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县壁坑南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2016-04-14白雪徐大伟张昆
■白雪徐大伟张昆
(1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 石家庄050031;2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 河北 邢台054000)
祁门县壁坑南铜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分析
■白雪1徐大伟1张昆2
(1河北地质大学 河北 石家庄050031;2河北省地矿局第十一地质大队 河北 邢台054000)
祁门县壁坑南铜多金属矿位于安徽省祁门县古溪乡境内,位于扬子陆块东北端江南隆起北部边缘,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赣东北铜金找矿区。本文着重从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成矿条件分析等方面阐述分析,总结成矿规律,为进一步勘查地质工作提供地质依据。
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成矿条件
1 区域地质背景
区域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北东端,江南台隆北东缘,属扬子地层区江南地层分区,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赣东北铜金找矿远景区。是中国东部重要成矿带中的“江南地轴东段燕山期Au、Ag、Cu、Pb、Zn、稀土等成矿带”和“西天目山燕山期Au、Ag、Cu、Pb、Zn多金属成矿带”的结合部位。区域内岩浆活动强烈,具有分布广、强度大和多期次的特点,现已发现多处金、锑、铜、铅锌等多金属矿床,如祁门东源钨钼矿,祁门廖家金矿、祁门壁坑铜矿点等。
2 矿床地质特征
2.1 地层
矿区位于中等切割的中、低山区,地势陡峻,沟谷发育,地形较复杂,出露地层有中元古代环沙组、牛屋组一套板岩-千枚岩浅变质岩系,分布广泛,出露面积较大,上元古代青白口系邓家组浅变质含凝灰质砂岩、砂砾岩与震旦系休宁组浅-滨海相碎屑岩分布在北部。中元古代环沙组主要岩性为灰绿色厚层状砂岩、千枚状砂岩夹千枚岩,牛屋组主要岩性为岩屑砂岩、细砂岩和板岩构成的浊积岩层序。
2.2 构造
区域内褶皱构造主要由怀玉山台拱的牛屋山—曹家坝复向斜、太平复向斜南翼边缘的铺岭-花园里向斜构成。研究区位于太平复向斜南翼边缘的铺岭-花园里向斜东段,由青白口系邓家组、铺岭组、南华系休宁组构成两翼,核部为最新地层南华系南沱组,褶轴基本上东西延伸,向东略向北东偏转。伴随区域不同期褶皱构造,相应地形成以北东向为主的一系列的规模较大断层,如牛屋山~古溪断层,环沙~铺岭断层。
2.3 岩浆岩
主要是印支期、燕山期各期次的岩体岩株,如城安岩体、大历山岩体和东园、西园花岗岩闪长岩浅成小岩株。各期次的岩体、岩株受近东西向及北东向断裂的控制。研究区内花岗闪长岩、花岗斑岩、闪长玢岩和煌斑岩脉岩,产于岩体的外接触带、断裂及褶皱构造带中。
2.4 围岩蚀变
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成因复杂,受构造及岩浆活动影响,矿体及围岩普遍具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钠长石化、绢云母、叶腊石化及碳酸盐化蚀变。
3 矿体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矿化体赋存于邓家组石英砂岩及岩屑砂岩中,总体呈近东西向带状展布,矿化地表断续出露长约1.4km,宽度不详,受地层岩性与断裂构造双重控制,矿体走向60°,倾向北西,倾角50°~60°。
3.2 矿石质量
矿石矿物呈不规则透镜状、团块状,粒状、粒状集合体状、浸染状,矿石矿物为黄铜矿、黄铁矿、辉铜矿、兰铜矿、赤铜矿、磁铁矿、磁黄铁矿等,次生矿物有褐铁矿、矽孔雀石、蓝铜矿等,脉石矿物为绿泥石、绿帘石、钠长石、石英、叶腊石、方解石等。铜平均品位含Cu0. 69%,最高0.98%、最低0.48%。
4 成矿条件分析
水系沉积物测量显示区内有Cu、Au、Pb、Zn等元素的综合异常,Cu元素异常有一定浓度梯度变化;区内存在的土壤化探的综合异常点与已知矿点吻合较好,异常具一定浓集中心,展布方向与地层及断裂构造展布方向一致。地层条件:青白口系铺岭组岩石组合为一套变质火山岩系― 安山玄武岩夹碎屑岩,含Cu、Pb、Zn、Fe、Co等元素,其背景值较高。构造条件:矿区内多期次构造活动,尤其是印支~燕山期的褶皱、断裂构造运动为含矿热液的畅通运移、富集堆积构成有利成矿空间。围岩条件:研究区东部紧邻祁门东园钨钼矿区,该矿体赋存于燕山期东园、西园花岗闪长岩中,研究区地层岩石普遍具有绿泥石化、绿帘石化、钠长石化、绢云母化及碳酸盐化等蚀变,表明深部存在隐伏含矿岩体。
区域内生矿产与北东向构造及后期热液活动均有关,研究区地层岩石蚀变强,特别是变质火山岩内铜矿化非常普遍,壁坑铜矿床矿化有一定强度。结合矿床矿石类型及矿物组合特征,初步认为矿床类型属于火山岩黄铁矿型铜矿。
[1]安徽省地质矿产局.安徽省区域地质志 [J].1987.
[2]姚凤良.矿床学教程 [M].地质出版社,2006.
[3]徐晓春,范子良,何俊,等.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铜金多金属矿床的成矿模式 [J].岩石学报.2014(04).
F407.1[文献码]B
1000-405X(2016)-12-45-1
白雪(1992~),女,在读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河北地质大学构造地质学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