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陕甘地区吴家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2016-04-14吴小伟吴宝鹏王振明

地球 2016年8期
关键词:毒砂热液金矿

■吴小伟 吴宝鹏 王振明

(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24)

川陕甘地区吴家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吴小伟 吴宝鹏 王振明

(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24)

本文着重介绍了川陕甘地区李家沟金矿矿床的地质特征,扼要论述了吴家沟金矿矿床王子平矿段形成的地质背景,对王子平矿段的成矿规律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在该地区地质找矿工作中起到参考作用。

川陕甘吴家沟金矿床特征

近年来,中陕核工业集团二一四大队有限公司在吴家沟地区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发现了吴家沟金矿矿床。通过对吴家沟金矿矿床的发现,弥补了川陕甘地区在后龙门山造山带内寻找具有工业价值的金矿床空白,也为在该地区寻找大型、特大型金矿床提供了参考依据。

1 区域地质特征

吴家沟金矿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扬子板块北缘与秦岭造山带及松潘—甘孜造山带的结合部位。以阳平关—勉县深大断裂为界,北侧为碧口地块,南侧为扬子板块西北缘后龙门山造山带,金矿床位于后龙门山造山带内[2]。

2 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

矿区出露地层有震旦系下统、上统陡山沱组及灯影组,寒武系下统、下统宽川铺组及双河口组,奥陶系下统陈家坝群,志留系下、中统及第四系。

2.2构造

受阳平关—勉县深大断裂及宽川铺断裂影响,工作区断裂构造发育、褶皱构造次之。断裂构造按展布方向可分为两大类:近东西向断裂和近南北向断裂。近东西向断裂性质主要为压扭性逆冲断层、逆断层;近南北向断裂性质主要为平移断层。王子平矿段Ⅲ号金矿带主要受控于近南北向断裂性质的平移断层中[3]。平移断层带具有先显著的压扭性质,无论沿走向或倾向均有明显的舒缓波状及膨大、狭缩、尖灭、再现的特征[4]。平移断层带内充填大量的炭化泥质、角斑及角砾岩胶结物,角砾一般为棱角、次棱角角状。结合金矿体的特征,认为这些断层早期的压扭性质给金矿体的产出提供了良好的导矿通道和储矿空间位置。而后期的近南北向断层虽然对金矿体有一定的破环,但是破坏力度有限。

2.3围岩蚀变

围岩岩性为灰白色白云岩、青灰色变质砂岩、灰黄色砂质板岩及浅黄绿色千枚岩。蚀变以黄(褐)铁矿化、硅化为主。

3 金矿体地质特征

金矿体主要赋存于由蚀变长石砂岩、千枚岩、砂质板岩、白云岩等组成的构造碎裂蚀变岩中。矿体形态呈层状,总体产状45-50° ∠45-53°。Ⅲ-1号矿体由3个探槽19个钻孔控制,工程控制长度720m。单工程矿体厚度一般2-6m,最小0.71m、最大17.42m,平均厚度4.12m;单样金品位一般1-4×10-6,最高11.50×10-6,单工程矿体金品位一般1.5-2.5×10-6,最高3.32×10-6,平均2.16×10-6。

金矿石风化后为浅灰褐-黄褐色、新鲜面为灰-灰黑色(照片2、3);具显微变晶结构、砂质结构、碎裂结构,块状构造等。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毒砂和少量的闪锌矿、银金矿、自然金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泥质、碳酸盐等。

4 成矿地质背景

4.1金的成矿物质来源

笔者认为该金矿矿床的物质来源为后龙门山造山带的褶皱基底[5]。通过对矿区矿石的电子探针结果数据分析可以看出,矿石中金主要赋存于黄铁矿及毒砂中,而黄铁矿中微量元素Ni含量较低,Co/Ni比值一般在1-3之间,独居石微粒中Ce2O3、La2O3含量均较高而Gd2O3含量较低,中低温热液交代成因特征明显。褶皱基底热液由构造影响,在抬升过程中不断萃取围岩中的金元素,沿纵深断裂通道向上抬升,成矿热液运移至层间挤压破碎带、碎裂岩和滲透性较好的砂岩中,随着动力、温度、压力等减弱,矿物质析出成矿,形成金的初始化富集。

4.2金与毒砂的关系

矿区所见毒砂有针状银白色,地表风化后为暗褐-铁锈色。据地表所见,金与毒砂紧密伴生,其含量与毒砂含量呈一定的正变关系,即矿石中毒砂含量越高,金品位越高。工作初期一直认为,在矿区的矿石中,只要能见到毒砂,矿石的就必定含金。随着工作研究程度的深入,通过对比大量钻孔样品分析结果,大量样品中见到毒砂,但却不含金。但是尽管如此,毒砂在区分矿与非矿中仍有很大价值。经过综合研究分析发现,只有毒砂化、黄铁矿化、硅化三种蚀变叠加愈强,蚀变愈强,金品位愈高;同时在断层带中,微裂隙及石英微细脉愈发育,毒砂化、黄铁矿化、硅化蚀变愈强,金品位愈高。任何单一的蚀变都不利于成矿。

5 结论

5.1矿床的成因

(1)成矿物质来源:褶皱基底热液由构造影响,在抬升过程中不断萃取围岩中的金元素,沿纵深断裂通道上升,成矿热液运移至层间挤压破碎带、碎裂岩和滲透性较好的砂岩中,随着动力、温度、压力等减弱,矿物质析出成矿,形成金的初始化富集。

(2)构造条件:金矿化带严格受构造控制,近东西向及近南北向构造既为热液上升运移的通道,同时为金成矿提供了储矿空间。

(3)热液条件:来自褶皱基底热液以及构造热液、地下热卤水汇聚一起并不断淬取围岩中的金元素,形成成矿热液,沿断裂通道上升,经过热液交代作用,充填于岩石裂隙和断裂破碎带中及断裂构造交汇部位等有利于富集成矿的空间地段。

5.2找矿标志

(1)在矿区开展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发现多处异常区,通过异常查证,发现多处金矿化带。因此、该区化探异常及查证成果可作为找矿的直接标志。

(2)金矿化蚀变带受NW-SE向平移断层带控制,构造控矿特征明显。因此,NW-SE向平移断层(带)是重要的找矿方向。

(3)矿石中毒砂化、黄铁矿化、硅化等蚀变的相互叠加也可作为该区找矿的标志。

[1]王义忠等.陕西省宁宁强县吴家沟地区金矿详查地质报告[R].2013.

[2]裴先志等.陕西省宁强县吴家沟金矿王子平矿段控矿构造研究报告 [R].2013.

[3]王德权等.陕西省宁宁强县吴家沟地区金矿观点 [R].2013

P62[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160-1

吴小伟(1986~),男,助理工程师,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地质学专业,研究方向为事地质勘查。

猜你喜欢

毒砂热液金矿
氧化对毒砂可浮性的影响①
中国十大金矿排名
加纳Amanforom矿区Ⅲ号隐伏金矿带的发现与评价
Premier金矿公司简介
西岭金矿——中国最大单体金矿
含砷硫化铜矿浮选除砷研究进展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金矿理论认识
塔东热液地质作用机制及对储层的改造意义
层结背景下热液柱演化的实验模拟*
含氧溶液中毒砂氧化溶解的XAFS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