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若羌县拉配泉-齐勒萨依铜金多金属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
2016-04-14尚海军
■尚海军
(新疆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新疆若羌县拉配泉-齐勒萨依铜金多金属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潜力
■尚海军
(新疆地质勘查基金项目管理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2)
若羌县拉配泉-齐勒萨依铜金多金属矿地处阿尔金山东段,属塔里木地层区,塔南地层分区,阿尔金地层小区,区内成矿条件优越。通过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在区内圈出Au-Cu-As-Pb综合异常,通过地质测量、地化剖面、探槽查证发现两条铜金矿(化)体,找矿潜力较大。
拉配泉-齐勒萨依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潜力
工作区位于阿尔金山东段,行政区划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管辖。气候属典型温带大陆性荒漠或半干旱荒漠气候。
1 矿区地质特征
工作区地处阿尔金山东段,属塔里木地层区,塔南地层分区,阿尔金地层小区。区内地层由老到新出露有:中—上太古界米兰岩群(Ar2—3M)、长城系巴什库尔干岩群(ChB)、蓟县系木孜萨依组(Jxm)、上寒武统塔什布拉克组(∈3t)、中—上奥陶统拉配泉组(O2—3l)、上石炭统因格布拉克组(C2y)、下二叠统棋盘组(P1q)、渐—中新统干柴沟组(E3N1)g、中新统油砾山组(N1y)及第四系。
区域变质作用广泛分布于整个预查区内,在拉配泉组(O2-3l)中表现尤为明显,岩石变质程度达到低绿片岩相-绿片岩相,变质程度不深,变质岩有各种浅变质的片岩及千枚岩、大理岩化灰岩,变质矿物组合为:绿泥石—绢云母(白云母)—钠长石等,标志矿物为绿泥石。在米兰岩群中岩石普遍混合岩化。
2 地球化学特征
因本次工作1:2.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仅在拉配泉预查区进行,故只叙述该区的地球化学特征。
2.1单元素的背景分布特征
在区内开展了1:2.5万水系地球化学测量,分析了Ag、As、Au、Bi、Cu、Mo、Pb、Sb、Sn、W、Zn等11种元素。11种元素的背景值高于地壳克拉克值的元素有Au、As、Pb、Sb,其中As、Sb元素的背景值高出地壳克拉克值2-4倍,具有一定的成矿潜力,Pb元素的背景值也高于地壳克拉克值,显示出一定的富集趋势。
从元素的变化系数可以看出,区内元素的变化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Sb-As-W-Bi-Au-Mo-Cu-Zn-Ag-Pb-Sn。变化系数大于0.8的元素有Sb、As,变化系数最高的元素为Sb,相对分布不均匀,起伏变化大,离散程度高,局部富集趋势明显,成矿可能性较大。其余元素的变化系数均小于0.8,其中Au、Mo、Cu、Zn、Ag、Pb、Sn的变化系数均小于0.5,说明这些元素分布相对较均匀,起伏变化不大,成矿可能性较小
2.2综合异常特征
通过对工区成矿地质特征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对比,在单元素异常分布图的基础上,根据元素的分布分配特征及共生组合规律确定主成矿元素,此后按主成矿元素、异常性质、组合特征以及异常所处的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等因素综合圈定。调查区共圈出综合异常6个。主要集中在工区中东部及南部,个别异常面积较大,强度高,元素组合复杂。
HS-1号综合异常分布于工区西北部,面积约0.37平方千米,异常名次第三,元素组合为W、Pb、Bi、Zn、Au、Ag、Cu,主成矿元素为Cu、Pb、Zn。Cu2异常面积0.076平方千米,最大值76.46×10-6、平均值74.66×10-6;Pb1异常面积0.195平方千米,最大值75.6× 10-6、平均值44.98×10-6。异常区是寻找热液硫化物铅锌矿的有利地区。
HS-2号综合异常分布于工区中部,面积约0.22平方千米,元素组合为W、Zn、Sb、Cu、Ag,主成矿元素为Cu、Zn。Cu4异常面积0.085平方千米,最大值102.48×10-6、平均值93.9×10-6。异常区是寻找热液硫物化矿的有利地区。
HS-3号综合异常分布于工区中南部,面积约1.96平方千米,异常名次第一,元素组合为As、Bi、Au、Ag、Sb、Pb、W、Mo、Sn、Cu,主成矿元素为Au元素。Au5、Au7异常面积为0.102平方千米、0.051平方千米,最大值分别为18.6×10-9、9.5×10-9,平均值为18.6× 10-9、9.5×10-9。该异常元素组合较复杂,具有面积大、强度较高、各元素异常套合好,异常区是寻找金矿的有利地区。
2.3异常查证
2010年度发现的矿化蚀变带与HS-2、HS-3号综合异常套和非常好,其异常形态、位置基本与矿化蚀变带一一对应,HS-2主异常元素为Cu、Pb、Zn;HS-3主异常元素为Cu、Pb、Au、Sb,这与已发现的金矿化蚀变带是吻合的。
其他5个综合异常未进行查证(原计划2011年开展此项工作,因续作申请未批准,所以此项工作未作)。本次工作主要针对上述2个异常进行的。
AuⅠ(北带)矿化蚀变带位于预查区中部(HS-2),工程控制长度长约1km,推测长度>1200m,宽约150m,由4个槽探控制,在探槽中见稀疏浸染状黄铁矿化(局部稠密浸染状)、普遍黄铁矿化、黄钾铁矾化、硅化、局部见硫磺集合体,规模较大,工程控制矿化体水平厚度2085m,金品位0.08—0.16×10-6,铜品位0.01—0.45× 10-2。出露高程约2850m。呈带状产出,矿化体产状为200°∠65° —225°∠83°。产状与控矿断裂基本一致。蚀变带走向与断裂大体一致。
AuⅡ(南带)位于预查区中南部(HS-3),长约2km,宽约200—500m,由6个槽探控制,其中探槽TC10中亦仅见弱褐铁矿化,经现场目估,判断其品位很低,故未进行取化学样化验、但已取基岩光谱样进行控制。工程控制长度约1900m,推测长度>2000m。工程控制矿化体水平厚度4—45m。金品位0.08—0.41×10-6,矿化体为层状、似层状。矿化体产状为190°∠60°—220°∠80°。产状与控矿断裂基本一致。蚀变带走向与断裂大体一致。
3 找矿潜力
拉配泉组金的丰度普遍较高,因而金矿所需物源有了坚实的保证。强应变构造带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动力变质热液水成为金的载体。含金动力变质热液水以断层为通道,在诸多断裂中富集,从而形成金矿。已发现两条规模较好,厚度、品位变化均不大的金铜矿化蚀变带,未能对已发现的矿(化)体进行系统控制,目前虽只发现2条矿化带,随着本次工作的全面展开,无疑将会发现更多的矿(化)体,该区具有较大找矿潜力。
F416.1[文献码] B
1000-405X(2016)-8-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