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方劳动经济学演进
2016-04-13赵婧文
□赵婧文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14)
试论西方劳动经济学演进
□赵婧文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14)
在西方经济学整体架构里,劳动经济学一直倍受关注,并成为研究领域的热门课题。本篇基出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对劳动经济学这门科学的产生、发展及未来趋势作出简要分析。
西方劳动经济学;经济学;演进
1 劳动经济学的发展
劳动经济学的雏形来自于远古时代社会劳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当时有很多思想家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关注和研究,并进行了专门的学术论著,这个时期关于劳动与经济之间的学说探讨属于原始阶段,并未真正形成具有系统理论的科学体系,不过为后期的学术创立开辟了道路。
在西方产业革命兴起后,劳动形式以及劳务关系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时期的研究者对人口、社会分工与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结合前人的智慧结晶,在《国富论》这本书中正式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劳动经济学学科理论,并开创了经济学研究领域新的学术高度。
在经历百家争鸣的学术探讨之后,一些杰出的学者在对前人思想理论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加入自已的研究成果,掀起了这一时期的学术理论研究高潮,派系林立,盛况空前。在如此雄厚的历史积淀下,至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末期,在西方社会,具有一定学术影响力的劳动经济学正式产生,并在当时学术气氛影响下,很快就发展成一门专门的经济学科,获得了全社会的认可和关注、应用,并迅速进入到高等教育体系,成为一门教育类科学。
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随着劳动经济学的在社会学科领域的地位提高,与当代经济学现状和发展趋势相结合,具有前瞻性地提出具有开创意义的相关理论,如:二元化劳动力市场理论、职位竞争理论、隐性合约理论等等,并衍生出与劳动力具体管理因素相关的人事管理经济学科,提出了相关联和有建设性的理论体系,将学术研究广泛拓展到社会经济的广阔领域。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社会普遍关注工会问题的氛围下,研究领域也对此做出了专门研究,并创立了适用于工会管理和工会建设的工会理论,分别从谈判方向和罢工方向对工会与劳务关系之间的相互影响变化过程进行细致入微的探讨和分析。当然,在这同期和前后时期,类似的方向性的专业研究十分繁荣,包括涉及到工会、劳务关系性质、人力资源、生产成本、分配、收益以及与人口相关、职业素养相关等各种方向性和细节性的研究,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有影响力的成果,为劳动经济学理念体系注入了多元素内容,为此领域的研究赢利了国际性的认可,如通过创立新家庭经济学解决样本偏差和自由选择引起的实证问题而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詹姆斯·赫可曼,以及其后同样因劳动经济学领域研究成果而获此殊荣的另外三位学者,他们都是在专业领域进行有独到见解和方向的研究,提出了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实证操作应用的具体方法,为金融市场和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作出了杰出贡献。
2 劳动经济学发展的新趋势
首先,相较于之前的门派林立及学术流派间你来我往的争论形势会逐渐缓和,慢慢形成一种相对理智的学术探讨气氛,彼此间的交流趋于正常化和纯学术化,并通过必然的交叉融合形成个性基础上的基本共识,推动劳动经济学研究领域健康发展;其次,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以及实际现状中凸现的问题越来越复杂化,本学科的研究方向会越发注重解决现实问题,特别是困扰当今社会并呈上升趋势发展的一些社会问题,包括失业与就业,以及与此相关的贫困问题、弱势人群的劳动力开发问题、相关的福利政策导向问题等等,都将成为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重心。在这个研究上,立足于现实问题的研究必将要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标,所以,在相当一段时期间,劳动经济学研究仍得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践过程中的数据信息,重视实证效应,重视与其它学科的兼容性开发。
结束语
人类社会一直处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态历史进程中,劳动是这个进程中的一个大主题,由劳动而产生的社会经济及相关的学术研究凝结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人类文明不可多得的珍贵财富。同时,劳动经济学的发展及其相关理论全系的发展完备,也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指导作用。西方社会在劳动经济学领域的探讨和研究,为经济发展确立了先驱性地位。
[1]徐春华,吴易风.国际产业转移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J].经济学动态,2015(06).
[2]马涛.西方经济学的范式结构及其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
1004-7026(2016)12-0010-01
F240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12.008
赵婧文(1989-),女,民族:汉族,籍贯:陕西省西安市人,学历:本科学历,助教职称。主要研究方向: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