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是公民教育之根基

2016-04-14文/王

教育家 2016年3期
关键词:树人立德公民

文/王 丹



立德树人是公民教育之根基

文/王丹

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教育是今天,更是明天。“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学校作为青少年学生培养的重要阵地,学校的思政和德育工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立德树人与公民素养教育的内涵

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是古往今来诸多教育家共同遵循的教育理念,而在当下,这一理念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意义,内涵也更加丰富。今日的“立德树人”,回答了教育应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这一基本问题,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理念的有机结合,指定了基础教育的内容就是要在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而规范人、要求人、提高人、完善人,因此,这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的立德树人。

公民素养教育 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根据小学生的特征,提出公民素养教育,也就是依据未来公民成长的要求提出系列的素养,并通过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培育这些素养。所谓素养,简单说来就是素来就具有的涵养,也就是不自觉中所流淌出来的习惯,更具体来说,就是自动表现出来的品性和能力。经过深入地分析和研究,学校认为公民素养的培育应该从儿童作为个体的人出发,而后形成社会责任,逐步养成国家意识。

立德树人与公民素养教育的契合 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必须以人的全面发展和满足人的需求为目标,切实加强和谐人格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求真善美,兼顾学知行,让每一个受教育者达到内心和谐、身心和谐、人我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成为“生态公民”,这与公民素养教育的目标是相契合的。

据此,学校拟定了实施公民素养教育的三个维度,分别是:“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根据这三个维度,学校提出了“三爱三心”的“爱心”工程作为公民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三爱”是:珍爱自我,关爱他人,博爱社会;“三心”是:把信心留给自己,把诚心送给大家,把忠心献给祖国。只有具备了这种种素养的公民才真正具备了更好地立足于社会的重要元素,才能正确地对待自我、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对待自然,真正昂首阔步于时代的前沿,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公民素养教育下立德树人的外延

立怎样的德 “立德树人”指出了基础教育的途径就是“立德”,要坚持德育为先,通过正面的教育来引导人、感化人、激励人。“立德树人”所坚持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就是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树怎样的人 立德树人指明了基础教育的方向就是“树人”。无论是素质教育、综合改革还是提高质量,最终落脚点都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即具有良好素养的公民。这样的公民,既是永远的中国公民,也是具有国际素养的世界公民。因此,教育应放眼全球,不仅应关注中国,还应走向世界,关注整个人类的发展。

公民素养教育背景下的立德树人体系

公民素养的提升是增强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也是提高国家竞争力,使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的第一要素。基于此,学校在提高公民素养教育的实效性上下功夫,通过构建学校新的文化建设体系、公民素养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及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体系,全面把公民素养教育贯彻下来,让学校的所有课程与文化都围绕着公民素养教育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赋予了“立德树人”更多的实践意义。

文化建设体系 中华路小学历经百年积淀,扎根现实、关注未来,在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上探寻特色,追寻自身定位——“公民素养教育”。同时,学校将生活教育、养成教育的思想蕴含其中,立足于坚实的哲学基础和传统的文化根基,提出了“知行合一,养成公民”的教育理念;并结合西方文化的民主自由思想,同时传承东方文明的和谐奉献精神,提出了“育中华的世界人,做世界的中华星”的教育愿景,以及“关心天下事,做好身边事”的校训、“人人参与,各见其能”的校风、“潜心静气做教育,一言一行育真人”的教风、“学习要明明白白,做事应踏踏实实”的学风。

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有效载体,学校的校本课程设置紧紧围绕着“公民素养教育”展开,将公民素养教育课程体系分为两大板块,即个性素养和公共素养课程,两个板块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学生公民素养教育培养的整体。

个性素养课程主要分为文化素养课程和生活素养课程两部分,其中文化素养课程又包括两个重要的部分:传统文化素养和现代文化素养。传统文化素养课程通过传统技艺的培养和传统节日活动进行展现;现代文化素养课程分为文学艺术、体育和科学课程。而生活素养课程则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注重通过生活实践培养其热爱生活的情感、适应生活的能力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责任,又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健康自护、自主学习和家务劳动课程。

公共素养课程主要分为公民知识和公民行动课程两部分,其中公民知识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公民知识的渗透,包括“公民绘本”和交往礼仪两部分。“公民绘本”,将与小学生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常识制作成“绘本”,并配以幽默有趣的插图对话,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人物形象呈现出来,能够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获取公民知识,主动思考“绘本”中所蕴含的公民元素。交往礼仪主要通过修身课程进行训练,让学生掌握文明礼仪、社会应对等重要的人生素养,培养一个合格小公民应具备的品质,为未来的公民生活奠定基础。而公民行动课程则重视在实践中对小学生渗透公民意识的教育,包括社团活动、关注时事、公益活动、参政议政和国际交流五部分。

在进行整体课程构建之后,为了让学校课程的方向更加凸显,需要强化特色课程建设。为此,学校着重从如下三个方面,探寻自身特色:第一,传统文化素养课程。学生每年从“琴、棋、书、画、武术、美食”六类传统文化素养的课程中选修一类课程,并理解这一技能背后的文化,力争经过六年的轮回,成为富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人。

第二,修身课程。2012年开始,学校作为教育部关工委教育中心“文明修身教育基地”,把“修身课”编入了每班一周一节的校本课,把和《课堂内外》杂志社共同开发的《青少年公民素养读本》,作为修身课校本教材。

第三,公民行动培养课程。公民素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需要从小做起,实践活动是公民素养教育的最好载体。学校开设“新闻短播”,利用班会等集体活动召开“新闻发布会”,让学生当一当“新闻小主播”,讲一讲自己近期所关注的时事新闻,或发表自己的感想,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参加社区公益活动,如慰问军烈属和孤寡老人、社区义务劳动和社区文体宣传活动等,能让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事务,切实体验个人与社会、个人与政府那种息息相关的血肉联系,为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做好准备……

行为习惯培养体系 学校以“三爱三心”的公民素养教育为主要内容,提出了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目标体系,不仅对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总体目标进行了界定,也对高、中、低段的年段培养目标进行了细化和明确。

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就要求教师以启发和引导为主,用民主的立德方式启迪学生自觉成长,从而自觉树人。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民主精神,是公民素养教育在学校课堂教学中扎根的重要基础。因此,学校把民主化作为学校课堂文化建设的重要核心。放松的课堂氛围、开放的教学设计、共同参与的权利、重点突破的时间、学生为本的点拨是中华路小学的“民主课堂”文化的五大要素。学校强调在平等的基础上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包容学生的差异,把学生的参与视为有效的学习方法,真正将“平等、自主、参与”等因子注入课堂教学,释放师生的智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向卓越课堂逐步迈进。

总之,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创建卓越的校园文化,充分尊重教育发展的自身规律,实现学校、教师、学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重庆市渝中区中华路小学 )

猜你喜欢

树人立德公民
论公民美育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用关怀实现学校立德树人的使命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隐私保护也是公民一种“获得感”
十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