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充满智慧的数学课堂
2016-04-14黄梅芳
黄梅芳
体验是一种情感真正投入的学习活动,是学习者设身处地去感受客观事物,它可以使学生达到自我感悟、自我认识、自我升华。因此,获得新的体验是学生学习的需要,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应有之意,让学生拥有智慧既是我们每个数学教师的期盼,也是数学新课程的基本要求,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增长智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在情境创设中提取探索的智慧
在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从生活原型出发去体验数学模型的生成过程,去体验数学情境,学生就会觉得畅晓易懂,而并非深奥难测,从而提高了对数学语言的解读能力,数学思维也从中得到了训练。
例如,在教学第八册《相遇问题应用题》时,
1.呈现信息:沈东爸爸夜班下班时刻:7时30分,学校规定到校时刻:7时45分,爸爸骑摩托车从厂里到家至少需要14分钟。
2.出示家、厂、校的路线图,提出矛盾问题:根据这个实际情况,爸爸下班到家后再送女儿上学,上学就会迟到几分钟,请大家想想办法,能不能上学不迟到?
3.讨论办法:
生1:让沈东自己步行上学。
生2:不行,如果沈东自己步行上学肯定要迟到的。
生3:我知道了,让沈东走着去学校,爸爸从工厂开车回来,然后丁字路口碰面。
生4:不行,那如果爸爸先到丁字路口呢?等沈东走到路口再到学校就又要迟到了。
生5:如果爸爸先到丁字路口就让爸爸再向家的方向开,碰到沈东后再一起去学校。
4.经过学生的讨论,得出基本方法:爸爸和沈东从两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二、在自主建构中提炼创新的智慧
新课改就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探索性学习方式,提高每个学生的数学素养,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并按照“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数学教育观,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让学生亲自实践,大胆探索。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
1.回忆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以及公式推导过程。
2.直接告诉学生数学家已经研究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底乘高除以2。
3.现在我们一起做一做当初数学家做的实验,老师请你们利用你们准备好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及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四人小组合作研究一下:
A.公式中的底乘高乘出来的是什么?
B.三角形的底和高与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C.为什么要除以2呢?
4.四人小组合作研究。
5.交流:
小组1:老师,我们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底和高就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因此我们想底乘高就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因为一个平行四边形是由两个三角形拼出来的,所以求三角形的面积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小组2:老师,我们发现可以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剪开,得到两个一样大的三角形,我们还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高就是剪下来的三角形的高,平行四边形的底就是三角形的底,因此我们认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因此求三角形的面积要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2。
小组3:老师,我们小组把一个长方形沿对角线剪开后,得到两个直角三角形,我们比较了一下,发现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是一样大的,我们认为求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要将长方形的面积除以2,我们又发现剪出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就是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
学生说得多好呀!在这一堂课上每个学生都是那么兴趣盎然,讨论热烈,几乎让我不认识了,那是我的学生?简直和科学家差不多呀!
三、在开放教学中提升创新的智慧
教师要善于联系实际,巧妙设计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开放练习,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课堂知识拓展,深化于生活实际中。比如,数学活动课上,我对大家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个星期六,老师准备带同学们去划船,同学们高兴吗?”孩子们都异常兴奋,这时老师说:“我们班共有32人,准备去公园划船,公园里的每条大船24元,限坐6人,每条小船20元,限坐4人,你能帮老师算算,怎样租船最省钱呢?”学生跃跃欲试。
生1:32÷6=5
师:余下2人怎么办?
生1:再租大船。
生2:不能租大船,租小船便宜。方案一:租5条大船,1条小船。列式:24÷5+20=140(元)
生3:用这个方案那条小船本来能坐4个人,只坐了2人,就浪费了两个座位。那怎么办呢?小组讨论。
小组4:把一条大船上的6个人加上余下的2人,共8人,正好租两条小船,则有方案二:租4条大船和2条小船。列式为24×4+20×2=136(元)
一场短暂的辩论结束了,在辩论中学生回顾了所学的知识,更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让我们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教育财富,焕发数学课堂的魅力,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智慧!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