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发展探讨
2016-04-13□牛毅
□牛 毅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郑州46000)
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发展探讨
□牛 毅
(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河南郑州460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农产品销售的重要途径。从分析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现状出发,探讨了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发展的对策。
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问题;对策
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为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农产品资源丰富,如洛阳牡丹,开封菊花,信阳和南阳的茶叶,豫西山区的食用菌、中草药,新郑的大枣等等。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的创新,能更好地推动河南省特色农业资源走向市场,形成特色竞争力,为农民创造更多的财富。
1 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现状
1.1 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基本完善
河南省“村村通”工程一直走在中西部地区前列,2015年河南省公路通车,里程达26.7万km,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305km,居全国第3位。而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也让全省运输行政执法机构由改革前的584个减少到139个。
“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已建成集骨干传输网、宽带网、移动通信网等于一体的高效快捷的信息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全省重点乡镇以上基本实现3G和光纤宽带网络全面覆盖,宽带网络已经覆盖了全省99%的行政村。在全省99%的行政村通宽带网络的基础上,河南村村通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正式开通,截至2015年河南网络建设投资超过270亿元,完成1万个既有住宅小区光改,新增光纤到户覆盖家庭750万户,既有小区光改率达到85%。新增1.1万个行政村通光纤,行政村光纤通达率达到85%。新增4G基站4万个,推动移动用户向4G迁移。
1.2 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河南省已经初步建立起省、市、县、乡四级健全的农村信息服务平台。据统计,全省18个省辖市和158个县(市、区)迄今为止均建立了农村信息网站,已建成的涉农信息网站数量达162个。其中,河南农业信息网是省、市、县三级纵向覆盖较为全面的农村信息平台。此外,还有覆盖省、市两级的综合性农村信息平台——河南兴农网,以及由专家团队支撑,媒体联动播出的“12316专家服务热线”等,多种信息平台交叉覆盖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的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在多个系统平台的支持下,从省到市、县、乡的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1.3 网民增加以及大学生村官为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学生村官计划为农产品发展电子商务模式提供了人才技术支撑。据统计,全省范围内已基本实现了每个行政村有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目标,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和计算机知识,帮扶农民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同时,大学生村官创业也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大学生村官参与领创办合作社,为农业合作经营带来了生机;有些大学生村官注册公司、开办企业,更是农业企业经营的实践者。
2 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制约因素
2.1 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薄弱
近年来,国家和河南省先后出台了许多关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法规,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河南电子商务的发展,但河南的电子商务基础设施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网络基础条件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还是十分匮乏,依然有不小的差距。据相关机构调查,农村地区还有38.8%的人由于缺乏相关知识不能使用电脑,19.7%的人因为没有电脑、智能手机等相关硬件设备不能接入互联网,加之,由于信息的缺乏和封闭,农村产品不能实现网上销售,难以进入我国乃至全球市场。目前,制约农村电子商务的主要因素在于信息来源渠道和传递,正日益成为阻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掣肘。
2.2 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缺乏
河南省大部分地区的农村教育相对落后,从事农产品生产者的教育程度较低,不具备对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操作能力。同时,由于农产品时效性的限制,需要计算机、网上销售、农产品知识等复合型人才,才能有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加之,即使每年有少量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很多都是留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市,毕业生大多数都不愿意去农村从事电子商务,这与当前农村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十分不相称,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农村电子商务人才的严重缺乏,更不要说复合型电子商务人才。
2.3 农产品缺乏标准化
当前影响电子商务发展尤其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制约问题之一就农产品的标准化问题。很多农产品没有能实现标准化,这对农产品的可识别性就带来了很大的困扰,而农产品电子商务又要求网上信息交易平台的农产品能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另外,由于季节性因素的限制,农产品易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容易变质,加之,在物流流通环节,对冷链物流的运输要求就较高,但由于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行业标准尚未规范,就极易出现“假冒伪劣”、“劣币驱逐良币”现象的发生。
3 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对策思考
3.1 加快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针对目前河南农产品电商商务发展的现状,河南省应充分利用国家对互联网高度重视的有利时机,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出台有利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同时,积极构建适合河南发展的农产品交易综合型电子商务平台,持续加大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投资力度,鼓励更多的农村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农产品电子商务中来。通过国家最近几年的电子商务示范进农村的行动,建立国家和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县的示范与引领作用,进而推动我省农村电子商务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
3.2 着力打造农产品电子交易平台
由于河南省广大农民文化程度的限制和信息化条件的落后。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借助京东、阿里、苏宁纷纷布局农村电子商务的有利时机,通过这些专业的电子商务平台,拓展河南农产品以较低的成本走向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企业自建电子商务平台给予重视,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并在财政、金融、税收等方面给予支持。
3.3 培养现代农民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人才
要通过举办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电子商务科技宣传和培训,加强电子商务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传播电子商务的应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扩大农村居民对电子商务的了解和认识,提高电子商务在农户中的可信度。
关于人才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培育、提供职业培训等方式培养专业人才。第二,鼓励电子商务专业的大学生毕业生去农村就业,在招聘大学生村官时,有意识地招聘一些有电子商务专业背景的学生。第三,制定优惠的人才引进政策,吸引境内外的优秀人才加盟河南农产品电子商务事业。
3.4 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标准化体系
围绕我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和特点,加快农业标准特别是主要农产品的内在品质、加工性能、分等分级、包装新鲜和安全卫生标准制定和修订工作,使主要农产品的标准成龙配套,逐步建立我省的农业标准化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从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使农产品的商品化过程严格执行相关标准,以优良品质和外观形象适应市场竞争,并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1]芦阳.河南省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江苏商论,2011.10.
[2]郭清兰.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问题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价值工程,2010,(4).
1004-7026(2016)09-0051-02
F323.7;F724.6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6.09.030
本文系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项目“河南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思路与对策研究”(编号:162400410468)的研究成果。
牛毅(1978-),男,河南温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