寸可与当今书法国展相比。在造型上、技法上,能见到不少孩子的作品相当纯熟,几乎看不到儿童的影子,这不得不说是受专业训练的结果,但也不可否认是在“拼老师”。书法国展的作品是成人多少年的积累才修来的,而孩子的作品与成人作品接近,这种现象是不是违背了孩子天性的发展呢?成熟的作品固然好,但对于孩子来说,能看出“成长”的作品比成熟的作品更有价值和意义,更能为欣赏者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品味空间。

2.提升素质:用专业引导童真。

(1)提升书法专业水平。郭声健在《艺术教育》中说:“小学美术教育需要的不是只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而其他方面比较薄弱的单项型教师,需要的是哪怕美术专业技能并非很突出,但能涉猎各美术门类,整体艺术素质比较高的全能型教师。”书法教师也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运用书法专业素养和艺术教学规律,并充分发掘各种书法形式美感,开发艺术的广阔审美空间,将各种科学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地运用,丰富教学形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小学书法教师的素质要求,应该比专业书法家更全、更广、更高。

现在的书法教师队伍中,很多老师都是非书法专业的,可能对某种书体掌握得很牢,但不一定了解其他的书体。书法课上,一个班级的孩子几乎都学习颜体、欧体等统一字体,不同个性孩子的书写心迹本应是各有特色的,然而一个班的作业展览看下来全一种风格。这不得不说与教师的专业素养有很大关系,教师会什么就教孩子什么的现象,在小学书法教育中表现得还是非常突出的。所以,小学书法教师不要自己曾经会什么,到现在还是会什么,不断提升自身书法专业技能的修养是必须的。

(2)提升教育学、心理学的专业能力。小学书法教师队伍中,有一些是外聘的艺术家,他们在专业上也许有着很深的造诣,但对于孩子的教育来说,他们不一定懂得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来展开书法教育,所以有的学校会为外聘书法教师配备一个助教来管理班级。

3.机智应变:用方法呵护童真。

英国教育家托马斯·沛西·能说:“解决教育上绝大多数实际问题的钥匙在于了解游戏。”首都师范大学杨景芝教授从事几十年基础美术教育教学的研究,基本不为孩子进行作业的示范,而是通过引导观察、体验、鼓励,让孩子自己去认识事物特性,获得直观感受,再进行直觉表现。书法的操作性很强,教师不示范,孩子基本是不知道怎么下笔的,但有些教师的示范也并不一定是正确、科学的,也许就会误导孩子。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去尝试书写,再对比观察,哪种写法与原帖更贴近,当然也可以采用书法学习最有效的方法——摹帖。也有孩子因为生理发育原因,对五指执笔法会感到不习惯,很长时间也做不到位,那么老师也不必强求,因为五指执笔也不是唯一的执笔方法。

孩子在写书法作品时经常会出现写错字、漏字的现象,教师该怎么办?其实这种情况是很自然的,天下三大行书哪一件没有涂改、补充的痕迹,这反而增强了作品的形式感,表现出了时间性和作者感情。再说书法作品中的错误也可以通过落款来补充说明,教师还可以借此来讲讲中国书画作品中的题和跋。

4.突破常规:让自由放飞童真。

曾经听大学老师说:大师都出自民间,诸如梵高、齐白石、毛泽东等,他们都不是科班出身,但对人类、艺术的贡献都是非凡的。也有人说:“受教育的程度越高,所受的约束也越大。”有时候“不按规则出牌”反而拓展了思维的发挥,为创新提供了更广的空间。书法教育是创造性思维发挥的教育,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他们不愿被别人的思想所左右,这也为他们进行艺术的创造提供了前提。然而,更多的艺术教师是不让孩子越雷池半步的,殊不知,给孩子的空间有多大,孩子的创造能力就有多大。

其实书法教育是很成人化的,从笔画的造型、字形结构、章法形式,到表现载体的内容,无一不是成人化的标准,那么真正属于孩子的有什么?想想,也只有书写内容、表现书体、作品幅式上能让孩子自己去选择了。现在的书法作品,大部分都是那几首耳熟能详的古诗,都是欧颜柳赵,有儿童痕迹的有多少?让孩子自主创作的又有多少?多给孩子自主选择、发挥的空间,回归孩子真实的自我,才能让童真有发挥的余地。不要担心孩子做不好,而要关注孩子会不会自主地、有想法地去做。

2014年,笔者参加江苏省中小学艺术教师赴英国培训,授课老师大卫说:“艺术就是要打破规范和规律,艺术的创造性才能得到发挥。”规范是明文规定或约定俗成的标准,它有着统一的要求和模式,虽然规范在很大程度上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规范也统一了孩子书法学习活动的标准,容易让孩子的思维和能力受到局限,对于感知灵敏、情感丰富、创造独特、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孩子来说,过度规范无疑会对孩子的童真造成一种挫伤,我们需要在规范中归还孩子一些自由,让孩子的童真得到自主、自然地发展,才能促进孩子思维、个性和心灵的健康发展。

J292.1

B

1005-6009(2016)48-0074-04

张玲珑,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刘海粟小学(江苏常州,213161)发展中心副主任,一级教师,中国教育学会书法教育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猜你喜欢

童真书法规范
爱上游戏,回归童真
书法
来稿规范
来稿规范
书法欣赏
书法
PDCA法在除颤仪规范操作中的应用
来稿规范
“想东想西”展童真
快乐作文,童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