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各国“餐桌教育”一览
2016-04-13□安扬
□安 扬
世界各国“餐桌教育”一览
□安扬
美国
美国家庭吃饭时,桌上摆几样菜、孩子喜欢吃哪样、不喜欢吃哪样,或者是否吃饱都由孩子决定。如果孩子还没吃饱,却因为贪玩而不再吃,那么就要挨饿,因为那是孩子的选择,必须自己承担后果,真正尝到苦头儿,下次就不会再犯。美国家长相信,孩子的生活是孩子自己的,不管现在还是将来,孩子只能过自己独立的生活,而这种生活恰恰从吃饭开始。
在美国家庭,孩子只有主动去吃饭,才会真正享受到吃饭的乐趣。美国家长把孩子当作跟自己平等的人,尊重孩子个人的意愿,不会强迫孩子吃饭。
英国
英国的家长对孩子的家教抓得很紧,可谓“无孔不入”,就连餐厅都成了教育孩子的家庭课堂,而还形成了一种社会传统。
如果孩子一个劲儿地吃某种菜,而对其他菜屑一顾,家长往往会把此菜收起来。家长认为,餐上对孩子的迁就,不仅会影响孩子摄入全面、充分营养,而且会使孩子养成任性、自私、难以自控等见人厌的性格。而一个在餐桌上无礼的孩子,是个学养不够、缺乏家教的表现,长大后也将难以在社上立足,更不会有所成就。
英国家长还非常重视对孩子进行“环保意识”育。在餐桌上,家长们会教孩子区分哪些餐具是环餐具,哪些塑料袋可能成为污染环境的永久垃圾。国家长和孩子拒绝使用一次性餐具,拒绝购买那带塑料包装的食品。对厨房里产生的垃圾,孩子会自觉按照家长的要求进行分类。
以色列
都说犹太人做生意很成功,其实他们在饭桌上教育孩子也有一套。犹太人崇尚创新,认为学习应该以思考为基础,要敢于怀疑,还要不耻于发问,这样所积累的知识自然就会越来越多。
每次吃饭时,以色列家长就会问孩子:“今天你向老师提问了吗?”如果孩子点头,家长会继续这个话题,问孩子都提了哪些问题。于是,孩子便开始复述他在一天中向老师提的所有问题,这些问题一般涵盖各个学科,甚至有时候是与书本无关的生活问题,从几个到十几个不等,家长都会认真聆听并对孩子表示赞许。
法国
都说法国人浪漫,其实法国的家长很现实,从孩子很小时就十分注意在餐桌上培养孩子的“财商”。法国大多数家长在孩子升入小学高年级,即10岁左右时,就给他们设立一个个人的独立银行账户,并划入一笔钱,一般是上千甚至数千法郎。
法国家长会在餐桌上看似不经意,实则有意识地问起孩子银行账户的余额,了解孩子的消费动向,教育孩子从小就理智、科学,而不是机械、盲目地理财,让孩子对自己的理财状况负责。如此一来,孩子在学会量入为出的同时,还能拥有宝贵的责任心,领悟到一种辩证的得失观。
韩国
众所周知,韩国人一向很注重长幼、尊卑有序。这一点在韩国的“餐桌教育”上,也表现得淋漓尽致。在韩国餐桌上,孩子吃饭时要有感恩的语言和行动。
韩国家庭中年龄最小的孩子,在每次吃饭前,都要按从老及幼的顺序,忙忙碌碌地给屋内的人盛饭、端饭、添饭,做完这一切后,还得目不斜视,正襟危坐,恭恭敬敬地对饭桌上的长辈们说:“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么丰盛的一顿饭菜!”
德国
由于得到家长充分的爱护和尊重,德国孩子从小就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会在餐桌上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购买什么样的家用电器、汽车,如何布置房间、处理家务,等等,孩子都会以小主人的身份与家长一起商讨,家长非常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并充分肯定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
在德国,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列入法律条款——严禁父母“唠叨、打骂、不爱子女”。所以,在德国家庭的餐桌上,绝对听不到家长的喋喋不休。
新西兰
新西兰人吃晚饭比较随意,除非是生日或者节日才会在餐桌上吃正餐,一般情况下,一家人都是在客厅端着盘子坐在沙发上围着电视吃饭。吃饭的时候,家长一边看着电视,一边问孩子这一天过得怎么样,学校有没有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孩子就会把一天发生的事告诉家长,一家人边吃边聊得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在这里读小学,孩子几乎没有家庭作业,尤其是小学的低年级学段。这个阶段的孩子通常会拿着一本几页纸的卡通故事书回家,于是,家长在吃完晚饭后并不急于做自己的事,而是在餐桌上听孩子念书,就等于是督促孩子的家庭作业了。
西班牙
西班牙的孩子下午五六点钟从学校回家后,吃一些土司或蛋糕作为下午茶点,然后就到户外和朋友们玩耍,家长直到这时候才开始动手做晚饭。孩子们玩到七八点钟回家,会先做家庭作业。
一般到晚上9点钟,一家人才正式开始吃晚饭。西班牙家长很少在饭桌上跟孩子谈论学业,而体育、课外活动,学科中遇到的老师的趣闻才是孩子与家长之间聊天的主题。
爱尔兰
爱尔兰家长对孩子的“餐桌教育”,往往是从饭后开始的。爱尔兰人从不把剩饭扔进垃圾箱,大多数家庭都会有一个废物桶,任何剩饭剩菜,或者从外面带回来吃剩的夜宵、残羹都要倒进去,用来喂狗。因此,爱尔兰的孩子每天都会负责将剩饭菜倒进废物桶。
瑞典
在餐桌上,瑞典孩子有绝对的自主权。父母不会厉声呵斥或逼孩子吃饭,而是拥有“解释权”——一道菜含有哪些营养,吃后对身体有哪些好处,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吃或不吃。连穿衣戴帽这种小事,父母都要“咨询”孩子。在和孩子边吃边聊的过程中,如果父母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违规”了,会提醒孩子,或者向孩子提出建议,但不会干涉孩子的意志,甚至有时会有意让孩子做错事,当孩子“闯祸”后,父母再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
如果餐桌上有客人,瑞典家长从不在人前教子瑞典家长认为,孩子也有自尊心。家长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护孩子的“面子”,这是培养孩子自信的捷径和重要途径。
(责编陈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