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赏读感悟中发现语文之美
2016-04-14初鹏
初鹏
语文课应成为学生思想成长的平台,引导学生走向文学宝库的窗口,一节生动的语文课首先带给学生的是一种沉浸于心灵深处的情感触动,源于心灵的思考才能带来感动,获得共鸣。
一、以教材为基础,拓展阅读,深入体会作者的语言风格
清少纳言的《四时的情趣》语言清丽优美,具有日本古典散文的韵味。作者对景色的描写寥寥几笔,笔笔传神,一个“有意思”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时光之美的赞叹表露无遗,这样的文章适合赏读,传统的分析将会使这样优美的文字变得枯燥乏味。而单独一篇课文的教学并不能够让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表达风格,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没有局限于一篇课文,而是按照学习课文,了解作者,大量阅读本文作者的文章,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的方法设计教学,将课内文章与课外阅读紧密联系在一起,增加课堂教学容量。
二、对比阅读体会日本散文之美
学生集中学习了大量清少纳言的写景段落,教学到此为止似乎已经很圆满了,但日本散文并不都像清少纳言的散文一样是对生活片断的、随意的记录,要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度的作品也同样是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因此,在教学的最后十分钟里,我安排学生阅读日本现代作家德富芦花的作品,通过对比阅读,学生感受了日本散文的不同风格,在感受美、欣赏美的同时领悟到不同作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抒发了作者对人生与自然的感悟与体会。
三、注重朗读目标的确立,明确赏读的层次
教学的过程中我安排了多次的朗读和背诵,让学生感受因为清少纳言热爱生活才能够觉得平凡的生活处处有意思,因为有一颗懂得欣赏的心才能发现生活中的美,她的文字流淌的是她对生活的独特感悟,细微的观察,让学生在读中与作者一次次对话,一次次透过文字欣赏美丽的图画。默读,熟悉课文内容;再读,体会写法,感受作者与众不同的写作视角和特点;结合具体语句谈谈对最有意思的景象的理解,激起学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将文字转化成画面或学生熟悉的生活,进一步体会文字之美;朗读和背诵描写春天的段落,感受破晓时绚丽的美,引导学生积累;勾画批注拓展的语言材料,在理解中进一步感受清少纳言的文章风格。在反复朗读感悟基础上的配乐朗读,是对所有语言材料的再次感受体会。反复多次的朗读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时光之美,体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那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
不局限于一篇文章,把教材当作范本,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触动学生的心灵,让语文教学更有语文味是我的不懈追求。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