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语文中古典诗词的教学
2016-04-13朱德成
◎朱德成
谈高中语文中古典诗词的教学
◎朱德成
古典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体现,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累下来的文化宝藏,见证了我国历史发展的文化印记,在历代教学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同样在我国现在的高中语文教学中,也有着重要地位。古典诗词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及文学涵养,还有利于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历代传承。本文总结作者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学经验,针对高中语文古典诗词教学做出论述与思考。
高中语文;古诗诗词;语文教学
中国古典诗词是闪耀在中国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辉煌的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古典诗词,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而且能帮助他们更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的某些传统文化、民族精神。当然,这一能力目标的实现是以对基础知识的了解为前提的。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借助相关文学知识、专业术语,对作品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性鉴赏。
一、保证对诗词创作背景及作者资料的了解
诗词的创作背景及作者创作时的状况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学习文章作者的资料及文章创作背景是极其有必要的。如在作者处在忧伤困境时,所做文章大多为抒发悲伤情怀,并且借此表达自己的远大理想及幽怨的抱负。下面以一具体的例子加以说明。
如我们学习古典诗词《过零丁洋》时,要重点介绍作者的经历及本诗词的创作背景。作者文天祥,南宋末代爱国主义诗人,1277年在江西西阮兵败,经惶恐滩退守到今天的福建境地。于1278年被元军俘虏,囚于零丁洋的战舰中,1279年元军统帅张弘范攻打崖山,逼迫文天祥招降崖山守军,劝说张世杰投降,于是文天祥作了此诗。文中前两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讲述的是诗人对自己前半生的总结。在这种悲凉痛苦的环境下诗人作了此诗,表达了自己对大厦将倾的事实和无助心情,同时有对自己悲伤处境的感叹,那就是在诗词的中间四句:“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虽然已经无能为了,但是也要有自己的气节及坚信自己心中的理想与追求,这就有了诗词的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通过这样的简单讲解,相信学生一定会对本诗词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明白此诗的创作意图及中心思想,有助于接下来的细致化学习。
二、从作者作诗的视角诠诗:侧重诗歌文本的精神内涵
这个视角就是从理解学习的目标出发的,大意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应该给学生讲清楚作者作诗之意(当然这只是一种可能的解释),因为但凡诗歌,它都是言志抒情的,即就是那些唱和应制之作,它也是作者通过心思构造出来的,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讲解清楚。
在给学生演示作者作诗过程的时候,可以将古诗词的吟诵加进来,也就是模拟诗人进行创作时的吟咏,这样还是很自然的,也可以加进师生互动的课堂表演:吟诗(这时候特别应该注意古典诗词的韵律特质和节奏平仄特质的应用讲解),然后写诗的时候加进书法。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尤其是在唐朝的时候,诗都是先用口吟出来的,然后吟出味道、兴致正浓的时候提笔挥毫,一蹴而就,一篇留名后世的诗章就诞生了,这样的课堂讲演不仅是激情的,而且是融合多种艺术于一体,给学生的教化自然不是单纯的文本阐释能够比得上的。愚以为那些单纯把诗歌依据自己或者他人的解释讲出来的老师以及听他讲授课程的学生,那是在吃别人咀嚼过的剩饭残羹,关于这一点,冯友兰在他的中国哲学简史中通过翻译文本和原生态文本的比较,已经说得相当明白了。只要老师具备这样的修养和态度,这一点应该是不难做到的。
三、引导学生探究古典诗词中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
正如《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在探究“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时主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历史观念与现代观念统一”,当然,这也是和前面所提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相吻合的。由此可见,在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中,一方面引导学生惊叹于中国古代如此优秀的文学作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为作品中所展现的文化遗产、民族精神而喝彩。我们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课为例,除了引导学生品味词作本身的精华,激发起学生对古代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之外,还应引导学生为赤壁的雄壮而惊叹,为三国英雄的英勇和智慧而折服,为中华民族的英雄情结而喝彩。当然,人类文明一直在不停地向前发展,现代观念难免有与古人思想相冲突的地方,我们也应该以批判的眼光来审视古代文学作品。如果我们在阅读鉴赏柳永词作之时,还像当时士大夫一样视柳永词为艳词就大错特错了,我们今天就应该公平地还柳永应有的历史地位,重新认识他在词的形式、题材、表现手法、语言特色等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当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赋予古代作品新的时代精神,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把新的观点毫无根据地强加于古典诗词,只有作品本身才是我们阅读鉴赏古典诗词的根本。
四、鼓励学生在阅读鉴赏诗词的过程中背诵诗词
能够让学生更快更熟练地背诵诗词是语文古典诗词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实现这一重要的教学任务,对诗词浓厚的兴趣是首要条件,其次要求反复诵读诗词,最后要求对作品有着深刻的理解。三个条件相辅相成,正如《中国古代文学鉴赏论》提出的“文章鉴赏吟诵说”的观点:“在文学鉴赏中,(诗文的吟咏)有助于鉴赏者培育审美的心理功能,从审美的眼光关照作品,更好地入情入境把握作品的精奥及其多元的美学特质,从而显示了它在文学鉴赏价值体系中的重要意义。”而学生自主地阅读鉴赏诗词,使得以上三个条件得以充分实现,背诵的任务也就自然显得轻而易举了。
五、引导学生借助专业术语深层次解读诗词
有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会束缚学生的思想。其实不然,对专业术语的掌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品味诗词,还可以帮助他们克服词不达意的困难,使他们针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性语言更准确生动、更具文学色彩。例如,我们积累了一些有关古典诗词表现手法的专业术语: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用典、反衬、烘托、象征、联想、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等。如果学生能够分析出李煜《虞美人》中无休无止的“春花秋月”和转瞬即逝的“往事”的对比、“雕栏玉砌应犹在”与“朱颜改”的对比,就不难概括出词人物是人非的感慨,从而深切地体会到词人满腔的愁情与亡国之恨。除此之外,有关古典诗词的专业术语还包括一些描述诗人情感的语言。例如,忧愁、孤独寂寞、恬淡、闲适、忧国忧民等等。如果我们用闲适、恬淡来准确生动地概括陶渊明《归园田居》所描述的诗人重返田园的心情就更准确生动了。
六、加强学生对于古典诗词审美能力的培养
要想更好的掌握古典诗词,就要学会理解古典诗词中的美。首先,需要培养学生一种审美的感觉力和审美的注意力,让学生在阅读古典诗词中可以更加敏锐地抓住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审美因素,并且在审美感知力的帮助之下,将所感知的审美因素进行加工,形成一种整体的审美形式,成为自己的画面。其次,还要加强对于学生审美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的调动,让学生的审美思维更加的完善,从而将古典诗词中的美好形成自我的认知与意识,才能让学生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之中,真正地领悟审美,提升自己审美的能力。
总之,对于高中语文古典诗词的教学既要做到知人论世,又要做到以文本为中心;既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又要注意解读文本的合理性;既要汲取古典诗词中的文化精髓,又要能够用批判的眼光审视作品,真正地实现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深层次地研究性鉴赏。
[1]邢玮.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1(03).
[2]高峰.让古典诗词为大学生插上人文的翅膀[J].文学教育(下).2011(04).
(作者单位:江西省宜丰中学 336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