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种下“融”的种子

2016-04-13何春光

教育家 2016年46期
关键词:群体阳光社区

文│何春光

种下“融”的种子

文│何春光

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城东镇南屏小学地处城乡接合部,学校坚持把“精英气质·平民本色”作为育人目标,通过打造“民生课堂”推进学校均衡发展,推动建设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实验学校。2015年学校成功申报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课程建设项目学校。放眼未来,学校紧紧抓住“群性教育”的本质特征,以“阳光群育”为办学追求,将“桥接城乡,培育共生群体”作为办学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了一系列“阳光群育”特色文化建设活动。

主动回应“三融”的时代追问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作为城乡接合部的学校越来越需要面对“三个融合”的问题,即:农民工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融合、独生子女个体与群体的融合、城乡教育的融合。结合调查发现,这三个挑战性的问题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其中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强化农民工随迁子女与本地学生的融合是表层问题,促进独生子女个体与群体的融合是深层的共性问题。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异地入学本源上就有着融入城市的深层渴望,每一个独生子女刻苦求学的动力大都源于融入城市上层社会群体的强烈需求。要在城乡接合部的学校很好地解决前两个问题,就必然不可避免地涉及推进城乡教育融合的问题。城乡教育的融合才是问题的本质,这已成为一个时代的主题。基于对时代追问的回应,我们提出了“阳光群育”的教育理念,“阳光”突出在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国策之下的公平、普惠的民生要义;“群育”是指群性的教育。学校教育除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之外,还应当将“群性教育”作为必不可少的育人目标。因此学校通过打造“民生课堂”推进学校内部教育的均衡发展,提出了“桥接城乡,培养优质未来公民;接纳四海,培养完美共生群体”的办学思想,推进学校教育的区域化均衡发展,使学校焕发出勃勃生机,赢得家长、社区的广泛赞誉。

积极求索“群育”的实践路径

联合办学,架起心灵之桥 学校与海安县实验小学联合办学,两校成功联合举办了首届“桥·教育共同体”综合实践活动。以“桥之梦”为主题,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阳光舞台上,学生们的节目异彩纷呈;未来科学家讲坛,学生们的专题演讲有声有色;跳蚤市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每个摊位前都挤满了顾客,真诚的交换让他们忘记了“你我”;敬老院里,两校学生为爷爷奶奶们献上了精彩的节目,给老人们带去了欢乐和温暖,这种跨越围墙的温暖让他们忘记了年龄的差异;最后,两校还将跳蚤市场义卖所得的钱现场捐献给了敬老院。海安电视台“民生热线”对这一盛况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对“桥”的探究和交流活动,实小和南小的师生们亲密接触,沟通心灵,架设了一座座友谊的桥梁;更让学生们与他人、与社会架设了无形的心灵沟通之桥。两校把此项活动作为一种传统传承下去,不断创意活动形式,深化丰富活动内涵,着力打造成群育经典活动。

主题实践,共享家园之爱 “海安也是我的家”主题系列实践活动,是学校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学生群体,大力推进阳光群育文化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学校组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通过走访、查阅、采集图片资料等多种方式,来了解家乡、了解海安。首先,孩子们广泛参加“谁不说俺家乡好”演讲活动,通过班级初赛和校级决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抒发自己爱家乡、爱海安的情怀。为了表彰同学们在活动中的优异表现,学校还组织了主题实践活动的汇报暨颁奖典礼。“金话筒奖”获得者汪赟激情演讲《海安是我的第二故乡》,小组诗朗诵《梦想在这里起步》赞颂海安日新月异的变化,合唱《丰收之歌》和校歌《溪河之光》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通过主题系列活动,学校让海安人的家园式关爱飞入了每一位农民工家长的心里。活动的影响从海安辐射到了全国,《中国儿童报》2016年3月14日还专题报道了此项活动。

小组合作,催生群性之慧 从日常的课堂到各种有趣的社团活动,随时可见小组合作的身影。科技节上“纸牌搭高”“机器人投篮”,培养的是选手之间的默契配合;大课间的“跳长绳”,培养了同学之间的身心协调;每日的常规跑操呈现了南小师生的群体风采;校园电视台所展示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欢歌笑语;作家的演讲把学生们领进了广阔的社会群体空间;午间阅读,那是与古今中外智者们静静地相遇;学生们合作排练的情景剧《丑小鸭》,演绎的是一个稚嫩的心灵回归群体、找回自信的美好故事;小朋友们的拍球游戏,玩的是群体的智慧,比拼的是小组的团结……

校社联动,开放群育之路 学校分析了传统家校互动模式下学生个体化发展的局限性,将“家校互动”升级为“校社联动”,实行机制互联、信息互通、活动互动、困难互助,坚持走融合群育之路,引领社区视野下的家长群体,将学生的个体发展回归群体,推动群体化发展。首先,机制互联。在家长委员会的基础上拓展成立社区教育委员会,由学校、社区、关工委、妇联、社会工作者等多方代表组成,围绕有关议题形成沟通协商的互联机制。其次,信息互通。在家校通信息平台的基础上统筹手机微信、QQ空间等信息化工具,及时互通传递信息。第三,活动互动。借助全民阅读活动日,组织学生的集体读书活动节目到社区展示,把读书演讲比赛放到社区活动中心举行;在红领巾活动日寻访社区美德老人、专访社区企业名人;在环保活动日分组调查社区母亲河的水资源情况……通过系列现场活动的互动让社区了解学生的发展,让学生的发展回归社区发展的生态系统。第四,困难互助。困难情境是对学生实施有效德育的宝贵资源。二年级有学生母子遭遇车祸,联动机制立即启动,家长们自发组织捐款救助。社区内的学生、家长、各界社会人士都投入到自发的救助行动,在很短的时间内,医疗专家、心理疏导、保险办理、资金筹集等多方面的救助都得到了实施。不少学生都将此事写进了自己的日记,学生的心灵因此留下了美好的“群体”印迹。

努力构建“阳光”的育人平台

城镇化发展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社会融合的趋势呼唤着学校“阳光”的育人平台。学校师生围绕“三融”阳光群育文化的建设,且行且思,时刻追寻着育人平台方式的变革与提升。

融荣的阵地 “台、室、廊”为学生的阳光群育提供育人阵地。“阳光舞台”成为学生共同展示自我、共生群体情感的舞台。“群英故事会”“主题诗文诵”“特色竞技场”等常规化活动,促进了生生交往,融洽了生生感情。“四海文化教室”让每一个外来务工子女都来展示家乡独有的风景特产、风俗文化,让他们有来校如家的感觉。同时借助这一独特的“四海文化”资源,让本地学生了解祖国的多元文化,培养学生“接纳四海,融汇城乡”的包容情怀。“肩并肩游戏长廊”是学生们玩的天地,各地的民间特色儿童游戏在这里交流共享,共玩同乐。

融通的课程 学校开发的阳光系列校本课程,贯穿了城乡文化融合的主题。“阳光珠心算”课程充分融入传统珠算的文化魅力,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科技潜能的心算能力。“阳光读写”课程以读写为手段,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听说互动,消解了学生群体间的身份隔阂和心理距离。“阳光视窗”用英语为学生打开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窗口,让学生在幽默的英语小故事中学会尊重、平等、接纳、宽容等理念。

融炼的制度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梅贻琦先生认为,人类的生活包含“己”与“群”两大方面,群与己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个性的发展存在于群性的陶冶之中,群性的陶冶是基于而不是排斥良好的个性发展。这样,“己”与“群”各得其所,共同发展。学校着眼未来,坚持把学生个性与群性的协调发展作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准,把“己群关系”列入学生素质评价的核心指标。学校层面制定《“三融”阳光群育文化建设行动纲要》,构建文化项目建设的制度体系。

学校在特色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融”的种子已经种下,我们坚信经过师生共同的浇灌一定会收获更多的鲜花和果实。融洽,在融洽的群体关系中学习生活,使“融”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底色;融入,在教育过程中融入成长目标,使“融”成为人们的一种成长理念;融会,在教育过程中追求融会贯通,使“融”成为人们的一种积极行为;融合,设法建立“天人合一”的融合关系,使“融”成为人们的一种潜在素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县城东镇南屏小学)

猜你喜欢

群体阳光社区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社区大作战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走,出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走在阳光路上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