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环境下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的根源探析

2016-04-14孙丽群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法务技术系海南海口571100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焦作市档案局河南焦作454000

档案与建设 2016年4期
关键词:档案馆优化环境

康 蠡 孙丽群(1.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法务技术系,海南海口,571100;2.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焦作市档案局,河南焦作,454000)



网络环境下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的根源探析

康蠡1,2孙丽群3
(1.海南政法职业学院法务技术系,海南海口,571100;2.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3.焦作市档案局,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驱动。档案馆生态位演进的客观规律、档案馆新竞争态势的形成、档案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构成了网络环境下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的主要根源。

[关键词]网络环境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档案开放[分类号]G271

网络环境下的国家综合档案馆(以下简称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乃是综合档案馆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带来的新变化,调整和更新自身在网络生态系统中的秩序、位置、资源等生存条件的生态活动。作为综合档案馆面向网络环境而采取的主动性战略举措,它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驱动和影响。具体来讲,在网络环境下,档案馆生态位演进的客观规律、档案服务新竞争态势的形成、档案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及国家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目标构成了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最主要的现实根源。正是这些因素交互催化和作用,使得网络环境下的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显得必要而又紧迫。

1 防止综合档案馆生态位退化,推动其生态位演进的有效手段

总览我国档案事业的信息化进程,可以发现综合档案馆在很多方面似乎并没有发生令人满意的改观。导致这种局势的原因有多种,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组织惯例的制约。

综合档案馆生态位的演进事实上是由一种状态跃迁到另一种状态的历史过程,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其无可避免地会对传统制度和文化、既有职能和服务模式,以及领导者和公众的行为倾向与个人偏好[1]等组织惯例产生路径依赖。如今,这种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正在严重阻碍综合档案馆对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的吸收,使其对网络环境带来的剧烈变化以及机会和挑战难以有效识别和准确把握。在面对网络环境所引发的新的生存与发展态势时,不能客观认识和判断自己的优势与劣势,采取积极措施,实现与外部生态因子的良好互动,进而延缓、迟滞了解决新问题的时机,导致自身资源转化能力、空间占有能力、功能外化能力和作用表现能力未能得到很好的提高,不能及时调整组织内外的资源构成,优化资源质量,占据新的生态空间,培植新的生态关系,从而引起生态位的衰退和萎缩。这种生态位的衰退与萎缩不仅会削弱综合档案馆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也会妨碍其内部结构和功能机制的正常运作。为了阻止综合档案馆生态位的衰退,或减缓综合档案馆生态位衰退带来的负向影响,推进综合档案馆的持续演进,需要对其做出生态位优化部署,通过设置清晰的生态位优化愿景、明确的生态位优化方向和有效的生态位优化模式[2],使之对自身结构、功能、能力以及环境条件等生态位要素实施优化,以提高这些综合档案馆在网络环境下演进的科学性、准确性及其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和消化能力,促使其构建起适应网络环境的内部结构、功能机制和营养格局,实现与网络环境的协同进化。

2 提升综合档案馆整体实力,应对激烈竞争的根本之策

作为综合档案馆生存条件的总和,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既是综合档案馆融入环境,与环境进行物能交换的基本场所,更是综合档案馆区别于其他组织,塑造独特竞争力、发展力和进化力的根本依托,对综合档案馆的竞争态势、发展潜能和进化趋向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从生态位的角度看,综合档案馆的竞争、发展与演化实质上就是综合档案馆对生态位中的生态因子和生态空间进行争夺、选择、占有和利用,亦即综合档案馆生态位变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由于环境中优质生态因子和高适合度空间的稀缺性,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生态位因子,占据生态位空间,综合档案馆与其他相关机构之间就必然出现竞争,引发对生态位的争夺[3]。长期以来,受档案事业管理体制的约定,我国各级各类档案馆都有自己特定的“势力范围”,在服务对象、馆藏来源等方面都有相对明确的划分,各档案馆在业务市场上的交叉面很小,综合档案馆之间及其与其他系统的档案馆之间很少出现竞争状态。由于国家和政府的特殊照顾,其生态位相对于其他档案机构优势明显。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网络打破了这种局面,它使得各种专业档案馆、部门档案馆、企事业单位档案馆以及社会化的档案服务机构(如档案事务所)异军突起,能够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服务理念和有利的信息环境对综合档案馆的生存格局进行挑战,在分流综合档案馆馆藏资源的同时,也不断侵蚀着其用户市场和社会地位,由此大大缩小了其与综合档案馆在服务水平、资源质量、用户群体、技术应用、社会声誉等方面的差距,有的甚至呈现出超越综合档案馆的势头,从而使综合档案馆的竞争优势不断下降(而对于那些即使目前具有优势的综合档案馆而言,随着环境变迁和岁月流逝,其优势也可能减弱和流失),生存处境日益窘迫。针对这种严峻的局面,综合档案馆应该逆势而上,不断寻找新的机遇,通过优化馆藏结构、资金来源、组织机能、智力资本,以及强化资源开发、提升服务水平、加大技术引入等来扩展生态位宽度,完善生态位结构,并充分挖掘自身生态位(资源、能力、功能及时空)因子潜能,从而持续提高在网络环境下的竞争力、发展力和进化力,重新赢得并保持在档案服务领域的独特地位。

3 营造和谐生态,实现综合档案馆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

作为永久保管档案的基地和历史、科学研究及利用档案史料中心的综合档案馆,因其所保存的档案来源广泛、内容多样、时效性长等,不仅关系到个人、政府、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等方面的即时需要,更关系着人类文明的传承、集体记忆的延续和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因而,其可持续发展程度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所谓综合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指要以长远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当前的档案馆工作,自觉地将“持续、整体、平等”的观念注入到发展战略中;坚持“低投入、高效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妥善处理当代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坚持内外环境和谐,使综合档案馆系统与其他系统之间的矛盾和利益得以整合协调,良性运作;坚持保护与利用并重,实现对资源尤其是档案馆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在动态的平衡中谋求全面、整体、长远的进步。

综合档案馆藉由经过其生态位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转换与供需而实现与外部环境的耦合共存,在与外部环境动态作用的过程中,生态位直接影响综合档案馆并承受综合档案馆对环境的反馈,成为综合档案馆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联结纽带。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内涵要求,当综合档案馆的现实生态位与网络环境下的技术、理念、资源及需求等要素相协调时,才能发挥网络环境的最大优势,实现综合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这就需要综合档案馆针对网络环境下档案服务的特点和要求,不断优化内部结构,跟上社会、技术的发展潮流,实现生态位定位准确、要素合理、关系和谐、流转顺畅,并保持与网络环境同步演进。但仔细审视我国综合档案馆的发展境况,由于其资源整合能力欠佳、探索创新能力不强而引起资金、技术、馆藏、人才短缺,思想理念落后,信息化水平和资源共享程度偏低等问题,导致彼此之间生态位差距拉大、生态位效能(资源利用程度)偏低、生态位布局失衡、生态位重叠(馆藏、理念、定位同质化)严重以及生态位空场(满足不了用户需求)等,非但割裂了与网络环境的整体联系,也造成档案馆资源配置的错位与不公平,使蓬勃兴起的社会需求难以得到充分实现,威胁着综合档案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综合档案馆必须与时俱进,着眼于网络环境下档案服务变化发展的趋势,建立一种能够促进自身生态位优化、与网络环境保持协同共进的动态体制,通过设立生态位优化的战略目标,对内外环境中的生态因子进行重组、调整,以形成与网络环境高度吻合和关联的关系状态、组织结构及应变机制,提高综合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4 综合档案馆适应环境变化,满足环境需求的必然选择

以生态学的观点来理解,适应是指综合档案馆针对环境变化,改善自身的行为特征或基因性状,并使之得以遗传,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适应性是综合档案馆保持成长和生命力的内在根源。由于与外部环境构成了一个不断矛盾运动的生态系统,每一个综合档案馆都是在与环境的动态冲突与平衡中发展的。作为环境的产物,它们虽然能够部分地对环境做出修正和改变,但其幅度和广度往往十分有限。因此,综合档案馆要想获得持续的发展与进步,就必须不断改变自身的组织行为和结构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4.1档案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

综合档案馆在国家档案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要想保证网络环境下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对综合档案馆生态位持续地进行优化。档案事业生态系统是由档案人员、档案信息以及档案馆、档案室、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档案宣传出版机构以及档案科研教育机构等要素按照一定规律和原则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要保证档案事业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健康有序为前提。作为档案开放利用的主要基地,综合档案馆由于直接面向社会,起着连接档案部门与外部环境的桥梁作用。档案事业生态系统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一方面需要综合档案馆通过其生态位不断从外界吸收有用的信息、技术、人才、理论、经费等生态养分,另一方面又需要其通过生态位对外界输出档案产品与服务,满足外部环境形形色色的档案需求。综合档案馆生态位选择是否恰当、优化是否及时、功能机制是否流畅等,不仅会直接影响综合档案馆与其它档案馆及档案室、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档案宣传出版机构和档案科研教育机构等要素的关系,也会影响到整个档案事业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的物能交换和信息流通,进而影响到整个档案事业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与有序发展。故而,作为档案事业生态系统的子单元,综合档案馆生态位的演化必须与档案事业生态系统的演进相适应。而今,在网络环境的催化促动下,我国档案事业生态系统正发生历史性的转变,其构成要素中的档案宣传出版、教育科研以及档案室等部门都在乘着信息化的有利时机,大力优化自身的生存条件(即生态位),不断获得新的进步与发展;而档案事业生态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信息、物质和能量流动的规模则急速扩充,速度亦大大加快。这必然要求综合档案馆积极响应,对自身的生态位要素和功能持续进行优化。如若综合档案馆不能及时作出回应,跟不上网络环境下档案事业生态系统其它主体的生态位优化步伐以及档案事业发展的全新要求,就会造成短板效应,给整个档案事业带来巨大制约,导致档案事业生态系统的功能失调与紊乱,阻碍档案事业的现代化进程。

4.2建设档案强国的内在要求

为了跟上文化强国建设的步伐,2012年2月,国家档案局提出要“努力建设档案强国”。自此,我国档案事业有了新的更加宏伟的战略指向。所谓档案强国,就是在世界各国中,档案工作的主要方面和领域都名列前茅并能对别的国家及国际档案界产生影响的国家[4]。从一国档案事业在全球档案事业生态系统中的位置来看,要建设档案强国,就需要该国的档案事业在全球档案事业生态链上占据较高的生态位,增强对其他国家档案工作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而建设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档案事业同样离不开作为国家档案事业主体的综合档案馆的积极参与和有效作为。因为,档案强国战略属于国家层面的宏观构想,其政策和规划主体是中央政府和各级地方政府,真正实践档案强国战略的主体则是档案部门,档案强国建设的战略任务需要分解落实到包括综合档案馆及其人员在内的档案管理服务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个人身上。生态位优化作为网络环境下保证综合档案馆优质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对于建设强大的档案事业及至建构档案强国具有极为特殊的意义。纵览当今世界档案强国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老牌的英、法、德等欧洲国家,还是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加、澳等国,其之所以能够长期居于世界档案事业生态系统的顶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强大。这些国家的综合档案馆,除了拥有丰富且影响深远的档案资源、强大的经济支撑、先进的服务理念、一流的档案人才,以及广泛的社会支持和发达的信息技术外,更以其锐意进取的精神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引领本国档案事业披荆斩棘、开拓创新,不断攀越世界档案事业的高峰,占据着全球档案事业生态链的高位。如果离开综合(国家)档案馆生态位的整体提升与优化,档案强国就只会成为美丽的空中楼阁,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在世界档案事业体系中地位的衰落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在网络化、全球化背景下,要提高我国档案事业在国际档案界的地位,早日实现档案强国的战略目标,就需要综合档案馆积极作为,通过对自身资源因子、功能因子、时空因子和能力因子的优化,来为档案强国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证,助推档案强国战略的实施和推进。

4.3满足社会需求的客观前提

在网络时代,“以人为本”成为社会各界普遍认同的价值理念,而人本理念在档案馆领域的真正体现,就是档案馆处处以社会需求作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根本依据。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体现的是综合档案馆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因此,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直接受到社会需求的影响和牵制。揆诸综合档案馆生态位的演化历程,可以发现,无论是法国国家档案馆最早提出的档案开放原则,还是其后英、美等国《信息自由法案》对档案开放的大力促进,以及对公民知情权和信息权的有力保障,都揭示出一个深刻的道理:满足源源不断的、广阔的社会需求不仅是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的终极目标,同时也是综合档案馆生态位优化的根本力量。正是社会需求的持续深化与变迁,不断对综合档案馆提出各种要求和挑战,迫使综合档案馆持续推进生态位的优化。

当前,我国正在经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型,社会思潮由封闭走向开放。与此伴生的社会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所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活动方式、价值体系的变化及其权利意识、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信息能力的提高,除了直接影响到综合档案馆的竞争态势外,也导致了档案服务需求的巨大变动:在需求内容上,出现了学术利用需求、实际利用需求和普遍利用需求相并存,且在量上表现由学术利用需求向普遍利用需求递增,在质上则由普遍利用需求向学术利用需求深化的趋势[5];在资源形式上,出现了传统载体档案需求和数字化文件需求的混合,以及电子文件需求加速增长的趋势;在利用方式上,出现了上门查阅、手工检索与电子化、远程化利用同时存在,且网络化、智能化利用逐渐成为主流的趋势;在利用层次上,出现了从简单地向用户提供档案原始信息转向提供经过深化加工、集成的档案知识,且后一种需求越来越旺盛。档案需求内容、形式、层次以及用户利用方式的多元化与现代化,对综合档案馆提出了更高期望,要求其尽快改变服务对象高悬化、资源结构单一化、服务能力薄弱化[6]的生态位格局,实现服务、资源、功能的多样化、丰富化与及时化。然而,客观地看,我国综合档案馆的现实生态位与网络环境下的这种需求生态位仍有相当的差距。为了弥合这种差距,满足网络环境下广大用户对综合档案馆提出的多种新需求,综合档案馆必须对其生态位进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对网络环境下档案信息需求的保障水平,赢得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于英香.转型期档案馆社会化遭遇“路径依赖”[J].档案管理,2008(3):33-35.

[2]刘志峰.企业生态位优化的理论基础及路径选择[J].企业经济,2011(3):53-55.

[3]张志宇,刘志峰.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企业竞争策略研究[J].商业时代,2008(34): 48-49.

[4]崔志华.为实现档案强国新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国家档案局局长、中央档案馆馆长杨冬权访谈录[N].中国档案报,2012-06-07(1版).

[5]王运彬.基于客观环境的档案用户需求变化规律研究[J].档案学通讯,2010(3): 28-31.

[6]康蠡,周铭,蔡青.生态位调整:国家综合档案馆走向公共的应然选择[J].档案学通讯,2012(2):30-33.

康蠡,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与档案生态。

孙丽群,管理学硕士,焦作市档案局科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档案管理。

Study on the Root of the Optimizaion to Comprehensive Archives Niche in Network Environment

Kang Li1,2,Sun Liqun3
(1. Department of Legal Technology,Hai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Haikou,Hainan,571100;2.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SunYat-sen University,Guangzhou,Guangdong,510006;3. Archives of Jiaozuo,Jiaozuo,Henan,454000)

Abstract:The optimization of comprehensive archives’niche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is driven by many factors.The objective law of the evolution of archives’niche,the formation of the new competition situation among arhives,the requirement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archivesand the new development target of national archives constitute the main source of the comprehensive archives’niche optimization i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

Keywords:Network Environment;Comprehensive Archives;Niche;Optimization;Open Archives

[作者简介]

猜你喜欢

档案馆优化环境
超限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与优化思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民用建筑防烟排烟设计优化探讨
关于优化消防安全告知承诺的一些思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一道优化题的几何解法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