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巷子医生”蔡美岐用盲杖“量”前路带盲人“观”世界

2016-04-14蔡晓梅受访者提供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6年1期
关键词:盲人社区

文/本刊记者 蔡晓梅 图/受访者提供



“巷子医生”蔡美岐用盲杖“量”前路带盲人“观”世界

文/本刊记者 蔡晓梅 图/受访者提供

个人简介:

蔡美岐,汉族,1952年生,中共党员,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建筑公司退休职工。她右眼失明,生活仅靠左眼弱视力完成;她按摩技术扎实,带出了不少拜师学艺的徒弟;她几十年如一日,帮助身边的贫困人群,受到了社会的认可,由此获得2011年 “十一五”全国残联专门协会工作优秀个人奖、2013年重庆市委宣传部等六部委授予重庆市道德模范、“重庆好人”等荣誉称号,2015年度被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六部委授予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笑对厄运 ,“巷子医生”成佳话

蔡美岐因发育不良,先天右眼失明,左眼只有微弱的视力。即便如此,自小开始,蔡美岐就从没看轻过自己,她知道只有自己逐渐强大,才能不被欺负,才能同正常人一样成长。乌云遮不住太阳,坚毅乐观的世界里洒满阳光。为此,年轻时的蔡美岐总是透过微弱的光亮在为自己找寻着未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开始接触到中医,于是,开始学了起来,这一学便成了终生的事业。

蔡美岐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她克服右眼先天失明、左眼视力微弱的困难,凭着对中医的兴趣,自小到处拜师学艺,不仅考取了中医主治医师职称,还获得保健按摩的中级证书。

2000年,蔡美岐从渝中区一家建筑公司的卫生所病退后,就经常深入巷子楼院为人看病。2002年,蔡美岐在家开起了私人诊所,此后,她十几年如一日为社区群众义诊,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巷子医生”。由于她生活的石板坡社区处于一个巨大的坡地上,群众出门就医十分不便,为方便群众,蔡美岐常年背着药箱穿梭在小巷间,送医上门,照顾患病老人,为残障人士提供医疗服务,并向盲人朋友免费传授按摩技艺。十五年来她义诊两万多人次,并组建“爱之光”志愿服务队,也因乐于助人,她于2013年被授予重庆市道德模范称号。

“是蔡医生让我站了起来。”社区居民郭玲患有小儿麻痹症,后来又因中风引发脑溢血,结果淤血引发术后后遗症,导致右半身瘫痪无知觉,生活无法自理,甚至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让郭玲没想到的是,蔡美岐亲自登门拜访了她,还为她制定了详细的康复方案,采取空位注射、针灸、中草药化瘀的方式为她舒通经络、增强体质。

“医病更医心。”从此,蔡美岐坚持每周两次,每次爬11层楼梯为郭玲做治疗。这让郭玲心里暖暖的,更让她感动的是,蔡美岐还给她送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用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英雄事迹激励郭玲战胜病魔。

在蔡美岐的帮助下,郭玲用左手练字作画。经过3个月的治疗和刻苦训练,郭玲能用左手画出漂亮的素描画,写一手工整的字体,瘫痪的右半身也逐步恢复了知觉,依杖站立。

“医生不能掉到钱眼里去了。”蔡美岐走街串巷,目睹了困难群众求医问药的艰难。她决定主要为农民工、孤寡老人、低保户等社区贫困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尽管家境贫寒,但蔡美岐常常上门为残疾人治疗,只收基本药费,处处为病人省钱。因此,她被居民们亲切地称为“白衣天使”。

妙手送医 ,照亮邻里健康路

93岁的田景秀老人因患病毒性湿疹,出院回来后,每天都需要对病灶进行局部护理,但因老人住在一栋旧式住宅的顶层,又没有电梯,如果每天出门进行护理,来回很不方便。同时,社区周边的多家私人诊所都以各种理由拒绝提供上门服务,这让老人的家人不知所措。就在大家犯难之际,儿媳邹开碧想起了在电视上看到的“巷子医生”邻居蔡美岐,并向她求助,蔡美岐得知后立刻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早上9点刚过,蔡美岐便背着大药箱,穿过一条条狭窄的小巷,爬过300多级台阶上门为老人护理病灶。对于疱疹的护理,一般需要半个月以上。期间,蔡美岐每天都上门进行护理,直到老人痊愈。

蔡美岐自身右眼先天失明,左眼视力也弱,但是她不论什么时候,心里想着的都是关心社区,服务居民。她还长期免费为社区残疾人、弱势群体、孤老和行动不便老人上门服务。

三级盲人雷华芳,生活自理困难,且无生活来源,仅靠领取低保金维持生活。蔡美岐不但免费为她就医,还与她结成“一帮一”对子,把买菜、买米的活都揽了下来,让自己下岗在家的丈夫帮忙采购。在蔡美岐的带动下,社区其他居民也主动前来帮助雷华芳,让她感到了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就是因为有了蔡医生的照顾与帮助,才让我一点点找回了对生活的希望。”雷华芳无比感激地说道。

十几年来,蔡美岐救治困难群众上万人次,为患者减免医疗费数万元。“帮助别人我很快乐。”蔡美岐微微一笑。

社区居民李素芳的兄弟和儿子都是智力缺陷患者,她自身也有严重的风湿病,每月以低保金为生,日常性的高昂治疗费用,让她不得不对几块钱车费也要精打细算。遇到李素芳这样的困难家庭,蔡美岐只收基本药费,还送她不少能减轻风湿疼痛的药品。除了医生的身份,蔡美岐还是渝中区残联盲人协会的一名成员。平时还会深入盲人家庭化解家庭矛盾,维护残疾人利益,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个原本最需要别人帮助的残疾人,一直以一颗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帮助他人。

就是这样一个残疾医生,多年来创造了一系列爱心纪录:她救治农民工、孤寡老人、低保户等数万人次,为患者减免医疗费数万元,坚守崇高医德和助人为乐的精神,受到了社区群众的赞扬。

打开心窗,周游各地放光彩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生命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生活的意义在于我们怎么去面对。而蔡美岐正是凭着一腔热情,将自己的生活过得如鱼得水、好不惬意,并组建“特殊旅行团”带领盲人“观”世界。

蔡美岐了解到许多盲人朋友都有“出去走走”的梦想,就决定帮助他们实现这一心愿。在多次联系旅行社未果后,她决定自己动手,组织“盲人旅行团”。2008年,蔡美岐与几位盲人偶然的聚合,开启了“旅行”的大门。从市区到郊县、从周边到国内、从一日游到多日游,她们的半径在扩大,她们的行程在延伸。

公交、火车、高铁、轮船,都留下了她们的身影。每一次旅行,都给她们带来无穷尽的乐趣;每一次旅行,都深深印入他们的心灵;每一次旅行,都平添了生活的信心。

“蔡姐,我的水果要不要带上去?”“蔡姐,今天会不会下雨?”“蔡姐,我带的茶杯不见了……”这是每次出发前,蔡美岐必然会遇到的一系列询问。在一群手持盲杖的人中间,身挂黄哨,满头大汗的蔡美岐井然有序地回答着每一个问题。若不是手中的那根盲杖,或许没人会想到蔡美岐也是一位右眼失明、左眼视力微弱的半盲人;若不是汗珠挂满脸颊,忙前忙后解决问题,或许没人会想到蔡美岐也是需要别人帮助的弱势群体;若不是那一声声亲切的“蔡姐”萦绕耳畔,或许没人会想到蔡美岐会成为别人的“眼睛”,别人的“希望”。但正是这无数个“若不是”成就了一个让人赞不绝口的“蔡姐”。

从2008年至今,蔡美岐先后带领了300余名盲人完成了梦想之旅。她克服各种困难带着盲人特殊自助旅行团旅游“观”世界,足迹遍布各地,广州、厦门、北京、恩施大峡谷、湖北神龙架、贵州六盘水、达古冰山……

几年时间,蔡美岐带领盲人游览了祖国山川河流,平原沟壑,跨及十多个省市,她的事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重庆日报》、重庆卫视、吉林卫视、江苏卫视、厦门卫视等报道。她的影响,在盲人中广为传颂,她成了盲人心中的“女神”。

战胜自我,温暖生命灿烂如花

“蔡姐,我们什么交通工具都坐了,就是没有坐飞机,什么时候组织我们坐飞机出去旅行啊”。就是这句半开玩笑的话,让蔡美岐坚定了带盲人队友坐飞机出去的信心。但这又是谈何容易的事情?

每年的周边旅行依旧,“飞机梦”行动正在筹措。计划拟定了,她开始着手准备。听闻厦门是海边城市,空气清新、市容整洁、城市文明、交通便利,厦门成了他们“飞”去的梦想。平时给顾客按摩时,蔡美岐就打听厦门著名的旅游景点,然后一一记录。于是,鼓浪屿、中山路、南普陀寺、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大嶝岛、小嶝岛、台湾民俗村等一个个地名,在她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迹。

“蔡姐要带我们坐飞机旅游厦门了。”消息一出,群情振奋,盲人们犹如看到了蔚蓝的大海、松软沙滩,感受到了沁人的海风和芒果的芬芳。每天即使再苦再累,一想到这个美好的愿望,一切都是值得的。

外出人员确定。于是,“万事俱备,只欠机票”。蔡美岐致信西部航空,希望能支持由其主导的“视障残疾人自由行”公益项目,圆残疾人的“飞机梦”。同时,他们不希望被特殊对待,希望能像其他旅客一样完成一次飞行体验。西部航空得知情况后,高度重视,安排一线保障部门全面梳理和优化特殊旅客保障服务体系,并积极协调机场等有关部门及相关业务单位,进行特殊旅客出行的服务演练及各项前期准备工作。2015年3月29日终于“圆梦”,蔡美岐带着十多名同伴开始在美丽的厦门进行为期7天的旅程。在去厦门“看”大海圆“飞机梦”活动中,重庆金夫人实业有限公司不但慷慨免费提供往返机票和其他必要的资助,还为盲人赠送这次外出的“全家福”合影,让他们留下永久美好的记忆。

“我也是一名盲人,只有努力让内心充满阳光,才能感恩社会和他人的赠予。”蔡美岐坦言,接下来,她计划带盲人去台湾、泰国旅行,希望更多人奉献爱心,让残疾人更多感受世界的美。

蔡美岐用她的爱与乐观感染着每一个人。她也收获了来自亲人、朋友和社会的关心和爱护。她的眼前虽然只有微弱光亮,但她却开拓出光明的道路。几十年来,她兢兢业业,百折不挠,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她用生命将漫长的暗淡岁月融化成对生活的满腔热忱,不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打破世俗的观念,还带领着盲人群体感受着世界的美好。正是她用火热的激情驱散了阴霾,用豁达的胸怀谱写出人生的七彩华章。

在北碚金刀峡景区观景台,蔡美岐(左三)与盲人伙伴欢呼

猜你喜欢

盲人社区
社区大作战
盲人的福音——仿生眼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随声附和的盲人
自首的盲人
盲人节
影像社区
盲人分衣服
盲人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