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生亦师 共生共长
2016-04-13陈庆祥
文/陈庆祥
亦生亦师共生共长
文/陈庆祥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从教学的最基本建设——课程建设做起。山东省青岛第四十四中学以体现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育人体系建设为基准,以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提升为重点,全力打造一所基于成长共同体的幸福愉悦的生态学校,成就新样态学校的发展。
从亦生亦师到共生共长,是学校哲学思维的纵深发展
学校从2006年开始全面推行“亦生亦师,教学合一”改革,并由此形成学校的亦生亦师教育特色。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在区域优质资源改革创新项目不断推出的情况下,学校必须寻找新的生长点。于是学校提出了共生共长的思想。学校运用SWOT分析法对学校进行了阶段性分析,理清学校发展的脉络,坚持“亦生亦师,为学生全面而个性的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围绕“尊重、沟通、感恩、责任”的核心价值观,打造“亦生亦师,易知易行”的管理品牌、“亦生亦师,教学合一”的教学品牌、“亦生亦师,知行统一”的德育品牌,推动学校向现代化、特色化、信息化方向纵深发展。
共生共长,学校不断深化自身的发展特质
课程是体现学生和教师是否发展的核心要素,课程体系的建设是学校发展中的潜能所在,育人体系的建设是学校发展的根系所在。乐群学子育人体系的目标是培养有根的未来公民,其中的根深植于传统文化明德、乐学、慎独、善思文化四品中,即要有植根于内心的修养、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无须提醒的自觉和为别人着想的善良。而育人体系必须通过课程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为此,学校生长课程体系围绕着学校育人的八种素养进行了五个领域的设计: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选修性课程、融通性课程、嵌入性课程。
且行且思,学校不断突显课程的良好生态
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随着指向越来越明晰,学校持续追问、不断回答学校的自命题——研讨课程形成和实施的途径,从而确保生长课程体系成为优化学校教育生态的良好载体。
微学程激活了课程多样化功能的发挥学校基于学生发展的规律和学校实际情况,每学期利用考试结束和结业仪式之间的一周时间,灵活开展微学程。微学程着重用于融通性课程和嵌入性课程的开设,突破了时间限制,带来了无数可能性的实现。
行走课程促发了学生探寻社会课堂的兴趣围绕创建全国海洋意识教育实践基地这一目标,行走课程确立了海洋和生态两大主题,通过亲近自然、走进专业场所和社会大课堂、开拓课程资源渠道,激发学生个人的内在价值和潜能。
支架课程彰显了跨界学习的生机与活力学校认为要实现学生敢说、敢想、敢做、敢质疑的能力,就必须有支架课程的开发。因此学校让教师参与了多项培训,请专家入校,初步开发了思维力和领导力课程,通过成立3S(3S是四十四中简称)风暴选修班,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以及团队领导能力有了明显提升。
生涯课程提供了多元共创课程的路径生涯课程按授课人员的不同,分为学长课程、校友课程、家长课程、专家课程等,旨在让学生明确“生命的价值取决于我们怎样看待自己”,促使学生自我认识并获得成长的最强动力,初步设计和规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使学习和成长富有预见性。
生创课程实现了学校特色办学目标为提升学生参与课程的能力,学校以学生自组织的建设推动自课程的建设。如自主管理委员会开发建设“3S幻城”,模拟现代社会在校园中创建小社区,并模拟城市进行运行;民主参事会的校长助理们,定期参加办公会,就学生提案与干部团队交流提出自己的意见。生创课程让特长更突出,让个性更鲜明,让成长更阳光。
课程,定义学校的未来;课程,定义学校的生态。学校只有建立起“系统评价课程”模型,系统关注课程建设中与之相关联的内在和外在因素,才能创造出有意义、有价值的课程体系。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第四十四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