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东安金矿床金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016-04-14冀岩丰
■冀岩丰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七队黑龙江绥化152000)
黑龙江东安金矿床金银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冀岩丰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七〇七队黑龙江绥化152000)
东安岩金矿床是黑龙江省近年来发现的具大型远景的浅成热液金矿床,经济意义巨大。在该矿床的找矿过程中,地球化学方法在发现矿体方面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该矿床的主要成矿元素Au、Ag在表生-内生环境中的分布特征的探讨,阐明Au、Ag在该矿床中的分布规律,为建立该矿床的成矿模型打下基础。
东安岩金矿床黑龙江省地球化学
1 矿床地质概况
东安矿床位于逊克火山盆地中宝山隆起带与库尔滨及阿廷河火山凹陷交接部位,近SN向逊河—铁力—尚志岩石圈断裂及库尔滨壳断裂东侧2。侵入活动和陆相火山—侵入作用强烈,近SN、NE、NNE向断裂发育,是该区主要控矿因素。
矿床南延地带分布上元古界张广才岭群中酸性火山—沉积建造和下寒武统西林群碳酸盐—细碎屑岩建造,构成该区的初始矿源层4。矿区出露的早白垩世火山—侵入岩与成矿关系密切,成矿与次火山岩有明显的依赖关系。侵入岩主要晚印支期碱长花岗岩,是该区成矿的另一重要围岩。脉岩类为与矿体密切伴生的细粗碱长花岗岩。构造以断裂和火山机构为主,近SN、NNE、NE向断裂是主要赋矿空间,火山机构以火山通道为主,赋存其间的隐爆角砾岩是该区导矿和成矿的有利空间。
2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2.1表生地球化学景观
该区属北寒温带、大陆季风性气候。属北寒温带森林沼泽景观区。沟谷发育,植被生长茂密,在地势平缓的部位,残坡积及第三系覆盖较厚,永冻层发育。
区内岩石以物理风化为主,生物风化、化学风化次之。土壤在区内发育不一,A层普遍发育,沟谷中发育较厚;B层在非火山区发育,火山区只在缓坡和沟谷上段发育有一定的B层土壤;C层在山坡和山顶鞍部发育完好,但一般较薄1。土壤主要由有机质、粉砂质粘土及粉砂、砂砾组成。该区表生介质这种以粘土矿物成份少、而有机质成份高,且不同部位变化大的特点,是影响该区成矿元素在表生过程中迁移富集的重要因素,使易被粘土吸附的指示元素在该区表生过程中流失,成矿元素在其中的含量变化大无明显规律,只有Ag在水系沉积物样品中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其它元素无分布类型不明显。
此外,该区广泛分布的第三系砂砾层中富含铁锰质,加上其本身含金等特点,对成矿元素在该区表生环境中的分布(尤其是金)有较大的影响3。
2.2表生介质中各元素的分布特征
该区AuAg的高背景区分别为:Au元素主要分布于平顶山、东风山、大安河金矿及该区西部的跃进林场,东安金矿及外围和逊克一带也分布有面积较小的三处金异常;Ag元素分布于中加里东花岗岩类四周,与古生界地层和Pb、Zn、Au等矿化有关。
在区内主要沟谷(乌宋岗河)的砂砾中自然重砂中普遍见有自然金,只在上游见有自然银。所有自然金和银的粒径均很小,一般在(0.1-0.3)mm。自然金在上游(近5号矿体)多,且棱角明显,只有少量磨圆度很好,越往下游磨圆度好的所占比例越大,但始终是棱角明显的多。这一特点表明沟谷中自然金、银主要来源于区内的矿体,只有少量的自然金来源于第三系(搬运距离远磨圆好);且区内自然沟谷中的环境相对适宜于金的富集。
在区内所有矿体附近的水系中均分布有水系沉积物异常,其特点为:异常以Au、Ag为主,呈不规则面状,连续性较好,其它元素只在局部出现,且值低;Au、与Ag异常分布范围大致不同,但相关性差,其它元素对相关性也不好;异常高值部位与已知的矿体对应较好,可据矿体将异常分解为三个小异常,在这三个异常中Au与Ag均呈明显的正相关;因子分析表明除Ⅹ号矿体群异常中Au受多因子控制外,其它矿体异常Au与Ag受同一因子控制。
区内内土壤中Au、Ag分布较简单,其特点为:矿体上方一般分布有呈带状连续(高值)Au异常;单点高值Au异常一般与地表矿化或含铁锰质较高的第三系砂砾对应;Ag异常范围相对较小,且无高值出现。
2.3岩石中金、银的分布特征
各类岩石中Au、Ag含量见表1。从表中可以看出Au、Ag在各类岩石中含量均较高,均可为成矿的物质来源。
较老的印支期岩石中Au、Ag含量较高,但Au与Ag相关性差;而在燕山期、白垩火山侵入岩石及各类岩石的蚀变岩中,受成矿作用的影响较除Au、Ag含量高外,Au与Ag相关性较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5,且蚀变岩中Au、Ag含量较之其原岩均高,且相关性更明显。
3 结论
经统计,各岩性中Au、Ag成矿元素含量较高,且变化系数较大,显示出其有富集趋势。而其他元素也有一定的富集,且As在潜流纹岩和隐爆角砾岩中变化系数较大,说明该区热液活动较强。其它元素变化系数不大,只有少量元素在少数岩性中较高,反映出与其来源或富集环境有关,体现出浅成热液矿床的特点。
P59[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