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几个例子来看中国人选立继承人的原则

2016-04-14河北省石家庄市实验中学高二语文组刘立峰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6年1期
关键词:赵简子继承人人选

河北省石家庄市实验中学高二语文组 刘立峰



从几个例子来看中国人选立继承人的原则

河北省石家庄市实验中学高二语文组 刘立峰

确立继承人,是每一个王朝的大事。继承人选得好,“大业得继”,国泰民安;继承人选的不好,轻则鸡飞狗跳,皇室内乱,重则天下倾覆,百姓遭殃。所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立储作为一件极其重要的事,采用各种办法考验、选择,以期能够选出合格的继承人。在诸多的选立储君的事件中,我觉得有这样几件有一定的代表性,拿出来说一说似乎能够窥豹一斑,说明中国人在选立继承人时所采用的原则。

第一件是春秋时期智宣子和赵简子立后的故事。原文是这样的:

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弗听,智果别族于太史为辅氏。

赵简子之子,长曰伯鲁,幼曰无恤。将置后,不知所立。乃书训戒之辞于二简,以授二子曰:“谨识之。”三年而问之,伯鲁不能举其辞,求其简,已失之矣。问无恤,诵其辞甚习,求其简,出诸袖中而奏之。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

简单地描述一下,就是说当年智宣子和赵简子选立继承人时都遇到了困难,首先是都有两个选择对象,其次是都不太能确定该选哪一个。不过相对来说智宣子好像更坚定一点,选了一个能力强的。而赵简子则通过考察选了一个听话的。赵简子的选择过程让人想起当年苏格拉底以甩胳膊这种形式来考验自己学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终想要证明的恐怕不是继承人的听话,而是其能够继承父亲的志向并能够坚定不移,拥有强大的意志力。而这次立储的结果是赵简子选择的继承人最终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联合韩魏两国共同灭掉了不可一世的智瑶,三分晋国,并最终得到周天子的承认被任命为诸侯。由于这一事件在《资治通鉴》这本书中处在第一篇的位置,可以说流传甚广,说它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人的择储观念绝不为过。而这一择储事件所表现出来的立储原则,肯定也影响到了后世的君主们。如:立储以德、毅胜于力等等。

另一个重要的立储事件就是鼎鼎大名的“胡服骑射”的赵武灵王的故事。《通鉴》原文是这样说的:

初,赵武灵王纳吴广之女孟姚,有宠,是为惠后。生子何。王爱少子何,欲及其生而立之……赵主父封其长子章于代,号曰安阳君。安阳君素侈,心不服其弟……主父使惠文王朝群臣而自从旁窥之,见其长子也,反北面为臣,诎于其弟,心怜之,于是乃欲分赵而王公子章于代。计未决而辍。主父及王游沙丘,异宫,公子章、田不礼以其徒作乱,诈以主父令召王。肥义先入,杀之。高信即与王战。公子成与李兑自国至,乃起四邑之兵入距难,杀公子章及田不礼,灭其党。公子章之败也,往走主父;主父开之。成、兑因围主父。公子章死,成、兑谋曰:“以章故,围主父;即解兵,吾属夷矣!”乃遂围之,令:“宫中人后出者夷!”宫中人悉出。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雀而食之。三月馀,饿死沙丘宫。主父定死,乃发丧赴诸侯。主父初以长子章为太子,后得吴娃,爱之,为不出者数岁。生子何,乃废太子章而立之。吴娃死,爱弛;怜故太子,欲两王之,犹豫未决,故乱起。

叱咤风云的赵武灵王最终竟然是被饿死的,这个结果肯定让很多人不好接受,而这一切问题的根源就是立储的问题。这一事件告诉我们的是,如果立储不坚、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最终的结果就是继承人之间的竞争,而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兄弟之情、父子之义都无法保全。多少年之后,臣子在劝谏君王时还曾经以此为例,可见其价值。

立储对一个王朝的意义无需赘述,而像秦始皇那样因为讳言死亡而不及时立储并最终导致国破家亡、江山尽失的例子也让人唏嘘不已。总之,在家天下、非民主的状态下选立继承人确实是一门学问而且也要靠运气。

猜你喜欢

赵简子继承人人选
一狐之腋
Stitching together a glorious career
赵简子放生
古代雅典女继承人探析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失落的缘
没人选它当模范
“失职”的大臣
“失职”的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