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智慧 砥砺思维
——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启发与提问
2016-04-13朱立彬
◎朱立彬
启迪智慧 砥砺思维
——谈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启发与提问
◎朱立彬
启发,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启发的特点,一是适时,即在学生需要时,及时予以引导、鼓励、启迪;二是巧妙,即运用教学技巧诱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三是实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启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认知性启发、情感性启发问、答性启发……
语文课堂;启发;提问;情感与思维训练
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一言堂”,“满堂灌”的现象,这既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又影响了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语文教学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语文老师要在这方面积极去探讨。我认为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学会启发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启发,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原则。启发的特点,一是适时,即在学生需要时,及时予以引导、鼓励、启迪;二是巧妙,即运用教学技巧诱导学生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三是实效,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引导学生逐步解决问题。提问是启发的主要手段。教师提出问题,可促使学生开动脑子,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启发又不能与提问划等号,因为启发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与探索精神,激起他们独立地创造性地去获取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心理倾向的一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属启发的范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启发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知性启发
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对新知识进行饶有兴趣的讲解,提供生动通俗的事例,以诱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以体验去感知、理解新知识,从而获得具体、明白、正确的认识。主要做法有:
1.提供案例 为了完成某一教学目标,先提供与此相关的知识或训练项目,给学生以启迪,让他们在思维过程中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如让学生完成《落花生》课后习题:“‘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请你举例来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回答这一“感想性”问题学生有困难,为此教师先举出为学生所熟悉的实例作说明,再引导学生想想,这些例子可从哪些方面找;然后再让他们讨论答题要求:(1)举出“有用的人”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正反事例;(2)所举事例应是自己熟悉的;(3)事例可以是英雄业绩,也可也是平凡小事。
2.联系实际 小学生对新知识的接受特别需要现有经验作为支柱,所以教学中应重视指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经验,让他们的思维从已知顺利地通向未知。如寓言《亡羊补牢》的教学,为了让学生自己去得出寓意,可启发学生审察自己的实际生活:你犯过什么错误?→有没有接受别人的意见?→结果怎样?→跟《亡羊补牢》的故事有什么相似之处?→从这一故事片中你得到了什么教训?这样引导学生根据切身体验展开类比联想,就较容易获得课文寓意的理解,还以此获得思想教育。
二、情感性启发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激起学生与教师与文本之间的感情交流,形成学习兴趣、良好心境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入境入情”触发联想和想象。主要做法有:
1.语言描绘 在课文讲读的适当环节,选择优美精彩的语段,把学生引入到生动形象的情景之中,激起他们情感的共鸣和表达的欲望。教古诗《山行》,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作如下描述:“读了杜牧的写景小诗《山行》,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多么幽静的画面:曲折的石径盘旋而上,青青的深山轻云飘浮,山村的茅舍时隐时现,经霜的枫林在夕阳中一片艳红,秋色中露出明媚的春光。啊,寒山,石径、白云、红枫,真是一幅美丽的水彩画。”这样抛弃了死扣字句的做法,把学生带入到诗的意境中,启发了学生的审美活动。
2.营造气氛 小学生总是喜欢新奇的事物,如果教学环节陈旧呆板毫无新意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兴奋点,积极营造利于学生学习的情绪场。课堂气氛作为学生认知活动必备的“情绪背景”,它对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有着“相互示范效应”。如教《奇异的植物世界》,开课伊始教师说:“等会老师要给大家看一样东西,这东西嘛,谁看了都喜欢!”这一悬念把小学生的一睹为快的愿望激起来了。接着老师端出一盆碰碰香让学生观察,让学生摸一摸,闻到的它的叶子有一股苹果味,学生感到非常奇异,老师接着说“这样奇异的植物还有很多,想不想知道”。这样因势利导揭示课题,有效地激起了学生积极的情绪,强化了他们探求答案的需要倾向。
3.诱导想象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这一心理活动创造性较强,更加有利于调动活跃的情绪,启发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如讲读《粜米》全课后,以《粜米归来》为题,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为课文作补续,并出示以下思考题启发学生的思路:(1)旧毡帽朋友粜米去了,家里的人怎样等待亲人的归来?(2)旧毡帽朋友的船靠岸了,妻子会怎么说、怎么做?孩子会怎么说、怎么做?(3)旧毡帽朋友会怎样想、怎样回答?(4)一家人面对“或多或少的一叠钞票”,他们的表情、心情会是怎样的?学生按这些问题展开想象,能更深入的理解文章主题,获得较深的情感体验。
三、问、答性启发
问即为教师有目的设疑提问,在教材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情境”;答为教师合理处置学生的质疑,帮助学生思考与解疑,这样使问与答都成为刺激学生思维与创造的动力。
提问要考虑以下方面,据以作出设计:
1.提问的对象 因人而问,力求让各类学生的思维都运转起来。一般情况下先提问中等生,再让优等生作补充,或帮助解答难点;简单的问题多让学困生来答,偶尔也让他们试试难题。这样提问面广,不同程度的学生均能投入,参与到学习中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能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2.提问的难度 要定位在大多数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上。问题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难,应是学生通过努力能够摘下来的“果子”,做到循序渐进。如教古诗《枫桥夜泊》,若先提问“这诗写了什么事”,似嫌肤浅;若先问“诗中写出了作者的什么心情”,又觉艰深。恰当做法应先释题、吟咏,体验诗人夜泊枫桥时耳闻目睹的景物,然后以“愁眠”为起点设问:“试想,当诗人独自一人在异乡夜宿孤舟时,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这样就能有效地启发学生准确地领悟诗人的心境。
3.提问的目标 应有利于在学生思维中引起矛盾,并巧妙地帮助学生解决这些矛盾。如教《小英雄雨来》中的一段:“扁鼻子军官把书扔在地上,伸手往皮包里掏。雨来心里想‘掏什么呢?找刀子?鬼子生气了要挖小孩眼睛的!’……”据此提问:“雨来是英雄,怎么还怕敌人?”此假设性矛盾一提出,必引起学生从课文中寻找依据为雨来作辩护。为了启发学生由表及里地进行思维,教学中还要注意设计由小到大、由易到难的“问题串”。如教《七颗钻石》,在总结时可以设计这样一组问题:小姑娘为什么去找水?→她是怎样找到水的?→找到水后又发生了什么?她的水罐为什么发生了那么次的变化?这样逐层揭示矛盾,有利于引导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从而深刻体验到小姑娘善良、有爱心的高贵品质。
当然老师面对学生的质疑问难,也要正确对待,首先要弄清问题的性质,认真而灵活地予以处置,在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给学生以启发,让他们自己解答自己的问题,或小组合作解决问题。这样可互相启发,活跃思想,既找到答案,又化了思维品质。
总之,学生的思维能力正是在老师一次次启发中得到锻炼和提高,如果每位老师都去这样做了,此乃语文之幸!此乃学生之幸!此乃教育之幸!
(作者单位: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伏山镇中心小学 27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