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导入激活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氛围

2016-04-13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徐明英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6年7期
关键词:范仲淹文言文课文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 徐明英

多元导入激活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氛围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春申中学 徐明英

文言文新课的多元导入是教师展示课堂教学艺术的前奏,是教师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催化剂。故此,教学文言文时,我们必须采用题眼导入法、故事导入法、音乐导入法、图像导入法等多种方式导入新课,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导学生顺利走进课文。

多元导入 激发 文言文 阅读教学 课堂氛围

著名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早在1997年就在其学术论文中一针见血地说道:“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04期)18年过去了,上述现象依然存在。究其根源虽然是多方面的,比如教师重“言”轻“文”甚至有“言”无“文”的教学方法、教师急功近利的教学方法、教师单一化的教学方法等。而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即为: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文言文文本的过程中,没有通过采用多元导入法导入课文的方式,去激活课堂氛围与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浓厚兴趣。长此以往,学生在氛围刻板情趣枯燥的文言文阅读教学课堂中逐渐产生厌学文言文文本的情绪。如此,“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依然呈现出“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荒凉景象”也就不足为怪了。

鉴于此,在文言文课堂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引入多元导入法,以便最大限度地激活课堂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文本的浓厚兴趣,变文言文“世袭领地”之“荒凉景象”为“繁荣景象”。

一、题眼导入法

文题是全文中心内容的高度概括,尤其是文题中的题眼,能够起到让学生通过它“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巨大作用。教学时,从文章的题眼导入,巧妙设置问题情景,可以引导学生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并引导学生以此为主线开展阅读活动。以教学司马迁的《陈涉世家》(节选自《史记》)为例,笔者曾抓住“陈涉”这一题眼,设置下列问题组织学生阅读学习这篇课文,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师:同学们通过借助注释反复诵读课文已经初步了解了陈涉,请同学们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谈谈自己对陈涉的看法。

生1:我喜欢陈涉。陈涉年轻时给人做佣工,“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勿相忘。’”当其他佣工嘲笑他时,他长叹一声说:“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他的这种自我觉醒的意识,在当时社会极少有人具备。

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陈涉的“鸿鹄之志”?他的“鸿鹄之志”最终实现了吗?

生1:他的“鸿鹄之志”指推翻秦的残暴统治,自己做“王”。

生1:文章结尾处写他领导的起义军“如陈”后,“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说明他实现了他的“鸿鹄之志”。

师:从这里可以看出陈涉是个什么样的人?

生1:是个胸怀大志、对现实不满的人。

师:很对。请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下面画上记号。

生2:喜欢陈涉。他有深刻的洞察力,足智多谋。

师:请具体说说。

生2: 他说:“天下苦秦久矣。”他为起义做了很多舆论准备,比如丹书“陈胜王”于帛,“置人所罾鱼腹中”;再如暗地里命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大楚兴,陈胜王”。

……

师:看来,陈胜这个胸怀大志、足智多谋、有胆有识的农民起义领袖,很受大家喜爱。

二、故事导入法

新课伊始,我们可以向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述一个与课文内容或者作者有关的趣闻轶事,以此迎合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探秘欲望,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1.背景故事导入。如教学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时,我曾通过讲述范仲淹创作《岳阳楼记》的背景故事导入课文,将学生顺利地引进了课文:北宋庆历新政失败后,范仲淹被贬居邓州,身体很不好。被贬湖南“巴陵郡”(岳阳)的昔日好友滕子京来信,要范仲淹为他重新修竣的岳阳楼作记,并附上一幅《洞庭晚秋图》。范仲淹应承了下来。然而,范仲淹却因为从来没有去过岳阳楼而对岳阳楼毫无印象。庆历六年六月(即1046年6月),范仲淹只好在邓州的花洲书院里照着《洞庭秋晚图》中描绘的美景挥毫撰写了这篇著名的《岳阳楼记》散文。

2.名人轶事导入。教学《论语〈八则〉》时,我先给学生讲述宋代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接下来设置下列问题供学生思考:“赵普为什么敢夸下海口,说只要用半部《论语》就能够帮助宋太宗治理好国家呢?《论语》的力量真的有这么巨大吗?”如此导入,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成语故事导入。教学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时,我采用了成语故事导入法导入课文,取得了很好的导入效果。上课伊始,我不急于板书课题,而是在黑板上写了“苛政猛于虎”五个字。然后,我问学生:“同学们听说过这个成语故事吗?知道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吗?”学生听后一脸茫然。我接着说道:“如果不知道,请翻到课文《捕蛇者说》。读完这篇课文后,同学们就会知道‘苛政猛于虎’的故事与来历了。”教学诸葛亮的《出师表》时,我如法炮制:“同学们听说过‘三顾茅庐’这个成语故事吗?如果没有,请仔细阅读课文《出师表》。我们会在这篇课文中找到满意的答案的。”我的话还未说完,学生便纷纷翻开了书本,找到课文,认真地学习了起来。

三、音乐导入法

新课伊始,运用多媒体设施先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同或者相关的歌曲或者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活跃、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里,学生会轻松愉快地走进课文。

1.歌曲导入。写景散文《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悠然自在、与世隔绝的伊甸园。我校有位青年教师在一次公开课中执教这篇课文,上课伊始,他便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了崔子格演唱的流行歌曲《桃花源》。当学生耳畔响起活泼轻快的音乐旋律与“弹一首渔舟唱晚,借几句千里婵娟。山重水复下一站,总有花明柳暗”等朗朗上口的歌词时,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顿时缩短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浓厚兴趣也被很快激发了出来。另一位教师在教学郦道元的《三峡》时,通过播放我国知名词曲作家佟文西创作的具有船工号子风格的歌曲《三峡的孩子爱三峡》导入新课,同样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

2.古筝曲导入。教学文言文课文时,我们还可以采用流传至今的古琴曲导入课文,因为我国古代的很多琴曲均具有与文言文相同的意境。教学刘禹锡的《陋室铭》时,我曾采用古琴曲《高山流水》导入课文,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因为古琴曲《高山流水》淡雅、悠长,而且含有“知音”的意蕴,正与《陋室铭》中描写的“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作者不流世俗的节操、弹琴吟诗的情趣、与文人雅士共赏的欣悦等非常契合。

如此,学生在尚未走进课文之时,就对课文中描写的情景有了初步的认识,对课文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极大的阅读兴趣。而后,我为学生再次播放古琴曲《高山流水》。伴随着古琴曲《高山流水》的悠扬旋律,全班学生自发地高声诵读课文《陋室铭》。

四、图像导入法

备课时,我们必须根据课文内容精心挑选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等以备导入新课之需。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形象生动,可以给学生带来更直观更立体的感受,有助于吸引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文的学习。

浙江钱塘潮因为具备“壮观天下无”的美学特征,钱塘江观潮也因此成为古今盛事。周密的《观潮》就形象生动地描写了浙江钱塘潮雄伟壮丽的景象与沿岸居民观潮的盛况。新课导入时,我曾运用多媒体设施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一组与钱塘潮内容相关的图片供学生观赏。学生在目睹了图片展示的钱塘潮雄伟壮观景象之后,再诵读课文:“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对课文所描绘的钱塘潮产生了更直观的理解与更深刻的审美体验。此外,我校有位教师在导入这篇课文时,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了在网络下载的2015年8月14日“钱塘江涨潮观潮盛况”视频供学生观看,学生感到异常兴奋,很快就走进了课文。

再如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时,上课伊始,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课前在网络精心挑选的以“莲”为主题的图片或者视频导入新课。我曾选用法国最著名的印象派画家莫奈的油画《睡莲》导入课文。学生在惊讶于画面中的美丽睡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走进了课文。同理,教学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时,我们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设施播放课前在网络精心挑选的以“醉翁亭”或者琅琊山为主题的图片或者视频导入新课。凡此总总,无需赘述。

总之,文言文新课的多元导入是教师展示课堂教学艺术的前奏,是教师创设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催化剂。因为它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让学生轻松快乐地学习,会成倍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所以,我们必须根据文言文课文的内容设计与之相适应的新课导入,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导学生走进新课。

【1】贾淑敏.中学文言文教学激趣方法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0)

【2】叶萍光.浅谈文言文教学的导入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5(2)

猜你喜欢

范仲淹文言文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背课文的小偷
范仲淹词的传播与接受
背课文
范仲淹苦读轶事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关于范仲淹的称谓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